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腹婆瘦不了 加速新陳代謝妙方

小腹婆瘦不了 加速新陳代謝妙方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2年10月31日 11:00

「醫師,我用了很多種減肥方法,但是的腹部脂肪就是一直消不掉,該怎麼辦?」減重門診經常會碰到中年婦女挺著大肚子來求診,明明沒有懷孕,但是腹部卻像懷有3、4個月的身孕。其實,這就是新陳代謝出問題,甚至食量沒變,卻愈來愈胖。

 

想瘦小腹,首先需要改善新陳代謝,並從日常生活習慣改變做起。(攝影/黃志文)想瘦小腹,首先需要改善新陳代謝,並從日常生活習慣改變做起。(攝影/黃志文)

 

雖然體質、遺傳及年齡等因素都會影響新陳代謝的快慢,不過天生緩慢的人並不多,多數人都能藉由後天的調整,來達到有效提昇新陳代謝的目的。其實,想要減重成功,首先即需要改善新陳代謝,而基本方法即是從日常生活改變做起:

1. 平時多喝水少喝酒

身體在燃燒卡路里過程中需要水,相對也能促進新陳代謝,根據一項研究,成人一天喝8杯水(約2千毫升)以上的水,可能燃燒較多的熱量。研究證明在吃飯時喝酒很容易導致過量飲食,而1杯葡萄酒即相當於1百卡路里的熱量,累積在體內,會影響新陳代謝。

2. 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會影響肌體的新陳代謝功能,每晚睡眠不足4小時者,其肌體分解碳水化合物時將會遇到更大困難。當感到疲乏時,肌體就缺乏能量來維持日復一日的功能活動(其中包括燃燒熱量),所以肌體的新陳代謝能力也自然會降低。恢復睡眠的方法包括不要在午夜吃東西;不要在上床睡覺前做運動;應該在睡覺前洗熱水澡,或做瑜伽,有助睡眠。

3. 多攝取蛋白質

消耗蛋白質所需的熱量是消耗脂肪或碳水化合物的兩倍,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於用餐能迅速啟動新陳代謝機制,包括瘦的牛肉、豬肉、魚、雞肉、豆腐、堅果類、豆類、蛋及低脂乳品等都有良好的蛋白質來源。

4. 做有氧運動

增加運動的質與量是加速新陳代謝最直接快速的方法,並且至少達到「每週3次、每次30分、運動後每分鐘心跳達130下以上」,才能鎮有助於健康。有氧運動則能加速新陳代謝,且能持續數小時之久。與溫和運動相較,高強度的運動能提高更多且更持久的靜止代謝率。

運動後2小時 吃蛋白質加速消脂

運動後2小時 吃蛋白質加速消脂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2年10月28日 15:58

調查發現,減重過程中,逾9成的人選擇增加運動,其次是節食。醫師提醒,減重應以飲食控制為主、運動為輔。運動後2小時內,應多補充蛋白質與複合性澱粉,對提升基礎代謝率,以及加速脂肪的消耗,有加分效果,同時要減少含糖飲品攝取,遠離復胖。

 

醫師提醒,運動後應盡量減少攝取含糖飲品。(攝影/黃志文)醫師提醒,運動後應盡量減少攝取含糖飲品。(攝影/黃志文)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副理事長、肥胖專科醫師蕭敦仁指出,運動減重是一個很健康的概念,藉由持續運動燃燒體內脂肪,達到瘦身的目的。但由於運動過程會消耗大量的熱量、造成體內血糖降低,所以在運動完約30分鐘後,容易產生飢餓的感覺。

臨床證實,運動後的身體細胞是處在一個非常活躍的狀態,代謝速度也會變快,若運動後立即進食,身體會比平常更快,且更容易吸收食物養分。因此,想靠運動減重的民眾,一定要特別注意運動後的飲食選擇。

蕭敦仁醫師強調,運動減重後的飲食就像車子沒油了需要補充,才能走更遠的路。如果運動後都沒有吃,就會像禁食,第2天可能會非常疲倦,精神無法集中,肌肉痠痛也不易恢復。運動強度愈大,不舒服的感覺就會愈明顯。

運動後蛋白質的補充是很重要的,因為充足的蛋白質可以增加身體肌肉強度,提升基礎代謝率、加速脂肪的消耗。建議在運動後還沒產生飢餓感之前,先喝一杯低糖或無糖豆漿墊肚子,而且部分豆漿含有膳食纖維,除了增加蛋白質、降低糖份攝取外,也可以增添飽足感。

