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禁」網路販售藥物,小心觸犯藥事法

民眾「禁」網路販售藥物,小心觸犯藥事法2012/10/31

現代人的購物天堂「網路」,無所不賣! 而且民眾常因團購的優惠、廣告的吸引,一窩蜂栽進團購的漩渦,故衛生局特別提醒民眾,千萬不要在網路上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或醫療器材;綜觀網路上常見的產品有:隱形眼鏡、隱形眼鏡清潔液、隱形眼鏡清潔機、高麗蔘、酸痛貼布、OK繃、假牙清潔錠、耳溫槍、衛生棉條等,均屬藥事法所規範的藥物。衛生署考量用藥安全,避免民眾買到來源不明的產品而危害健康,目前尚未核准經由網路販售藥品給一般民眾;宜蘭縣政府衛生局於本(101)年度積極加強網路平台及各媒體監控、監錄工作,計取締查獲24件,違者均依藥事法處辦。衛生局表示,依藥事法規定:申請為藥商者,應領得許可執照後,方准營業;又為維護民眾用藥安全,藥品及醫療器材,產品應由合法申請之藥商,於登記地點販售,所以未申請藥商登記之一般民眾不可販售,違反者將依藥事法第92條規定,處以新台幣3萬元至15萬元罰鍰。再次提醒您,如果您要販售物品,請務必先確認其屬性,以免不慎觸犯藥事法!劉建廷局長特別呼籲鄉親,為維護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安全,不要購買或服用來源不明之藥品,以免瘦了荷包又傷身,如有發現違規產品,歡迎向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03-9322634)檢舉。

提供單位:衛生局-聯絡人:莊科長淑姿

防範流感發生 儘速接種流感疫苗

防範流感發生 儘速接種流感疫苗2012/10/30

近日氣溫變化大,預計本周開始北部空曠地區低溫有機會降至十七度。這是入秋以來,到目前為止最強、時間也最長的一波冷空氣,提醒民眾務必要多留意保暖。依往年經驗天氣轉冷時流感疫情便升溫,本縣雖無流感併發症個案發生,仍不可掉以輕心。衛生局表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與一般感冒不同;很多民眾在第一時間往往會將流感誤認為是一般感冒而忽略。流感的症狀包括高燒、頭痛、以及痠痛、疲軟、發冷等,較屬於全身性症狀,病程較長且有時會引起肺炎等併發症,嚴重時甚至導致死亡,請民眾不可輕忽。目前本縣流感疫苗庫存量截至10月25日止尚有成人14,210劑、幼兒3,055劑。衛生局劉局長仍再次呼籲,符合公費流感疫苗的接種對象,特別是65歲以上老人及6個月以上未滿6歲孩童等易感染族群,容易因抵抗力較弱引起各種併發症狀,應每年施打疫苗作好全面防護。符合公費接種民眾請把握機會,儘速接種流感疫苗。 預防流感除接種疫苗與抗病毒藥劑使用外,仍應加強咳嗽禮節、養成勤洗手之良好習慣,生病儘速就醫並在家休息等自主管理,出入公共場所,務必戴上口罩,避免病毒傳播,倘民眾若有流感相關問題,可參閱疾病管制局網站(http://www. cdc.gov.tw)、撥打1922傳染病諮詢專線或防疫專線9357011洽詢。

提供單位:衛生局-聯絡人:岳科長瑞雪

近視破千度 小心恐30來歲就瞎

近視破千度 小心恐30來歲就瞎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採訪報導)你的觀念還停留在白內障是老年人才會得的視力疾病嗎?如果你近視破千度或是每年近視度數增加一百度以上,都要當心罹患早發性白內障!若無及早治療,恐怕會「假瞎」變「真瞎」!

一名30歲的工程師廖先生(化名)因為每天盯著IC板做設計長達12小時,竟然等近視飆高到2300度,才發現得了白內障!所幸經過手術治療,才恢復視力。

今年「世界視覺日」,奧比斯防盲救盲基金會董事長蔡瑞芳醫師呼籲民眾,嚴重的白內障會導致失明,白內障是目前全球視力第一殺手,已奪走了千萬民眾看得見的機會;其實台灣醫療資源發達,只要及早發現,治療成功率極高!

