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喉炎症狀一般不嚴重而不妨礙日常生活,會有喉嚨痛和發燒,有些則會合併出現咳嗽、流鼻水、打噴嚏、頸部淋巴結腫大。至於嚴重的,也偶爾會有進食和呼吸困難。因絕大部分為病毒引起(70%),有些較輕微的如「鼻病毒」,或「冠狀病毒」,感染後一~三天會產生症狀,發燒的現象較輕微,大多數的症狀大約在第二、三天就解除,30% 的病人會合併咳嗽。至於嚴重的病毒感染常見的包括腺病毒、腸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副流行性感冒病毒。這些病毒引起的鼻子症狀通常較輕,但較常有高燒現象且持續比較久,一般病程約七至十天,病毒而引致的急性咽炎都是可以自然痊癒的。
細菌性咽喉炎部份,最重要的致病菌為鏈球菌及白喉桿菌。白喉桿菌在台灣因施打三合一疫苗,目前已很少見。有的致病菌會有全身性的影響,而導致較嚴重後遺症。例如A族鏈球菌引起的扁桃腺炎,若沒有妥善處理有可能造成『猩紅熱』、風濕熱,甚至影響心臟、腎臟導致風濕性心臟病、腎絲球腎炎,有些細菌則會有其他部位的化膿性感染,像是淋巴腺炎、扁桃腺周圍形成膿瘍、深頸部蜂窩性組織炎或膿瘍、甚至血液感染造成敗血症而危及生命。
咽喉炎的診斷方式–『眼見為憑』– 目視咽喉淋巴組織的狀況。醫師的主要責任是分區到底是細菌性感染或病毒性感染、及有無其他併發症產生。通常細菌性疾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而病毒性則不需要。所以,當臨床症狀及局部表現不易區分時,有時會去採取咽喉的分泌物做病原體的檢測,例如細菌或病毒培養,來確定致病的病原體。
大量飲水、服食適量止痛藥片來減輕疼痛、退熱,多休息,是治療的主要方法。戒吃刺激、辛辣的食物,不要抽煙或至少暫停吸煙,因吸煙常會使得喉嚨痛的症狀加劇或時間延長。如有細菌感染,醫生會給患者服食抗生素治療。療程可以三天至七天不等。如果是A族鏈球菌引起的扁桃腺炎,則必須持續十天才能根治,以免留下後遺症。
無論是喉嚨發炎或是扁桃腺發炎都是飛沫或密切接觸而傳染,最佳的預防策略就是多洗手,盡量不要挖鼻孔、揉眼睛、吃手指及亂吃亂咬東西。過去在腸病毒流行期間,由於洗手的大力提倡,不僅腸病毒疫情得到控制,連帶所有的呼吸道傳染病都明顯減少了,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