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補救的「補救教學」

教育部挹注許多資源進行「補救教學」,以期能「帶好每一位學生」,但是否達到成效呢? 「補救教學」其實是一種專業,究竟「補救教學」該教什麼? 應該怎麼教?又該如何評估?

近十年來,國內各界開始關注弱勢學生課業落後的問題。民間許多社團走得快,紛紛投入協助弱勢學生課後輔導工作。

教育部也在九十五年起,將弱勢學生的「課後輔導」納入體制,推出國中小學「攜手計畫」,鎖定家境弱勢(低收入戶、單親或隔代教養)、學業成績在全班後段二○ 三五%的學生,由學校提供每週約三到四節課的時間,在放學後給予課業指導,每班輔導人數約六至十二人。

「搶救弱勢學生課業」已成當前教育的重要價值觀,攜手計畫更是教育部主要政策。教育部光去年就編列七億三千萬元經費,超過二十萬人次的學生參加。

當補救教學已成政策,學生學習情形、能力是否進步,就值得關切。可惜答案並不明確。

教育部調查顯示,目前辦理攜手計畫的國中小學近九成,其中七○%學生學習態度有改善,八五%以上能在老師指導下完成作業,六○%以上學科成績有進步,表面上看來成效頗佳。但深入分析,卻發現還需要更多客觀的證據。

曾到學校訪視的台南教育大學校長黃秀霜與主任祕書陳惠萍就分析,以往攜手計畫的成效多半是老師以「觀察心得」為主,不夠客觀;成績表現多半指「校內段考」,未顧及每次段考題目不同、難易有別等因素。以嚴謹的研究角度來看,根本無法證明學生能力真的提升了。

資料來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