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Family》雜誌創刊號有一篇文章:未來的職場與工作──父母如何協助孩子?(作者:彭漣漪)從企業在104人力銀行開給新鮮人的產業及職務需求變化分析中,看到台灣經濟過去幾年發展的一些脈絡。當前最受年輕人歡迎的行業是:

  1. 餐飲類:六年來,職缺成長1037%,但想找這種工作的人也多,7個職缺有10人搶。
  2. 軟體工程:職缺成長42%,一個人有兩個工作機會。
  3. 設計類:職缺成長45%,但是太多學校開出課程,畢業生多,一個人只有0.64個工作機會。
  4. 行政/總務類:職缺成長376%,但太多人選擇這類門檻相對較低、容易錄取的工作,一個人只有0.79個工作機會。
  5. 文字編譯類:職缺成長雖然高達263%,但求職者眾,一個人只有0.54個工作機會。

[@more@]

若父母想介入,最好先研究一下未來的職場與工作,以免現在認為前景好、強迫孩子念的產業,在孩子大學畢業時成為夕陽產業;你不支持的,後來反而很夯。

104人力銀行總經理洪廣禮分析,沒有人知道2025年的網路業還會不會紅?或許醫療生技會紅,但很難預料。他的建議是,不必選行業,而是要回到職務,選擇和自己的興趣、科系有關的,還要培養軟實力,才不會侷限在某個產業,畢竟各行都有十年輪漲。過去十年台灣工作職務也變化很大,整理如下:

大量增加的行業

  • 餐飲服務業需求大增。
  • 運輸物流業興盛,便利超商、購物中心大量出現,電子商務盛行。
  • 教育輔導業興起。
  • 資訊軟體業隨著網路風行崛起。
  • 設計業發展,商品精緻化,不再重功能,市場有需求,但競爭激烈。
  • 一般製造業缺工嚴重,十個工作找不到一個工人。
  • 保全人員需求大增。

維持平盤的行業

  • 客服、業務類一直未退流行。
  • 會計、行銷、科技研發人員維持一定需求,屬長青類職務。
  • 一般軟技能如客服、門市、業務及貿易需求平穩。
  • 行政、總務隨經濟水漲船高,但沒有爆炸性成長。

師大特殊教育系名譽教授吳武典觀察過很多的學生,他發現,熱情與性向比學科成績重要。一個數理類科拿100分的學生,但對科學科技沒有熱情,不參加科展、不看科學類雜誌、不參加與科學科技有關的活動,跟只拿90分,但對科學科技充滿興趣、有熱情的學生,最後是後者在這個領域成就較大。

最後修改日期: 2016 年 3 月 12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