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心得

11/27這一天非常冷, 尤其是早上起床的時候, 但出門時更冷,因為外面有風, 但搭上車後就不會那們冷了 ,到校後,一進教室突然有一股溫暖的空氣吹過來, 這可能是我們班每天累積下來的溫馨、快樂的氣氛吧, 當體育課時到桌球教室時, 因為老師還沒來所以我們在外面做心寧靜, 風一直吹過來,大家都擠在一起,我冷到一直發抖, 心寧靜完時, 老師叫我們看一下天空跟我們說那不是烏雲而是空氣汙染, 所以老師叫我們盡量不要淋雨,因為可能是酸雨, 打完桌球後,整個身體都暖了起來, 從這節課我才知道我們這裡已經也被汙染了, 所以我們不要再買過度包裝的東西了,也要做好環保, 今天真開心,因為老師跟我們說空氣汙染的東西,不然我們都還不知道呢!

11/3日記

星期四的時候下午開始喉嚨痛,到了星期五開始流鼻涕+喉嚨痛=感冒了! 星期六媽媽帶我去看醫生,但我吃藥後一直想睡覺,所以我又去睡覺了, 感冒讓我一直想睡覺,不過還是要準備星期一的考試, 希望感冒能快點好起來!

鍋貼之文章分享

態度決定一切 —摘錄自    態度決定一切    阿爾伯特–哈伯德  著     喬木出版   決定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態度比能力更重要。 如果一個人輕視他自己的工作,認為他的工作辛苦、 煩惱,那麼他的工作絕不會做好。 職場上,有許多人不尊重自己的工作, 常常心生抱怨,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 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態度, 而我們的工作態度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所做的工作, 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組成的, 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忽視工作中的小事。 所有的成功者,他們與我們都做著同樣簡單的小事, 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們從不認為他們所做的事是簡單的小事。簡單說:決定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態度比能力更加重要。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 就算生活給你的是垃圾, 你同樣能把垃圾踩在腳底下,登上世界之巔。 http://tw.myblog.yahoo.com/jw!aPD1mV6UFRnPQJ4WkseW.mxk3StU/article?mid=1396

寓言故事~企鵝

一隻跳蚤生活在狗身上。 一天,它嗅到了羊毛的鮮膻味。 “這是什麽?”跳蚤問自己。 它姿勢優美地一跳,那小小的身軀就離開了狗。 這時,它發現,原來狗躺在羊皮上睡覺哩。 “妙極了,妙極了!這張皮才是我需要的!”伶俐的跳蚤說, “它又厚實,又柔軟,特別是比狗身上安全多了。 在這裏不必擔心狗爪子搔癢, 也不必怕那個沒有教養的汪汪叫的傢夥用牙齒咬。 綿羊皮真使我感到十分甜蜜。”跳蚤是這樣開心, 也沒有更多地想一想, 就鑽進它將來的臥室——厚厚的羊毛裏了。 突然,在跳蚤的小腦袋瓜裏産生一種感覺: 在厚厚的羊毛裏,毛是那麽密,爬到毛根上很不容易。 “我應當有些耐心。”跳蚤安慰著自己。  它試了一次又一次,分開一根羊毛又一根羊毛, 連時間也沒有計算,漸漸地開出一條通路, 最後才來到毛根。 “我到達目的地了,勝利了!”跳蚤高興地叫道。 是啊,是啊!跳蚤真利索! 不過,綿羊絨是那麽細,又那麽厚, 悶得跳蚤連氣都喘不過來了, 就別再提如何享受羊毛的膻味了! 跳蚤精疲力竭,汗流淡背,垂頭喪氣。 它想回到狗身上,可是,狗已經跑了。 可憐的跳蚤!爲自己的過錯感到難過, 痛哭了好幾天,最後餓死在厚厚的羊皮上。   企鵝:在下决心之前,需要對事物深入研究。 如果像跳蚤那樣,後悔就晚了!