奧比斯志工醫師暨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醫師指出,以往多是60歲以上長者才受到白內障困擾,但眼科醫學會分析台灣40~50歲白內障病例已較10年前增加5成;另外特別是現在年輕人看不清楚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顯示時,習慣一滑就放大畫面,容易忽略視力亮紅燈,放任近視度視狂飆、曝曬在早發性白內障的風險之下。

哪些是罹患早發性白內障眼疾的危險因子?呂大文說,像是特定眼疾者如,高度近視(600度以上)或每年近視持續增加百度、視網膜剝離、色素性視網膜炎、曾做過眼內手術的民眾;另外,眼睛過勞者、過度讓眼睛曝曬在紫外線底下者以及特定用藥者(抗心律不整、精神科用藥、類固醇),都應要趁早預防早發性白內障的發生。

如何預防?呂大文呼籲民眾,特定眼疾者,應每半年就做視力篩檢;眼睛過勞者,應間隔休息10分鐘,以20~40歲的民眾來說用眼時間40分鐘就休息10分鐘;另外,眼睛防曬則是配戴合格的太陽眼鏡及在豔陽下戴帽子,有特定用藥者則應每3個月就檢查視力,並遵循醫囑用藥切勿自己購買成藥服用。
(照片來源:奧比斯防盲救盲基金會提供)

 

長假後近視潮 逾3成學童度數增加

長假後近視潮 逾3成學童度數增加

學童近視問題逐年惡化中,從國小到高中,全台超過2百萬學生視力不良。而每年暑假結束後,常會出現一波學童「近視潮」,眼科醫師觀察至少增加3成主因是學童除了大量看電視,現在有太多需要近距離用眼的用品可玩,不論是打電動、智慧型手機與電腦等,曾有學童一個暑假過後,近視增加超過100度,非常驚人。

長假過後,學童由於放假長時間接觸電動、智慧型手機與電腦等,造成一波近視潮。(攝影/黃志文)▲ 長假過後,學童由於放假長時間接觸電動、智慧型手機與電腦等,造成一波近視潮。(攝影/黃志文)

眼科醫師王孟祺表示,近視一發生之後、會以一定速度增加,平均學童從小學至國中,每年增加近視度數75至100度,但臨床上發現暑假是個危險時段,不少學童在短短2個月,就把每年近視的平均增幅幾乎用光,導致近視度數飆升,甚至小小年紀就成為高度近視患者。

曾有一名原本近視300度的小五學童,暑假過後做視力檢查,竟然測到900度,雖然點了散瞳劑放鬆眼部肌肉後,度數有回來一些,但是這樣的假性近視幅度,高的令人瞠目結舌。

王孟祺醫師也強調,假性近視患者代表已有走向近視的趨勢,若不調整自己的用眼方式,很容易就真的變成近視,因此,暑假後一口氣就真的增加近視100度以上者,不在少數。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0年的學童近視盛行率調查,國小一年級學童近視率21.5%、到了國小六年級增加至65.8%;且國內近視發生年齡層有2個尖峰時段,一個是7至8歲、另一則是13至14歲。

王孟祺醫師指出,近視的成因與基因、環境有關。國內學童環境上的確較國外劣勢,地小人稠的生活環境,讓學童從小就習慣做室內活動,不論是學齡前就開始看書、寫字,或是後來養成大量看電視、打電腦、打電動、使用智慧型手機等習慣,因此近距離用眼非常頻繁。

