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忠游佳佩「生與死」作文榮獲本校好兒童藝文比賽高年級組生命教育作文佳作

五忠游佳佩「生與死」作文榮獲本校好兒童藝文比賽高年級組生命教育作文佳作

 

    生與死    五忠游佳佩
        
本文榮獲本校高年級組生命教育作文優選
 
  人活著時,可以依照自己的願望、心願,努力的去完成。人活著時,必須經過老天爺給我們的各種關卡, 經過人生的淬練,才能是一個 「真正的人」 。
 
  人死了以後,不須再煩惱人間的紅塵瑣事,可以輕輕鬆鬆、自由自在。如果人生前,做了很多壞事,人死後,就會被閻羅王打下「阿鼻地獄」 受苦刑。
 
  生大於死,因為人活著時,可以孝順自己的父母,為他們做些事情, 也可以幫助需要的人。
 
  反過來死也可以大於生,死了之後,人就會放下一切俗事,兩手攤開,發現什麼東西都不在手裡,名利富貴,只是一眨眼功夫,所以人生在世要即時行善,累積福報,如果行惡,將累積業障。生生世世受折磨。
 
  人活著時,就是要為社會有所貢獻,不要當個社會的「損友」 。人死後,也是要保佑自己的子子孫孫。
 
 

五忠高紫恩「生與死」作文榮獲本校好兒童藝文比賽高年級組生命教育作文佳作

五忠高紫恩「生與死」作文榮獲本校好兒童藝文比賽高年級組生命教育作文佳作

 

生與死   五忠高紫恩
 
本文榮獲本校高年級組生命教育作文佳作
 
    所謂生與死,每個人皆有這麼一個關口,可是在迷的人不知道生,也不知道死,但覺悟了的人就知道了生、死的重要 。
 
    對生、死的看法,儒家與佛法有某種層次上的差別。儒家孔子所說:「未知生, 焉知死」是希望我們去參究自己生從何來?以佛來說,又更進一步了 , 就是要我們「了生死」 。
 
  儒家對生、死的看法,如果我們一個人在世間上建功立德, 為國家、民族 、社會盡心,如此,則雖死猶生,因為即使是死,但他精神常存。 如:歷史上的岳飛與秦檜,岳飛留芳千古,秦檜則遺臭萬年。岳飛的忠孝精神永遠長存,這就是儒家對生、死的看法。
 
  孔子所說:「朝聞道, 夕可死矣!」 這就證明了我們「生是苦, 死也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