企鵝~寓言故事

猫捉到一隻夜鶯, 它伸出脚爪,只輕輕的一握就嚇得可憐的小鳥縮成一團。 猫在夜鶯的耳朵邊低聲說道: “夜鶯,我親愛的小鳥,我聽到人們到處在贊揚你的歌唱, 說你的唱歌和第一流的音樂不相上下。 老朋友狐狸的話是不會毫無道理的, 它說你生就一副好嗓子,又甜潤又動人,所有的人聽了你可愛的歌曲, 不論是牧童還是牧女,都會心醉神迷。 我想,我自己也十分喜歡聽你的歌唱。不要發抖,我的朋友, 不要誤會我的意思!你以爲我要吃掉你嗎? 沒有這樣的事。我只要你給我唱首歌——如此而已。 我要釋放你的,讓你在樹林裏漫游,從這棵樹飛到那棵樹! 至於說到音樂呢,你要知道,我跟你一樣的愛好音樂。 我也常常喜歡咪嗚地唱著催眠曲睡去哩!” 但是可憐的夜鶯抖得厲害,它在猫的脚爪中連氣也透不過來。 猫說:“ 我等著。哦,怎麽啦? 唱吧,我的親愛的——唱一支短短的小曲兒也行。” 但是夜鶯唱不出來,它在惶恐中嘰嘰的哀叫。“ 你就用這種怪聲怪叫風靡整個樹林嗎?” 猫發出譏諷的笑聲,說道, “請問,大家贊不絕口的純正而宏亮的音調,都到哪里去了呢? 哪怕是我自己的小猫,我也忍受不了這樣的怪叫! 我希望你能唱歌,顯然是指望錯了。 讓我來試試看,把你放在我嘴裏是否味道要好些。”  我們的可憐的歌唱家就被猫吃得精光了。 企鵝: 想要有才華的人盡情地施展,只有給他自由才能做到。 而壓制,只能埋沒才華。

【心】感受

話說, 今天歷史老師上課請我去幫她拿個東西, 拿什麼東西其實當時我不是很清楚, 但是經過班導的的描述之後呢, 稍微清楚了點, 但其實還是很模糊, 畢竟是我完全沒聽過也沒看過的東西, 但不管怎樣還是得去拿, 於是就邁開大步向前走去, 經過了一連串的拔山涉水, 費盡了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106班,(過程中還差點走錯班級…) 看到了一群的學生和老師(廢話!) 以下是當時的對話: 我:「報告!」, 「孫淑貞老師要我來幫他拿個東西!」, 於是我走了進去, 望著那插麥克風的地方, 看到了好幾樣東西, 正在猶豫到底要拿哪樣的同時, 一位學生道:「是那個!」, 我看了一下那學生比的地方, 我說:「這個嗎?」, 學生:「對!」, 於是我拿著那東西走了出去, 結果回到教室後, 老師竟然說我拿對了!(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還對我為什麼要說這些很疑惑,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我驚訝了一下, 原因在於: 那學生不但非常熱心, 而且竟然知道我要拿什麼! 光這點就讓我太驚訝了! 我在想: 如果那位學生當時沒那麼熱心的告訴我, 我可能就在那裡跟那幾個我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四目相交了整節課,(有沒有那麼誇張…?) 現在想起來其實心裡還是有著滿滿的感動, 說到這裡大家知道我要說什麼了嗎? 其實, 要讓人感動不難, 有時你一個小小溫馨的舉動就足以讓人內心充滿溫暖, 只是人常常沒有體會到別人對你的小溫馨, 就像是一個人為了到達某個目的地, 於是他不斷的向前, 不斷的、而且快速的, 但是他忘了停下來看看沿途的美景, 想想吧! 為了達成目標而忽略了其他的美好事物, 值得嗎? 最後, 跟大家分享一段我最近看到的話, 也是因為這段話, 讓我想發表這篇文章的! ‧ ‧ ‧ ‧ …