王孟祺醫師提醒,包括配眼鏡等控制學童近視的手段,若要發揮效果,必須搭配改變近距離用眼的習慣,否則會有眼鏡愈戴、度數愈深的迷思。

低頭族長期盯螢幕 假性近視增3倍

低頭族長期盯螢幕 假性近視增3倍

低頭族長時間盯著手機螢幕,是不是會覺得眼睛看不清楚,這不見得是你的近視度數加深,可能只是眼睛附近睫狀肌緊繃,導致的假性近視,眼科醫師說,隨著3C產品風行,這類個案就增加了3成左右,建議民眾,每用眼30分鐘就應該適度休息,才不會讓眼睛過勞。

怎麼眼睛突然看不清楚,以為度數又加深了,這時候可別自作主張換一副更深的鏡片,因為這很可能只是眼球附近睫狀肌過度緊繃,導致的假性近視,眼科醫師王孟祺:「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會讓睫狀肌收縮痙孿,造成暫時性近視加深。」有民眾每天盯著電腦、手機超過10小時,半年內近視從150度增加到350度,就醫後,確定是假性近視,改變用眼習慣,才逐漸恢復正常,眼科醫師王孟祺:「這樣的案例愈來愈頻繁,大概增加至少30%。」

低頭族不僅影響眼睛,長時間只動手指頭或者握滑鼠手腕,感覺神經受壓迫,就可能造成手指手肘痠麻的「腕隧道症候群」,加上3C產品隨身背著走,肩胛骨長期受到壓迫,旋轉肌腱發炎,不但又痠又麻,手還舉不太起來,感覺就像是中風。

這類3C文明病都是因為使用過度,醫師建議,不管是使用手機還是電腦,每30分鐘就應該稍微休息,讓肌肉放鬆,才不會玩出一身

 

流感併發症今年已25死 最年輕者僅21歲

流感併發症今年已25死 最年輕者僅21歲 收聽
 
時間:2012/10/30 16:25
撰稿‧編輯:沈雅雯 新聞引據: 採訪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 (沈雅雯攝)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今天(30日)確認一起流感併發症死亡案例。該名死者年僅21歲,因為感染AH3病毒引發敗血症,從住院到過世僅短短9天。根據疾管局統計,今年7月迄今,已經累計260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25例死亡病例,民眾務必提高警覺。

 

疾病管制局30日表示,一名年僅21歲的男性大學生在今年8月底感染AH3流感病毒,因為發燒、全身痠痛緊急住院治療,雖然經過加護病房極力搶救,仍不幸過世,不但從住院到死亡僅短短9天,也是今年流感季以來最年輕的死者。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自今年7月以來,已經累計260例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造成25人死亡。

周志浩說,AH3病毒正是今年主要流行的病毒株,260例病例中,就有245人是感染AH3型,所幸今年提供的公費流感疫苗能夠涵蓋AH3型。周志浩說:『(原音)今年在7月初的時候有一波A型H3亞型的流感在流行,所幸我們今年的流感疫苗對於這個病毒是非常有效的,因此特別呼籲民眾尤其是家長要趕快帶小朋友去接種疫苗,來預防病毒對我們的危害。』

根據疾管局統計,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年共有1704流感嚴重併發症確定病例,造成154人死亡。周志浩表示,今年7月迄今國內流感疫情仍處於低度狀態,但肺炎、流感死亡監視趨勢卻是從低點向上攀升,呼籲民眾儘快接種疫苗。

 

台大教授張文亮:從教室逃走的天才

台大教授張文亮:從教室逃走的天才

小五就放火燒了全班考卷,中學因為太愛問問題,被校長痛打、被學校開除,大學重考才勉強考上。
從小到大在教育體制裡跌跌撞撞、受傷不斷的張文亮,如今卻是台大最受學生肯定的教授之一。
他不僅獲得台大優良導師獎,他所開的課程,常常塞滿三、四百名學生。

在課堂上,他可以把冰冷的科學變成一堂堂精采的故事,用科學寫文學,從文學探索科學,牛頓、法拉第、
金庸、《福爾摩斯》、《唐詩》、《宋詞》、《西遊記》在他的課堂裡都可以相遇、碰撞出火花。

有人形容張文亮是最會說故事的科學家,他寫書超過二十本,主題從科普到文史、傳記、工程、漫畫,
幾乎每本書都獲獎。

張文亮如何從一個教室裡逃走的問題學生,變成一個激發人心、鼓舞學習的老師?
他的故事,提供了教育現場什麼樣的啟示?