蕭敦仁醫師建議,若真的感到非常飢餓,則可選擇一些低醣、低熱量的食材幫助舒緩饑餓感,避免因一時意志不堅,讓身體吸收更多的熱量。另外運動後應多攝取麵包、麵食類、穀類食物、糙米、馬鈴薯等複合性澱粉有助於肌肉修補,至於富含糖分的餅乾與蛋糕等單一性碳水化合物,則應儘量避免。

除了澱粉類,水果也是碳水化合物中不錯的選擇,柳橙、蘋果、奇異果與番茄等都很適合當運動後的補充,甚至可以做成果汁,加速身體吸收的速度。或是可選擇略帶酸味的水果,裡面富含的檸檬酸,有助於促進肝醣的再生。

過敏性鼻炎不適 3道茶飲助緩解

過敏性鼻炎不適 3道茶飲助緩解

──【秋季跟過敏掰掰】專題

https://youtube.com/watch?v=48B3bAoEmZQ%3Fautoplay%3D1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 2012年10月26日 18:01

國內罹患過敏性鼻炎患者眾多,秋冬季節交替時,許多患者的鼻子又開始癢了起來,伴隨著流鼻涕、打噴嚏,中醫師黃建榮表示,除了避免過敏原、做好保暖來減少過敏原刺激,也可飲用一些中藥茶飲來緩解不適,他設計了3道簡易茶飲,民眾可自行在家沖泡。(影音/攝影記者黃志文)

 

中醫師建議過敏性鼻炎患者,除了避免過敏原、做好保暖來減少刺激,也可飲用一些中藥茶飲來緩解不適。(攝影/黃志文)中醫師建議過敏性鼻炎患者,除了避免過敏原、做好保暖來減少刺激,也可飲用一些中藥茶飲來緩解不適。(攝影/黃志文)

 

中醫師黃建榮表示,預防過敏要「內外兼顧」:外在環境因素方面,多數過敏患者都有過敏原,比如最常見的過敏原是塵螨,應該落實居家防螨步驟;受寒也會導致過敏發作,內在的部份就是建議多吃溫熱食物,比如菜色裡加入蔥、薑、蒜,比較不會感覺那樣寒涼。

此外,過敏性鼻炎患者除了急性期需要用藥控制,若有些許不適,可以透過中藥茶飲來緩解,黃建榮醫師針對過敏性鼻炎患者常見的不適,設計下列3道中藥茶飲:

【桂枝蒼耳子茶】

  • 材料:桂枝9克、蒼耳子12克、茶葉12克,蔥白10根、每根約3公分長。

  • 做法:用沸水將材料沖泡成茶飲服用,1天不超過600CC。

  • 說明:可抗菌、通鼻。蒼耳子原本就是通鼻的專方,桂枝則有抗寒效果;不過因為加了桂枝,這道茶飲比較燥熱,若有喉嚨痛的患者,不建議飲用。

 

桂枝蒼耳子茶(攝影/黃志文)桂枝蒼耳子茶(攝影/黃志文)

 

【葛根辛夷花茶】

  • 材料:葛根6克、辛夷花2克、紫蘇葉6克。

  • 做法:用沸水將材料沖泡成茶飲服用,1天不超過600CC。

  • 說明:可舒緩脖子緊、鼻涕膿的不適。葛根有助於舒緩頸部的筋絡循環,辛夷花也是通鼻的專方,這道茶飲特別適合鼻炎較嚴重、合併有肩頸不適者。

 

葛根辛夷花茶(攝影/黃志文)葛根辛夷花茶(攝影/黃志文)

 

【芎菊飲】

  • 材料:川芎3克,菊花、桑葉各6克。

  • 做法:用沸水將材料沖泡成茶飲服用,1天不超過600CC。

  • 說明:適用於有頭痛、鼻涕膿者。

 

芎菊飲(攝影/黃志文)芎菊飲(攝影/黃志文)

秋天養生伸展操 氣喘過敏不再來

秋天養生伸展操 氣喘過敏不再來

──【秋季跟過敏掰掰】專題

https://youtube.com/watch?v=7_TE3y3qcRo%3Fautoplay%3D1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2年10月29日 16:45

時序入秋,很多民眾以為秋天涼風徐徐,好不痛快,但若不重視養生,小心容易引發氣喘過敏。為什麼氣溫變化容易造成過敏症狀發生?主要是秋天氣溫變冷、變乾,過敏體質者的皮膚黏膜或呼吸道原本就處於敏感狀態,受到季節交替、氣候改變的影響,於是使得各種過敏症狀紛紛出籠。

除了飲食調理,運動也是秋天養生重點之一,因為運動能通經活絡、滋肝補筋,強化氣血循環。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指出,伸展操可養生,每天花10分鐘,站起來動一動,掌握「秋收冬藏」、「秋高氣爽」、「秋虎發威」等3大招式,連續動作、反覆練習,不僅簡單易學,更可遠離氣喘過敏疾病威脅。(影音/攝影記者黃志文)

