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423-行動學習召集令

         應茂琳的邀請,這次由曉慧分享使用Mindomo於教學的經驗–於資優班帶領學生製作專題使用線上心智圖的經驗-有共做心智圖、分開製作、腦力激盪…等,期待引起更多的共鳴!

(分享簡報連結)

剩下最後幾分鐘,下圖是我們一起針對–我認為行動學習可以…..的問題,

大家腦力激盪共做的心智圖….

預告:下週開始就要進行翻轉教育專書分享…首先由國賓介紹-教育的數位革命

游淑喨 未來的主人翁就靠你們了,加沺!4月23日 14:47 ·  · 1


  • Merling Lee 謝謝曉慧的分享,透過這個平台,參與者可以看見彼此的整理,更方便了解有何不同!很有趣的先行者,隨時備份預防檔案被修改過頭。太厲害!太瞭解孩子的好奇心。佩服。

  • 簡信斌 辛苦認真的夥伴~今天錯過了~希望自己下次不要缺席

  • Nina Lu 謝謝茂琳和校長的看見~昨天報告時間短暫,只能分享自己與孩子使用的歷程,讓大家體驗不多,如果使用後有何想法或心得,盼大家一起聊聊!
    4月24日 5:48 ·  · 1

  • Newman Lin mindono平板在android平板上有app,但尚未與資網帳號結合,在ipad上沒有app,若要使用平板讓學生畫心智圖,可能需找另外的app,我再研究看看,不過重點還是在如何畫心智圖,手工畫心智圖還是它的便利性及手腦結合性,一旦有了成品,可以用平板拍照上傳到某個平台就可以分享了,也是可以解決的。

1030423-行動學習分享- Mindomo實作

    一開始:自己之前使用單機版心智圖軟體、手繪–>(自然科任)也教導學生手繪心智圖,摘錄重點。有聽過他人使用mindomo的分享,但沒有很心動。 

==============================
    參加研習:聽光章校長分享、詠晨一起參與將作品分享給我。–->感覺mindomo的功能沒有比我使用單機版的功能強,唯一的好處是他是網路版;宜蘭縣每個學生都可使用。
============================
    帶五年級專題,四個寶貝(美女)想一起做建築模型,而青春期少女總是愛計較,讓我思考如何才能讓每個都覺得公平?
–>要讓他們覺得公平,就是讓他們共同討論決定,之後誰也就不會一直抱怨!讓我開始思考如何讓他們可以共同討論,一般用口說或紙本紀錄,常常會讓意見領袖出頭,沒發聲的就變無聲。我想讓他們先自己想,每個人都想過後再彙整一起討論,這樣每個人的聲音都會被聽到。於是想到曾經用過的mindomo,它很簡單且容易上手。於是開始了我與mindomo的微妙串連…..
.


1030416-翻轉教育參訪

時間:103年4月16日下午一點鐘。集合地點:校長室       

今日校長排除萬難、做足了準備,準備和我們一起奮戰!

下午一點鐘準時在校長室集合!這次校長要帶我們去一個很特別的秀春基金會~~聽說蠻低調但很有善心~~每年行善捐款教育處達千萬,是教育界的好榜樣!

聽說那裏氣氛很優,所以我們還是決定趕快出發!

先聽聽校長導覽~~

回歸正題,我們要開始上課囉!面對滿桌食物,校長仍不為所動,十分投入的將全書導讀完畢!

仔細看一下,校長還有準備講義喔!大家都認真聆聽校長的分享~~

 

 

1030409行動學習團隊召集令

        今天校長與主任的不在,我們仍秉持一貫的精神,準時出席、熱烈討論,希望能尋找出一條可行的道路!

一、進度說明

1.目前行動(平板)充電車已送抵學校。

2.預計4月底五月初平板會送到學校。

3.目前規劃是參與計畫的班級,每班8台平板。課程設計請先以此規劃設計,原則以小組進行。

4.下週三下午1300集合–翻轉教育參訪,校長將導論翻轉教育這本書,屆時請大家給予回饋。

二、延續上週許惠美教授輔導內容討論

1.這學期設定在師生熟悉設備、嘗試設計可行方式。

2.下學期教育部訪視時,依實際狀況展示並述說自己的使用心得。

3.可嘗試的方式一:依照課程進度,適時融入平板或翻轉學習。例如:國語預習或是數學課前的前測…

4.可嘗試的方式二:利用主題式教學,非原先課程規劃,例如:班書導讀..