文章分享交流 ─ 將心比心

在幾千年前,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現代, 人們說:「將心比心。」 說起來的確很簡單, 但可曾有人問過自己是否做到? 當然我也不敢說我有完全做到, 但我敢大聲的說我在努力地學習, 很久沒發文章了, 今天會突然發文章是因為想對班上的同學們說些話, 首先先和大家分享一段文章: 「將心比心」            作者:無思 將心比心這個詞造的真好,很溫馨,很智慧,富有東方文化的韻味,而其中所體現的人性、平等、寬容、理解、非自我等內涵,更是值得人深思。 我們能夠聆聽,我們能夠傾訴,我們同情弱者,我們憐憫苦難,我們寬容過失,我們包納異見,我們憎恨邪惡,我們排斥兇殘,我們緬懷既往,我們憧憬未來,我們……,這一切只因為我們都是萬物之靈的高貴生命,我們是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也。 將心比心,把人放在了一個平等的台階上,肯定人類先天的共性,肯定了人性共有的善良、真誠、寬容、理解、體諒等等積極因素。這也是可比性的前提。人 是群體生存的,有着普遍而豐富的社會關係。在群體交往中,在各種利益情感糾葛中,如何處理這些關係,如何對待別人、約束自己、保持群體的和睦共存,如何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形形色色的個人,將心比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方法,那就是多想想人們共同的基本需要、多設身處地想想對方、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換句現代點的說法,就是要學會換位思考,不要太執著一己之私、一己的感受。如果真能如此的話,很多矛盾輕而易舉就會消解於 無形,我們對紛紛芸芸的世事也許會經常保有一份寬容和諒解。 將心比心其實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傳統精髓的通俗化表達,只不過更直觀一些罷了。 當然,這裡將心比心的心可不是妒嫉心、爭鬥心、名利心、顯示心、色慾心等,不是以暴易暴、以惡治惡的借口,也不是荒淫放縱、隨心所欲的理由。這裡的心並非指在世俗紅塵中被情慾浸泡熏染的人心,而是人最可貴的那一顆童心、善心、恆心。 文章連結:http://big5.zhengjian.org/node/116213 看完後, 大家有何感想? 人和動物最大的差別在於:人會思考、會互相關心 而動物不會, 如果身為一個人卻只為了自己、只看見自己, 那跟動物又有什麼差別? 相信大家都看過也與一些情緒or精神方面有些異常的人相處過,(此處我並不針對任何人) 當看見他(她)做些奇怪的事、說奇怪的話時, 你可能會想笑他(她), 笑他(她)愚蠢、笑他(她)笨, 甚至因為他(她)的這些行為而討厭他(她)、排擠他(她), 只是可有人想過他(她)其實也不想這樣, 當然這種情緒or精神方面的問題絕不是無法改善, 但改善的方法絕對不是取笑他(她)、討厭他(她)、排擠他(她), 而是學習與他(她)溝通並多關心他(她)! 另外這關心也不只侷限於情緒or精神方面有異常的人, 這關心包括了所有的生命, “關心”其實不難, 可能是一句話、一個舉動罷了, 因此, 請大家多多為別人著想, 以別人的心態去看事情, 當看到一個遭遇災難的人, 想想自己如果是他(她), 你會希望別人怎麼做? 是落井下石? 亦或是雪中送炭?   上面這是一張值得令人深思的圖片, 大家總看到小丑在螢光幕前的光鮮亮麗, 卻永遠也看不到小丑背後的辛酸。   在最後, 再問大家最後一個問題: …

知識不等於智慧

  很多沒有上過學的老農民培養出了優秀的孩子; 不少有知識、高學歷的城裡人卻把孩子管出諸多毛病, 甚至培養出問題孩子,為什麼? ===================================================== 有智慧的老農民三句話就培養出了好孩子: 第一句話:「孩子,爸媽沒本事,你要靠自己了。」 =>不包辦,把責任還給孩子,讓孩子擁有了責任心。 第二句話:「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做傷害別人的事情。」 =>講德行,告訴孩子做人的標準。 第三句話:「孩子,撒開手闖吧,實在不行,回家來還有口飯吃。」 =>無私的愛,無盡的愛!   看看一些城裡人怎麼把孩子教育出問題的: 第一句話:「寶貝,你 好好學習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爸爸媽媽來辦!」 =>剝奪了孩子負責任的權利,                  可能培養出了沒有責任心的孩子。 第二句話:「寶貝,出去不能吃虧,別人打你一定要還手!」 =>基本的做人準則都沒有教對,                     可能培養出「缺德」的孩子。 第三句話:「我告訴你,你要是再不好好學習,長大沒飯吃別來找我!」 => 有條件的愛,根本不是真愛。 ======================================================= 老農民沒知識但有智慧;城裡人有知識但沒智慧。 其實重點不在老農民或城裡人,而是在 知識不等於智慧   只要擁有智慧,每一位家長都能把孩子培養成才, 而智慧與知識和學歷並不相關。 但   三寨主更想與寶貝猴仔們分享的是: 你我自己想向上+想向前的心與行動               更是決定的關鍵,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