我是公務人員的孩子,母親在銀行工作,父親在糖廠工作,弟妹成績都很好,但我的成績卻起伏很大。
雖然我很喜歡念書,但考試往往無法呈現我努力的成果。

從小我就是個問題學生,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曾經跑到教室裡,把全班的考卷給燒了,因為我討厭
這種教育的方式。

還有一次老師在監考的時候,我把鋼筆打開,從他後面這樣唰的~~噴過去,把他的衣服全部噴髒了!
我覺得這是上學真正有趣的地方。當然,我受到嚴重的懲罰。

我爸也會打我,小五我曾被打到手心噴血,手上現在還有疤,臉上也被踢過,因為我爸媽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到了中學,我被老師修理得很厲害,後來還被開除過, 因為我在教室裡喜歡問一些奇怪的問題。
我問老師:「波義耳是誰?」
又很想知道,安培和焦耳是誰,因為我相信他們一定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某些因素讓他們寫下這些公式。
但老師要我不要再問這些問題了,因為聯考不會考,只要把公式背下來就好了。但我還是一直追問,
就一直被處罰,有一次我反射性揮手擋了回去,就被當做毆打老師,後來就被學校開除了。

*一個被教育界放棄的孩子*

我在教室裡沒有辦法獲得滿足,我比較喜歡教室外面的鳥在叫、樹葉是那麼綠、雲是那麼藍,所以很容易
分心。

下課後我很喜歡到野外去,我的自我學習都來自野外,因為在野外,我看到不懂的事物或是我沒辦法再
深入看第二次的,就會回來看書找答案。
譬如「雲為什麼會是這個形狀?」「為什麼草的旁邊會有這種花朵?」「葉子跟花朵的顏色為什麼會差這麼多?」
我就會去圖書館翻書。

我不一定是回來讀教科書, 因為教科書通常是不太會教書的老師去編的。教科書應該有非常好的文學、非常
好的音樂。教科書應該是帶著色彩的,教科書不能取代我去接觸大自然的機會。但我覺得我們的教科書往往
是攔阻我們接觸大自然的機會,所以我寧願接觸課外書。

回顧我的學習歷程,我小學是一天到晚被學校毆打的,中學是被學校開除過的,高中是念夜間部的,
大學是重考才勉強考上中原大學的。但是,我後來為什麼會變成台大的教授?

這是因為我到後來,其實是一個已經被教育界放棄的孩子。

我在教育體系裡、考試的方式下,找不到對知識的喜愛,到了大學以後,再也沒有人給我壓力了,那是
我重新開始的時候。從此我海闊天空,我有一個自由的空間,我不需要再去跟別人競爭。

那時候我才知道,用考試去分辨學生的程度是滿低層次的。高層次的教育,只要問幾個問題就知道學生的
程度。所以我們的中小學,是在培養低層次的學生,不是在培養高層次的學生,因為我們整個教育是用
低層次的方法評斷學生。

我在大學的時候,也是個異類,但當時我遇到一個老師,他只收異類。這個老師是國科會科教組的組長
毛松霖。他就只收幾個學生,每週一次,跟他問一些問題,無所不談。他的教材就是報紙,我們可以
談政治、性行為、信仰、經濟、藝術等各種問題。

我們談論的地方就是在冰果室或是校園的草地上,這個老師帶了我們四年,每個星期跟我們談一次。
我覺得「冰果室裡的這一堂課」是我一生裡所受的教育,最精采的地方。

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我不是沒有希望的。 我第一次跟毛老師談話之後,他給我一個功課,要我下次
講給他聽,我講給他聽之後,他就跟我說,我是個天才。
我說:「我聯考都考不上,怎麼會是個天才?」
他說:「天才有四種,
第一種很會記憶,考試可以考得很好。
第二種很會分析,考試也可以考得很好。
第三種天才,很會整合,他就『完蛋』了。
第四種,他有藝術跳躍的思維,直覺類型的天才,他也會『完蛋』了。」