5.考量進度壓力,可利用多元評量後或是畢業班畢業前等時間來設計課程或單元活動。

6.是否讓學生帶平板回家或是考量家庭網路等問題,由各班老師自行決定。


  • Newman Lin 做自己想做且能利益學生的事。
    4月9日 10:38 ·  · 1

  • Jany Chen 貴校對於教學的用心絕對是有目共睹,相信當初為了讓子弟能在貴校就學而舉家遷移的決定,是無庸置疑的,加油!!!
    4月9日 12:14 ·  · 2

  • Newman Lin 家長中臥虎藏龍、教育高手眾多而且眼睛雪亮、眼光獨到,對老師的鼓勵及期待都是老師動力的來源,親師生共同為孩子打造21世紀的關鍵能力。
    4月9日 12:38 ·  · 2

1030402佛光大學許惠美教授到校輔導訪視

         話說這天校長因公到桃園出差去,我們這群夥伴依舊準時報到,而許教授非常認真,比我們都早到,讓我十分佩服!

一、現況說明

       北成國小為第一年參與行動學習輔導計畫學校,預計以閱讀理解力做為融入行動學習的領域,有三至六年級的老師參與,選擇適合該年段的內容進行融入,本學期將著重教案的開發、教師與學生對於平板硬體與軟體的熟悉,於下學期開始實施實驗教學。

二、教授建議事項

    宜思考融入教學的模式,於下次會面時,可以進行教案設計,將科技的特性(共享、共創)融入在教案設計。


1030326-行動學習召集令

3月26日與行動學習有個約會~~

     早上廠商介紹互動式短焦投影機的使用與功能,目前有兩枝專用筆可同時書寫,沒有Delay,但只能辨識一枝筆。

   另外,簡介一套回饋系統(類似過去的按按按),除了具備原按按按系統的功能,可出選擇與是非題外,還能讓老師將講解過程錄影,也能將三大廠商的題庫匯入,節省老師出題keyIn的時間。廠商有承諾:可以先借給學校測試使用喔!想試的班級可以跟資訊組預約喔!

1030326-互動式投影機介紹.jpg

  • Newman Lin 目前偏向互動短焦+磁性白板+移動式小黑板的模式,這筆錢由教育部行動學習專案計畫補助,班級換下來的單槍可移給其他班級使用,對學校目前資訊經費縮減、保固已過維修費爆漲的非常時期頗有助益,感謝團隊成員認真撰寫計畫,昨天秋蓮還被教育部要求要填的問卷弄得情緒低落,接下來還有教案、試教、自學並教導孩子善用資訊科技,既然這麼辛苦,為什麼還這麼投入呢?這個問題相信在每一位老師心中自然有答案!

  • Nina Lu 我以為行動學習不應該只侷限於教室內,所以廠商的回饋系統感覺上,有比按按按系統進步,可以擴大使用範圍(無所不在)會更美好!但是可以匯入書商光碟的部分,應該也是一種突破,有機會可以試試看!

Merling Lee 換個角度來玩教學,從前幾天參與的未來計畫,因為未來的教學需要立即性的回應教學成效,老師可以馬上了解並且透過上課時間完成有效的補救教學。從學習共同體來看,孩子會被新的教學系統吸引,但是教學內容若似以往一般,這個新系統硬體只是個高級有螢幕的無線手寫板。我想嘗試了解不同的教學模式,或許對孩子的深度學習是更有幫助!先玩玩吧!引導孩子有興趣外,還試著讓孩子能對話互動,學習效能提升,老師樂於教學和嘗試新玩法!

利用Line即時互動~~

09:37 Newman Lin 看大家專心研究互動式投影機,為學生搭配最適用的模式,提昇學生上台運用互動式投影機報告的成效。

09:45 蓮 所以現在要決定我們教室內要如何安排短焦嗎?

09:46 Newman Lin 是的,是在中間還是旁邊,思考一下

09:46 Newman Lin 目前偏向互動短焦+磁性白板+移動式小黑板的模式,這筆錢由教育部行動學習專案計畫補助,班級換下來的單槍可移給其他班級使用,對學校目前資訊經費縮減、保固已過維修費爆漲的非常時期頗有助益,感謝團隊成員認真撰寫計畫,昨天秋蓮還被教育部要求要填的問卷弄得情緒低落,接下來還有教案、試教、自學並教導孩子善用資訊科技,既然這麼辛苦,為什麼還這麼投入呢?這個問題相信在每一位老師心中自然有答案!

