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處看到一套書, 上面寫"孩子的第一套學習數學文庫",出版年是 1990, 1992 第五刷, 沒有 ISDN, 香港發行, 從日文翻譯的, 推測是業務到辦公室推銷一套一套的那種書, 印刷精美的那種很貴的書. 雖然放了快 20 年, 但整套很新, 我拿了第一本來看, 第一本叫《數學入門心法 — 怎樣幫助孩子開啟數學寶庫》, 目標是寫給國小新生的家長看的, 但內容談到集合, 談到一些比較深的觀念, 還有大部份在談二三四位數的加減乘除直式計算, 難度跳來跳去, 內容編得很差. 但裡面有一些段落還不錯, 摘錄如下:

[@more@]
數字有兩類,一類是表現"事物的集合的大小──量"的數字,稱為集合數。100 個蘋果、20 頭牛,均屬此類。另一類則是表現"事物"順序的數字,稱為順序數。3+3=6,所謂 6,應是 6 件事物組成集,即 6件事物集合的狀態,跟第 6 個完全不。

0 這個數字,是計算用數字中不可或缺的。如果沒有了 0,計算用數字的"位"的原理就難以成立了。例如20 這個數字即是由十位的 2 和個 位的 0 所組成。

「今天可真冷啊」光是這樣說的話,是一個未測量。倘若看過溫度計而說「哎呀,降到十度了」。這就變成既測量了。既測量能夠脫轉達給他人。表現分離量時,數字的後面一定得加上量詞如"條"、"把"、"個"等等,而說成"一條"、"兩把"、"三個"。表現連續量時,則會加上測定的單位,說成"1公尺"、"2公升"、"3度"等等。

法國大革命時代巴黎科學學士院定下 1m 的長度為「地球子午線(通過兩極的圓周)長度的4000萬分之1」;1g 則是「4 度 C 時,1 立方公分純水的質量」。但要精密準確測量子午線長度十分困難。因此,現在的長度是以最先製造的"公尺原器",一條用白金合金製的 1 公尺標準尺為標準。

時間是 60 進位(法)。巴比倫人在圓周上嵌入 1 年的 360 天,思考出量角器的設計。

最後修改日期: 2010 年 8 月 13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