「秋收冬藏」

步驟:全身放輕鬆,站立或坐姿均可,雙手打開,呈保持愉悅心情,調整自然呼吸。之後,雙手環抱胸口,額頭朝內縮,反覆練習10次。

 

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示範,第一招「秋收冬藏」(攝影/黃志文)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示範,第一招「秋收冬藏」(攝影/黃志文)

 

「秋高氣爽」

步驟:雙手打開呈180度平行,慢慢向上高舉,抬頭仰望,雙肘上推時,重重出力吐氣,反覆練習10次。

 

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示範,第二招「秋高氣爽」(攝影/黃志文)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示範,第二招「秋高氣爽」(攝影/黃志文)

 

「秋虎發威」

步驟:站直雙腳打開如馬步,雙肘彎曲靠近腰部,停頓數秒,用力向前往外推,吸氣前雙掌張開,大喊「吼」一聲,用力吐氣,之後雙肘往後擺動上揚,調整呼吸,反覆練習即可。

 

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示範,第三招「秋虎發威」(攝影/黃志文)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示範,第三招「秋虎發威」(攝影/黃志文)

秋天舒緩鼻過敏 3個必勝穴道按摩

秋天舒緩鼻過敏 3個必勝穴道按摩

──【秋季跟過敏掰掰】專題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 2012年10月26日 17:14

「媽,你看哥哥每次過敏擤鼻涕的衛生紙都亂丟,好髒喔!」就讀小四的弟弟,當看到哥哥小銘因鼻過敏「哈啾」個不停,用過的衛生紙成堆彷彿1座小山,就急著告狀。媽媽雖然也擔心小銘,但想不到好的方法可以改善。直到給中醫看診後,醫師教了專治過敏性鼻炎的穴道按摩3招,小銘每天照著做,症狀立即舒緩不少。

 

秋天一到,過敏性鼻炎特別容易來敲門,一發作讓整天都受影響。(攝影/黃志文)秋天一到,過敏性鼻炎特別容易來敲門,一發作讓整天都受影響。(攝影/黃志文)

 

過敏性鼻炎通常是早上起床流鼻水、打噴嚏、鼻塞、眼睛四周皮膚癢、上顎癢,遇天冷或吹冷風時,則加重病情,尤其是在秋天來臨時,更容易讓過敏產生。中醫建議,早上起床時先喝熱開水,並且按摩鼻部的迎香穴、鼻通穴、合谷穴,再用溫水刷牙洗臉,保持肺經、督脈的溫暖,能有效舒緩鼻過敏的不適。

第1招:按摩迎香穴

迎香穴位於鼻翼外側,與鼻唇溝(鼻翼兩旁各有一道溝紋)的中點。按摩時,以雙手食指指尖,按壓穴道5秒,再用雙手食指指腹,向上、下推按鼻翼5秒,休息5秒鐘,左右各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鼻通穴與迎香穴示意圖。(攝影/黃志文)鼻通穴與迎香穴示意圖。(攝影/黃志文)

 

第2招:按摩鼻通穴

鼻通穴位於以食指指腹由迎香穴沿鼻唇溝,向著鼻翼的方向輕輕按摩,按摩盡處即鼻通穴,按到鼻通穴時約停留1秒放手,按到略有酸脹的感覺。每次按揉穴道10秒,休息5秒,按揉約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第3招:按摩合谷穴

合谷穴位於兩手手背虎口處,按摩時可以另一手的大拇指尖按壓,須注意因合谷穴的經絡是通往對側鼻翼,故左鼻塞要指壓右合谷,右鼻塞要按壓左合谷,就是中醫所的「左病治右,右病治左」。按揉穴道10秒,休息5秒,按揉約5分,每日早、晚各1次。

 

合谷穴示意圖。(攝影/黃子倫)合谷穴示意圖。(攝影/黃子倫)

 

另外,建議生活上應特別注意避免受冷的刺激,禁冷飲、冰水,為避免接觸過敏原為主要原則。也切勿過度疲勞或熬夜,儘量睡眠充足,才能有充足的體能跟過敏作戰。

脹氣吐奶!7成5寶寶腸胃不適

脹氣吐奶!7成5寶寶腸胃不適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2年11月14日 12:23

肚脹像青蛙、吐奶像豆花!統計發現,台灣超過7成5的寶寶有腹瀉、脹氣、溢吐奶等腸胃道不適應的問題。馬偕醫院小兒腸胃科醫師李宏昌表示,腸胃不耐受問題,大部分與寶寶體質,及對飲食成分消化不良有關。雖大部分的狀況可能在寶寶長大後好轉,但少數約5%的比例,仍可能會造成終生的影響。

 

幼童腹瀉肚脹情況高達7成5,醫師建議從改善飲食著手,平時可多按摩腹部。(圖片提供/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幼童腹瀉肚脹情況高達7成5,醫師建議從改善飲食著手,平時可多按摩腹部。(圖片提供/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

 

嬰幼童腹瀉該怎麼處理?