09:56 蓮 情緒低落是自己的事啦

09:56 蓮 自己情緒管控沒做好

09:56 蓮 還有頭腦不清楚

09:57 蓮 有沒有註冊?用什麼帳號註冊?完全沒有印象

09:57 蓮 下次要把帳號密碼記下來

10:01 Newman Lin 總是能解決的,有句廣告詞說:「五x製藥,先研究不傷身體,再研究療效。」行動學習團隊,先研究不傷成員情緒、身體,再研究教學成效。

10:08 NinaLu(曉慧) 哈!!我就有個記事本檔案,專存帳密~~需要的時候就可以查閱…..

10:10 蓮 對哦

 

10:11 蓮 這個要學起來


1030319-行動學習召集令

3月19日的一大早就收到下面行動學習召集令~~

哈~曉慧首先報到!!秋蓮抱病號仍然準時報到….茂琳抱著兩台平板報到…

茹芬呢?原來還在操場訓練班級大隊…準備拿下全國第一….

噹~噹~噹~上課鐘響了~~

國賓分享1+1=1Know平台+HyperCam,

HyperCam是一種好用的免費螢幕錄影程式;

1Know平台是一個整合教師單元教材的好平台(好像還有更多功能…等待發掘)。

請各位夥伴,留下試用發現與心得!

  • Merling Lee 說起這次的學習很深刻,就從昨天教師朝會談起吧!認真的勝詳看見我再用IPAD紀錄,跟我說「茂琳老師,你們這一輩的很少人用這些設備!」老實說,班上的孩子看見我不會下載軟體會跑來教我,我思考著前幾期的天下雜誌「未來的孩子是滑世代」,如果未來的教學生涯還有十年,我如何讓自己有能力跟孩子學習和互動。我喜歡今天國賓的分享1Know平台,透過逐步的教學和操作,有足夠的時間有練習和熟悉,也藉機會使用HyperCam記錄檢視自己的課程架構和口條。下午聽見曉光對淑芬老師的讚美「任勞任怨的一代」,我思考著自己是否擁有淑芬老師這樣的特質,似乎可以再成長!下午參加廷伍的研習,研習前廷伍的碗公還有很多的食物,身為夥伴的我們期盼大家在忙碌之餘能先照顧好身體,也期盼認真為學校奉獻的夥伴在資金和時間獲得行政的支持,避免公事和家事兩頭忙,成就學校的教學和獲得學校的支持是需要彼此的照見和支持!

  • Nina Lu 如果要翻轉教室就需要有一個符合需要的平台,目前有不少平台,但不一定全都符合我們的教學需要,我很認同茂琳說的話,只有我們一步一腳印,不求快,逐步嘗試,相信一定能發現真正適合並屬於我們的平台,一起努力,加油!

  • Aaron Liao 深深喜歡且欣賞茂琳學長的「人味」,以及從不將人視為工具的謹慎與用心,讚!


【翻轉教育】閱讀分享工作認養

行動學習團隊讀書會啟動了,預計三月底四月初開始討論分享,

第一本書是校長推薦的「翻轉教育」,

三部曲八大主題,我們有七個人,除了校長之外二個人一組認養一部曲,

請自行找好夥伴並留言認養:

PartI 未來的學習:為什麼孩子從學習中逃走

PartII 未來的學校:看見教育的另一種可能

PART III 未來的孩子:你的孩子,究竟該學些什麼

是不是有點學習共同體的感覺?

至於校長,更要請校長身先士卒,

幫我們做整本書的導讀與介紹,

還請校長先做準備,

接着再由大家輪流做討論帶領。

先搶先贏,也可以先留言自己感興趣的 part,

相同part自然成一組。

————————————————

1.全書導讀-校長(103.04.16)

2.教育的數位革命-國賓(103.04.30)

3.動機與探索-曉慧(103.05.07)

4.閱讀思考力-秋蓮(103.05.21)

5.自律學習力-茂琳(103.05.29)

6.扎根品格力-茹芬(103.06.11)

 

 

1030305-行動學習取經趣PartII

玉田國小行動學習示範教學研討會~~

3/5一大早7:30就到校長室參加【玉田國小行動學習示範教學研討會】的會前會,經過國賓說明今日研討會的流程,大家很快都找到了共乘的夥伴準備出發。
每個人都充滿希望與信心的準備參與這場盛會。
首先,家維老師示範數學的乘法教學,也分享三年來他如何運用平板的教與學歷程,讓我們收穫滿行囊。
最後,廠商展示的互動式投影機更是吸引大家的目光,讓我們這群想精進的老師們,馬上想放棄計畫中可編列的減課經費,以擴充教室教學設備! — 和 Newman Lin 跟其他 4 個人

  • Nina Lu 轉貼校長(Line)說:感謝各位兄弟姐妹今天的參與~套句玉田光章校長兄所說:北成真是軍容壯盛啊!