他所謂的「完蛋」,就是指會被聯考放棄的學生, 在聯考教育體制下,後面這兩種天才就「完蛋」了。
所以必須想辦法讓後兩種天才不要被教育體制犧牲。

我聽完他的話,當下很感動,因為從來沒有人說我是天才,大家都說我是問題學生。我後來自己體會,
我應該是屬於第三種類型的天才。

*我是異類的天才?*

我知道自己是個異類的天才之後,就自己開始去做整合的工作。我曾經問過毛老師要怎麼整合?
他說要整合對人類文化有影響的科目。

我問他是哪些科目?他說,只有三科。第一科,歷史。第二科, 經濟。第三科,音樂與美術。
這三門課裡選一門,就可以影響人類的文化。

因為我不太懂經濟、也不懂音樂,所以我選歷史。一個人如果懂歷史,他可以懂大學裡所有的學科。
我就開始讀所有的歷史,像是講醫學的歷史、美術的歷史……只要有歷史這兩個字我統統挑出來讀,
不是為了興趣,是為了使命。

在大學那段時間,我就是用六○%的時間去讀我科系的東西,用四○%讀課外的書,然後整合在一起。

大學我讀環境汙染,那是因為我考試分數很低,所以進到這個系。 當我在讀環境汙染的時候,其實台灣
沒什麼環境汙染,等到我大學畢業的時候,台灣的環境汙染變得很嚴重,我剛好「躬逢其盛」,接觸了
很多環境汙染的議題,也排解了很多糾紛。

在那段期間我幾乎走遍台灣所有的鄉村、所有的客家庄,所以後來我可以寫關於台灣的水、台灣的客家庄。
在排解糾紛的過程中,我發現我的知識不夠,解決問題不是有熱情就可以了,所以就再去念環境汙染的
博士學位。因為我覺得很虧欠那些受害的農漁民,他們對我有很高的期待,但是我幫不了忙。

拿到博士學位之後,我就來台大教書。我在大學教書這麼多年的觀察發現,只要學生服你,他就會有
學習動力,他就會學得好。因為在教學裡面,最重要的是師生關係,關係超過知識的傳授、品德的傳授。

