植物名稱 | 烏臼 | ![]() |
科 名 | 大戟科 | |
英文名稱 | ||
學 名 | Sapium sebiferum (L.) Roxb. | |
別 名 | 瓊仔樹、倦子樹、木蠟樹、木油樹、木樟樹、蠟燭樹、烏油、烏樹果。 | |
分 布 | 多見於低海拔開闊地,是台灣的鄉土樹 | |
特 性 | ||
外 型 | 大型落葉喬木,樹幹有縱裂,樹形高大壯麗。全株有乳汁,樹幹有明顯的縱裂痕。 | ![]() |
葉 子 | 烏臼的葉子呈菱形,先端尾狀,葉基有一對腺體。葉紙質,呈菱形,具短尾。冬天時光禿無葉,初春時滿樹綠芽至四五月已然枝葉茂盛,綠油油的一片。初夏開花,花頂生,總狀花序。初冬時葉色由綠轉黃,落葉前再變成紅色,此時樹葉或黃或紅,頗似中高海拔特有的「楓紅」景象。 | ![]() |
花 朵 | 初夏開花,花頂生,總狀花序。在整個花序裡,垂下來的前段是雌花、後段才是雄花,為了避免自花授粉,所以在開花過程中是雌花先開、雄花後開。 |
|
果 實 | 果為蒴果,呈球形,成熟時為黑褐色。果實外覆的白色蠟質,是生產硼酸和油酸的原料,可製造油漆、蠟燭和肥皂;核仁榨出的清油稱為「木油」,為黃色液體,點燈極明。 |
|
其 它 | 烏臼是早期漢人的經濟樹種,自古以來中國的土地政策規定土地是國家的,田地的收成都要繳納高額租金,因此造成一般農民生活窮困,農民為了生存只好在田邊種植比較有經濟價值的樹種(不必納稅),又以烏臼為最。它具有高度經濟價值的因素:第一是種子,其中白色的部份含有蠟油可以做成蠟燭,黑色的部分油炸後可以取得透明的清油,當成肥皂的原料或食用;第二是葉子,是漢人的黑色染料;第三是樹幹,可當成材薪使用,樹根為中藥材之用,幾乎整棵樹都有用處。尤其臺灣人最引以為傲的果樹嫁接及催花技術,在一千多年前,為了提高烏臼子的產量,就相當的進步。 | |
用 途 | 庭園觀賞樹、行道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