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 ─ 立冬

好久不見的24節氣介紹又來嚕! 今天要介紹的是「立冬」, 在每年的國曆11月7號或8號, 「立冬」這一天, 在臺灣有一個習俗, 就是所謂 的「補冬」。 因為古人認為冬天的天氣寒冷, 需要補充營養, 所以你會發現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開始高朋滿座了。 今天我爸呢~ 就特地煮了一鍋”薑母鴨”要來幫家人好好「補冬」一下! 我要趕快來去嚐鮮嚕!   節氣俗諺: 「立冬收成期,雞鳥卡會啼」:「立冬」時期正值收成季節,放飼的雞或野生鳥群有不虞匱乏的穀物可吃,所以常會生機勃勃的頻頻啼叫呢! ﹝以上資料參考自:http://www.mdnkids.com/24seasons/fall4.htm﹞

24節氣 ─ 立夏

  各位同學知道嗎? 其實昨天是24節氣當中的「立夏」唷!(似乎有點晚跟大家講… 這代表著夏天要來啦!(期待暑假中… 其實, 時序進入「立夏」, 「立」是開始, 「夏」是大的意思, 「立夏」就是代表著春天播種、 種植的作物長大了, 雖然是「立夏」, 但離真正酷熱的夏天其實也還是有一段的時間,(不~ 我的暑假~ 每年的「立夏」時節大約是國曆五月初, 而台灣的國曆五、 六月正值冷暖鋒交接並在台灣的上空停留, 因而帶來豐沛的雨水, 形成陰雨綿綿的天氣, 這也就是梅雨季節, 所以呀~ 最近的天氣才會一直下雨, 同學們可是要注意別感冒囉~(老祐我一不注意就不小心得了個小感冒… 另外, 同樣教大家幾句有關「立夏」的俗諺: 1.「立夏起東風,十塘九塘空」這句諺語的意思是:如果立夏這一天吹東風的話,今年就會少下雨,並且會有乾旱,農夫們可就要傷透腦筋了。 2.「立夏得食李,能令顏色美」這句諺語的意思是:國人逢年過節都會吃一些特別的食物,而「立夏」是屬於傳統的八個代表性節氣之一。在這一天,許多婦女都會將李子榨成汁,混在酒裡喝,這種酒據說能夠養顏美容,所以稱為「美容酒」。 這樣大家知道了嗎? 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唷!

24節氣 ─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   相信大家對於這首詩不陌生吧! 這首詩其實就是非常有名的《清明》喲! 這首詩解釋是這樣子的: 「清明時節裡, 天色陰霾, 細雨又綿綿不斷, 顯得十分淒迷。 路上行人見了這種景象, 心情也跟著變的憂傷沉重起來, 便向路旁的牧童請問何處有賣酒的地方。」 所以呀~ 這首詩讓人感覺是十分淒美的, 既然詩中講:「清明時節雨紛紛」, 大家也就別怨為什麼這幾天一直下雨了吧! 況且現在台灣的水庫可面臨著缺水危機呢! 接下來, 先問問大家, 今年清明有要去掃墓嘛? 有的話那請看過來, 讓我來教教大家清明掃墓的習俗與禁忌吧!   掃墓前: 1. 早出發、早回家      原因:早出發富貴意涵,越晚陰氣越重。 2. 準備白色的菊花比較適合      原因:白菊有思念的意涵,可搭配百合、綠葉、康乃馨等花草。 3. 孕婦和月事來的女性最好不要掃墓      原因:兩者陽氣較虛,怕靈體趁虛而入,孕婦若一定要掃墓,可用七色線繞腹化煞。 4. 犯沖或運勢不佳的人掃墓      原因:可帶著紅包袋,內裝紅線、艾草、鹽、米、紅豆、綠豆各7顆、百元鈔解煞。 5. 準備供品      原因:糖果、餅乾、水果﹝一般狀況﹞,另加12道菜飯﹝家中添孫、添丁或娶媳﹞,拜土地公另增加三牲四果。 掃墓中: 1. 對墳墓心存恭敬,勿隨意觸碰甚至便溺,踩過別人的墳要道歉      原因:觸碰、便溺可能被靈體視為褻瀆,深陷不好的氣場。 2. 掃墓時不得嬉笑辱罵      原因:對先人不尊敬,會被靈體視為滋擾褻瀆,恐惹一身麻煩。 3. 在墓地照相要謹慎      …

24節氣 ─ 春分

不知道同學們知不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呢? 其實今天是24節氣中的「春分」呢! 時節進入春分後, 代表著春天已經過了一半。 春分這一天, 太陽會直射在赤道, 所以南、北半球受到日照的時間一樣長, 晝夜平分。 從今天起, 白天會越來越長, 夜晚則一天比一天短了。 而春分和秋分節氣有著類似的晝夜平分狀況。 順便告訴大家兩句有關春分的俗諺: 1.「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麥子後插秧」這句話的意思是:春分這一天如果下雨,就表示秋季會豐收。農人們只要在春分日忙種麥子和插秧,就可以期待秋天的豐收喔!   2.「春分有雨病人稀,五榖稻作處處宜」這句話的意思是:春分如果下雨,人們就會特別注意天氣的變化,增添衣物。而五榖、稻作也因有雨水的滋潤,會更容易生長喔! 所以呀~ 春分對於農夫可是相當重要的日子呢! 另外, 還有一句俚語說「春天後母面」(閩南語), 也就是指春天這種善變的天氣, 如同後母善變的臉一樣, 最後, 再問大家兩個問題: 請問你們喜歡春天嗎? 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