嬰幼兒成長階段,消化道是吸收營養素的重要器官,據統計,國內每4個寶寶中,就有3個曾出現因餵奶造成的腹瀉、溢吐奶、脹氣等腸胃不耐受現象。家長可能常會覺得6個月到3歲的孩子很容易出現腸炎、拉肚子的情況,這是因為腸道內來自母體的免疫球蛋白幾乎消耗殆盡,而自體免疫要到約2歲才會慢慢產生,所以這段時間就容易腹瀉。

若要改善腹瀉症狀,可應以腹瀉種類來進行不同改善法。如先天性缺乏蔗糖或乳糖酵素時,只要限制或去除食物中蔗糖,或乳糖含量即可得到改善。至於腸炎過後導致小腸黏膜破壞所產生的暫時性乳糖酶缺乏,或合併牛奶蛋白過敏時,治療上,可給予不含乳糖,和牛奶蛋白的特殊配方奶粉。

寶寶脹氣、吐溢奶怎麼辦?

臨床上,寶寶脹氣、吐溢奶情況常常可見。嚴重時嬰幼兒肚脹像青蛙、吐奶像豆花。若摒除疾病不論,常見的寶寶脹氣,多發生在配方奶寶寶身上,主要是母乳比配方奶好吸收,寶寶消化時產生的氣體較少,也容易排空,反之配方奶就需要花比較多時間消化,較常有空氣堆積在腹部的情形。

其次,比起親餵母乳的含乳方式,嘴唇要壓到乳腺又要使盡力氣吸,寶寶用奶瓶吸吮較不費力,容易喝太快或是同時吸入許多空氣,因此相對來說,喝配方奶的寶寶比較容易有脹氣、吐溢奶問題。

要改善脹氣、吐溢奶症狀,建議挑選適合寶寶體質的配方奶很重要。另除了拍嗝之外,媽咪也可以在家裡進行腹部按摩。為避免干擾孩子腸胃消化,按摩要在寶寶喝完奶1至2小時後進行較為適合。大約5至10分鐘即可,可以幫助腸胃道的消化,按摩頻率不需要太多,一天一次就很足夠。

響應「世界肺炎日」,提醒民眾儘速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及流感疫苗

肺炎是5歲以下兒童的頭號殺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每年有超過130萬兒童死於肺炎;世界衛生組織2008年研究指出,兒童因感染肺炎鏈球菌而死亡者約有33至53萬人。為提醒各界重視肺炎對兒童健康造成的嚴重威脅,全球對抗兒童肺炎聯盟(The Global Coalition against Child Pneumonia)特將11月12日定為「世界肺炎日」,該聯盟是由各國非營利組織、社會團體、學術機構、政府部門以及基金會所組成。疾病管制局提醒,要預防肺炎,最方便有效的方法就是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及流感疫苗。
由於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後,會造成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嚴重合併症,且可能殘留後遺症。依據疾病管制局2008年至2011年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監測資料顯示,5歲以下幼兒及65歲以上長者為兩大高感染族群,幼兒又以2至5歲為最多,每年約98至159人感染,其中1至5人死亡 (致死率約2.7%),而75歲以上長者每年約126至189人感染,其中36至63人死亡(致死率約28.1%)。
根據國內學者最近利用我國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同時接種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和只接種流感疫苗的民眾比較,可顯著降低死亡率(相對危險為只接種流感疫苗之74%);因肺炎、流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吸道疾病及鬱血性心臟病住院之危險也僅為只接種流感疫苗之77%;另外更可減少13%的住院費用,顯示同時接種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得到更好的效益。
為減少國內幼童及老人因感染肺炎鏈球菌導致肺炎或是嚴重併發症的機率,疾病管制局已針對5歲以下高危險群、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及99年以後出生且設籍山地離島偏遠地區幼兒,實施公費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並預定於明(102)年擴及2歲至5歲全部幼兒。且該局今年持續推動由台塑企業王詹樣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捐贈之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給75歲以上(民國26年以前出生)長者接種,該局提醒符合上述接種條件的民眾,如未曾接種該項疫苗,可與流感疫苗同時接種。近日天氣開始轉冷,老人、小孩感染流感容易併發嚴重肺炎,該局呼籲儘快接種肺炎及流感疫苗,及早獲得保護力。民眾如有疫苗接種相關疑問,歡迎至該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