University(大學),原意應該是指「師生聯盟」,因為我們一生裡面遇到最好的教育都是因為我跟
某個老師發生一種非常好的「師生聯盟」的關係。

一個老師之所以有魅力,是因為他本身就是「老師」, 他的魅力來自於他的使命感,來自於他和學生
所建立的聯盟關係。

驚人的冰凍檸檬可以幫助提高你的健康

 
驚人的冰凍檸檬可以幫助提高你的健康驚人的冰凍檸檬可以幫助提高你的健康很簡單!將檸檬放在你冰箱的冷凍庫。檸檬被冰凍後,用刨絲器,將整個檸檬(無需剝皮)切絲,將它灑在你的食物。撒在蔬菜沙拉,霜淇淋,湯,麵條,義大利麵條醬,大米,壽司,魚菜。所有的食物會意外地有一個美妙滋味,你可能從來沒有嚐過的美味。   最有可能的是,你想到檸檬只有檸檬汁和維生素C,現在,不一樣了。你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檸檬的秘密,你甚至可以用檸檬於速食麵。使用整顆檸檬除了防止浪費和增加你的菜新口味外,最主要優點是什麼?哦,你看,,檸檬皮比檸檬汁中含有更多的維生素高達5至10倍。是的,這就是你一直已經在浪費。但是,從現在開始,下面這個簡單的程式冰凍整棵檸檬,然後灑在你的菜上,你可以用所有的這些營養成分,並獲得更健康。這也不錯,檸檬皮是消除體內毒素的回春劑。所以,把你的檸檬放在你的冰箱,這是一個關鍵,使您的食物更美味,你能活得健康,更長壽!這是檸檬秘密!晚知道檸檬令人驚訝的好處!總比不知道到好!檸檬(柑橘)是一個神奇的產品,來殺死癌細胞。這是比化療強一萬倍。我們為什麼不知道呢?因為有藥廠用它製造,會為他們帶來豐厚的利潤。現在,您可以幫助有需要的朋友,讓他/她知道,檸檬汁有利於預防疾病。它的味道是不錯的,也不用可怕的化療治病。保持該秘密,不知有多少人會死亡,所以不會危及藥廠億萬立潤?正如你所知道的,檸檬樹有檸檬和酸橙兩品種。你可以不同的方式吃其水果:你可以吃果肉、果汁、、飲料,果汁冰糕,糕點等..它相信有許多優點,但最有趣的是它產生的效果可以消除囊腫、腫瘤。檸檬是可抑制所有類型的癌症。它也被認為是對抗細菌感染和真菌,有效防止寄生蟲和蠕蟲,它調節過高的血壓和抗抑鬱,抗壓力和神經紊亂。此信息的來源是迷人的:它來自世界最大的藥廠,自1970年以來的20多個實驗室測試後,提取物顯示,它破壞12個癌症的惡性細胞,包括結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和胰腺…這種樹的成份顯示10,000倍優於Adriamycin (阿黴素的產品),通常用於化療,減緩癌細胞生長的作用。更驚人:檸檬粹取物可治療這種類型的惡性腫瘤細胞,但它不影響健康的細胞。

漱口可以按摩腦部

漱口可以按摩腦部醫師發現,漱口可以按摩腦部,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不但能增強記憶力、防止老年癡呆,還可以達到皮膚緊緻的效果,華視獨家報導。
五位阿嬤排排坐,大家很整齊的在咕嚕咕嚕漱口,
來她們漱口不是在清潔牙齒,而是為了要提神,
不只阿公、阿嬤,連這位年輕的 李 小姐最近準備英文檢定考除了在唸書,
都在每天不嫌嘴巴酸喝水也都在漱口,就是為了單字背多一點。
李 小姐說漱口讓她考試拿高分,阿公、阿嬤說漱口讓他們有精神,
漱口讓頭腦變聰明,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醫生說答案是肯定的!
只要每天漱口5到10分鐘,就能提神醒腦,為什麼呢?
因為漱口可以運動到整張臉的下半部肌肉,臉頰和嘴巴裡有許多血管,
透過漱口讓皮膚伸張又收縮,可以有效促進血液循環,
不但能活化腦部還有美容效果,而且不用花錢買漱口水,
只要清水漱口就有效果了,所以想要美麗又有智慧嗎,
每天只要多花十分鐘漱漱口就能完成你的願望。
漱口減少四成感冒
文.黃惠如
2009/01 康健雜誌 122期
感冒時,常常喉嚨發炎紅腫,那是附著在喉嚨的病原體惡化所致。
漱口並在喉嚨發出咕嚕咕嚕聲,意外有預防感冒的效果,
即使只是用自來水漱口,都可以減少四成感冒,比漱口藥水效果更好,
日本京都大學保健中心川村孝教授研究發現。
京都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日本各地18.65歲的384名志願者,
分成以自來水漱口、含碘漱口藥水漱口、未漱口3組,
進行兩個月追蹤調查,每次漱口2次,每次15秒,每日進行3回以上。
結果顯示,與未漱口組相較,自來水漱口組的感冒發病率減少四成,
使用具殺菌效果的含碘藥水漱口組則減少一成。
漱口可以去除附著在喉嚨黏膜上的感冒病毒,預防感染,
但是含碘漱口藥水殺菌效果過強,反而驅逐了作為屏障的外在細菌。
川村教授推薦的漱口方法是:
1.用自來水!
2.含在口中去除口內的污垢!
3.從喉嚨發出咕嚕咕嚕聲,一次5秒以上,每天可以進行幾回,
  最重要的是養成持續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