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0多歲老婦人因慢性結膜炎看診,點了一星期的眼藥水後,卻愈不舒服,眼睛不僅刺痛,還伴隨異物感,直覺是藥水品質不好,回醫院複診後,才發現原來是點眼藥水方式不正確,造成角膜刮傷、破皮!
台北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廖昶斌表示,臨床上常有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因點眼藥水後不適上門求診,排除因體質造成的藥物過敏和不舒服,部分原因多是點眼藥水方式不正確,造成角膜受傷。
這名老婦人上門求診時表示,點眼藥水時眼睛會有刺痛感,初步檢查角膜有些微刮傷、破皮,請婦人示範點眼藥水方法,才發現婦人習慣以單手,將藥瓶靠在眼眶旁,又怕滴不準,藥水頭來來回回移動,因此刮傷角膜。
這名婦人所幸發現得早,約休息一周角膜傷口就自行癒合,但若拖延發生感染,角膜恐潰爛。
廖昶斌說,很多民眾常怕眼藥水點不進去,多點幾滴,但眼睛空間有限,藥水溢出造成浪費,還不至於對眼睛有多大影響,若直接將藥水近距離靠在眼周,一旦不慎易造成角膜破皮,若此時眼藥水頭不慎被病原菌汙染,還恐愈點愈糟。
廖昶斌提醒,點眼藥水正確做法,應採坐姿,第1步:頭先向後仰、眼睛往上看;第2步:以慣用手拿眼藥水,沒拿藥水的手的食指及中指併攏一起拉下眼皮;第3步:將拿藥水瓶的手靠在拉下眼皮的手背上點眼藥水。
廖昶斌說,很多民眾習慣用食指和中指上下拉開眼眶,滴眼藥水,但另一手易因懸空,無法穩定和眼睛保持一定距離;以正確方式,將手靠在手背上,此時眼藥水和眼睛距離不至於太遠,更能避免藥水滴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