  • Nina Lu 分享最近看的一本書(優秀教師大不同)中的幾句話:老師,並不是難以改變的群體,老師們需要更具體、更容易實踐的典範行為。一位優秀教師就從願意改變做起!~~~我猜想北成的所有老師應該都會和我們做同樣的選擇吧!

  • Merling Lee 在教學現場,發現老師示範後能立即讓孩子練習類似題目,當孩子上傳答案後,老師又能請解答不同的孩子上台檢視自己的學習;除了個別作答,也能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完成後在上傳;教學節奏緊湊! 也發現教室內有兩部電腦主機,再詢問宣霖「教室內教學用電腦是否能承擔多工運作?」正在質疑時,教學示範的老師就提出需要使用較高階處理器、記憶體和較大硬碟,便於多工操作!

  • Newman Lin 設法提昇班級的電腦規格,可以採用動態硬碟、加裝記憶體及硬碟,會列為硬體採購的項目之一,感謝茂琳提出我沒聽到的需求,果然多人、多眼、多耳,團隊的力量自然展現出來。

1030226-行動學習召集令


目的:討論了解日後行動學習團隊運作模式及時間。


請大家思考為什麼要加入一個團隊?團隊的願景是什麼?跟你個人的生命目標是否相同?或至少大同小異?


行動學習團隊的願景:一方面旨在運用新科技、新教學法,讓學生學習成效更佳、教學更順利,並得知學生教學成效、學習態度及背後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希望營造教師自主學習,經由彼此的分享討論,促進彼此的了解、建立信任的氛圍,進而開放個自的教室,觀察伙伴的優點,善用伙伴能力,找出適合北成國小的教學模式、教學設計、善用科技的方式。
運作的模式可以是:
1.添購軟、硬體設備或系統在個自班級試用,再跟大家分享如何此設備或系統的優缺點。
2.買書自讀或共讀,再分享心得或重點摘錄。
3.上課或研習,可以去上課或請講師來分享。
4.固定聚會,邊吃邊喝邊分享討論,邊放鬆邊聊天,促進彼此了解,建立關懷、扶持、激勵的基礎。
5.參訪學習之旅。
這學期星期三早上第一節設為團隊聚會時間;下學期向教學組申請星期三早上第四節設為行動學習團隊成員共同空堂時間,作為團隊聚會時間。
感謝所有伙伴排除萬難在本該是屬於親子家庭的夜晚時光,參與會議,希望團隊的福利不會成為大家的壓力,在團隊中都能實現自我的願景。
也歡迎大家留言談一談,你希望行動學習團隊能提供什麼樣的願景或服務?或你會想加入什麼樣的團隊?


 

  • 你和廖秋蓮蔡欣翰張瓊月其他 2 人都說讚。
  • Merling Lee 欣賞國賓細心地安排固定的對話時間,我喜歡這種為教學共同對話的時間,許多經費的安排有國賓在一切就搞定了!我必須老實說「科技不會等我慢慢學,趁著國賓的邀約,跳進去玩玩看!藉此學些有趣的教學模式,透過有效的教學引導,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是否有效能,再次檢視自己的教學,讓學習擁有不同的呈現和互動,是我期待的目標!」

  • Newman Lin 科技的確不會等我們慢慢學,真是好的提醒,而且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喜歡「優秀教師大不同」書中的一句話:教育的重點永遠是人,不是方案。同理在教學中,重點永遠是老師的創意,不是科技,老師只管發揮您的創意,最好能用您的創意領導科技的發展,當然了解一下最新科技的進展,有時也能突破自我的創意,總而言之,創意與科技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只要對科技應用在教學有個概略性的了解,細部的技術性問題交給資訊組長或資網中心專家幫我們解決,這樣也是一種專業分工合作的方式。

  • Nina Lu 期待每週三晨光時刻,可以和有志一同的夥伴坐下來聊聊~看到或聽到相同的資訊,但每個人卻有不同的解讀,能破除自己的盲點,有伴協行,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