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說:「問一個好問題,往往比給人答案還要重要。」好的問題可以引發動機、澄清信念,並且找到自己要的答案。
4F 引導反思法的提問重點是 Facts(事實)、Feeling(感受)、Finding(發現)、Future(未來)。
在「引導反思的藝術」部落格裡專文介紹 4F 反思法,重點如下:
「事實」代表的是經驗最初的面貌,它有很多面,可以用他來比喻「事實」,透過不同角度的觀察,以描述事件和經驗。提問方式如:剛才發生了什麼事?你作了什麼?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活動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感受」代表個人的感覺和情緒,表達內心所要分享的主觀感受或直覺。提問方式如:你的感覺如何?剛才最令你緊張的過程是?大家當時有什麼心情?如果你是主角,你的感受怎麼樣?
上述兩種提問代表具體經驗中的故事內容,這故事描述了事件中不同的版本與經驗的細節,為下一步驟的反思提供發展的基礎。
「發現」代表尋索內心的一把鏟子,表示挖的更深入,在此提出的問題通常是要尋找原因、解釋、判斷或澄清信念。經過本階段詳盡的思考,能總結出經驗對個人或群體所帶來的意義。提問方式如: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結果?請你描述一下自己剛才在活動中的角色?什麼原因使你這樣認為?你從中學習到什麼?過去的生活中有無類似的經驗?
「將來」代表多向度的前瞻思考,思考如何把活動過程的體驗,轉化和應用在未來的生活中,可能包括行動計畫、學習計畫、預測未來、思考可能性、描述有哪些選擇、想像或是夢想。提問方式如:這件事情對你未來會有怎樣的影響?你將來的期待是什麼?如果再一次,你會希望怎樣安排?怎樣才能夠將我們所學的應用在未來?
最後兩種提問代表人從經驗學習和延伸學習成效的各種方法,也代表了學習、成長與改變,說明了經驗的意義與影響。
動態反思循環範例應用如下:
一、事實(問題的實例)
– 利用五章大標題方式來說出整個事件的故事
– 做一個簡短新聞報導,問四個問題,其中包括”什麼?”,”誰?”,”地點在哪?”與”何時?”
[先不問”為什麼?”和”方式如何?”,把這兩個問題留到”發現”時段使用]
– 最讓你印象深刻/最不一樣/最有趣是什麼事?
– 轉捩點是甚麼?或是最重要的時刻是甚麼?
– 接下來發生甚麼事?剛才又發生甚麼事?
– 從不同的角度(例如一個年輕的小孩,你的老闆,一個記者等)來描述這個事件
– 從不同的角度來描述你的角色
二、感受(問題的實例)
– 感受:說出五種你體驗到的感受
– 參與:在哪些地方,你覺得最有參與感,哪些地方最沒有參與感?
– 同理心:你覺得誰跟你有類似/不同的感受?
– 自我控制/自我表達:在哪些點你很有自覺地可以控制/表達你的情緒?
– 象徵/直覺:假如你是個…(例如某件你會在廚房找到的東西)在這個事件中,你會是甚麼?
三、發現(問題的實例)
– 如何? 例如:你的感覺怎麼影響你說的話和做的事?
– 活動前跟活動後,你發現什麼? 例如:有關自己/整個團隊/主題?
– 成果?例如:你達成你的團隊/個人目標的成效?
– 意見,評論?例如:你學到最多/少的是什麼?
– 回饋,評價?例如:讚許別人的哪些優點?
– 連結,相關性?例如:這個活動有哪些方面與以前的經驗相關?
– 學習過程?例如:有什麼可以幫助/阻礙你的學習?
– 你有發現什麼嗎?黃金嗎?一個訊息?問題?解決方法?活力?合作?
四、未來(問題的實例)
– 你想做哪些改變/做比較多/少的改變在哪些方面?
– 收穫:這個經驗或許可以怎麼在以後幫助你?
– 選擇:你有看到什麼其他的可能或選擇嗎?
– 改變:你會停止/開始/繼續做什麼?
– 行動計畫:從這個經驗的學習,你想要進一步採取什麼樣的行動?為什麼?方式?時間?
– 預期:有關這個事件的實際效益,你有什麼悲觀和樂觀的預設嗎?
– 先後順序:假如…我會覺得很失望/開心/非常高興。
– 重新覺醒:這個活動讓我在…方面重新喚起了我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