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學年度第一學期「父母即時通」家長成長系列講座(第一場0929徐麗賢講師)

 

IMG_2528IMG_2529IMG_2531IMG_2532IMG_2536IMG_2538IMG_2540IMG_2564IMG_2567IMG_2584IMG_2591IMG_2592讓親子心更靠近~重建親子溝通模式 徐麗賢

◎親子溝通的重要

建立和改善家人關係相當重要的一環

化解摩擦、衝突與誤解的鑰匙

避免孩子迷失人生方向

建立家庭幸福的基石

◎親子間常見的錯誤溝通

   不恰當的非語言溝通行為

    →彼此眼神的接觸很少→臉部沒有表情→聲音很平淡

   不恰當的語言溝通行為

      →模糊的溝通→過份概括化的陳述

   語言和非語言的訊息不一致

◎溝通障礙的導火線

一、命令、指揮、支配

二、警告、威脅:

三、批評、斥責

四、譏諷、挖苦、羞辱:

五、盤問、審問:

六、訓誡、教條、矛盾:

七、否定、拒絕、疏離:

八、比較、討債:

九、自以為是

   十、

 

◎不良的溝通的後果

1.習慣做一個”有耳無嘴”的角色

2.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惹事

3.挫敗感:過去與父母或家人溝通失敗經驗太多

4.保護某人:怕傷及他人

5.不相信溝通會有結果

親子溝通的要素

一、自我察覺

二、傾聽往往比「說什麼」更重要

三、尊重彼此的感覺和想法

 

一、自我察覺

   父母清楚自己此刻正在經驗的內在過程:

情緒、欲望如「我聽到他這樣不感恩,感到難過。」

清楚自己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想到什麼、說什麼、感受到什麼如(我看到他低頭不語,也聽到自己呼吸的急促聲,想到從過去一直到現在,父子間的談話都是如此,我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

我如何解釋所接收到的訊息?(他怕我嗎?不願意開口嗎?或是其他的原因?我應該問一問)

我有什麼情感的反應?我所感受的情緒有那些?(感到挫折,無力,不知如何能改變這種父子關係?何時能改變?)

我要完成的是什麼(目標)?我要什麼?(“我要他談他內心的話”)

我正在做什麼—-語言及非語言?(我責備他,他卻不開口,我怒視著他;他低著頭,搓著手)

我所做的,能幫助我得到我所要的嗎?(不能)  還有哪些其他的做法?(我聲音可以柔和些,再給他一點時間)

 

二、傾聽往往比「說什麼」更重要

   (一)用身體語言傳達:

   (二)用心了解對方所傳遞的訊息:

   (三)察覺自己內在的訊息:

   (四)有傳達訊息的能力:

 

三、尊重彼此的感覺和想法

    (一)暫時放下大人主觀的想法:

(二)引導孩子表達真正的感受:

(三)歸納、試探、回應:

   (四)待孩子進一步澄清與傾訴:

(五)相輔的溝通:

   (六)建設性的合作思考:  

 

◎、親子溝通的原則

一、不要用言語或肢體攻擊孩子。

二、對正向的行為表達出正向的情感。

三、對特殊的行為改變做正向的要求:

四、了解對方的原意要求重要的,忽略次要的。

五、要求要具體 

六、期望及要求應合理

七、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顧及他的自尊及面子)

八、有降低緊張﹑對立﹑衝突的能力

九、會做收尾的工作。

十、開闢多元化的溝通管道

 

、贏得孩子溝通及合作的秘訣

一、尊重他,多聽他()說一點,臉色好一點,微笑露一點

     二、面子給一點,原諒並忘記他以前的過失。

三、聲音柔一點,脾氣小一點,

                如果你錯了,向他認錯道歉。

四、讚美賞一點對他有合理期望(合理的時間,合理的表現)

五、責備少一點,親子目標一致,形成合夥關係(teamwork),如此才是盟友。

六、幽默加一點,耐心多一點,注意其心理反應,成功的經驗具鼓勵性。

◎、親子如何爭吵:

   一、著重在表達自己而非攻擊批評對方

   二、著重眼前目標而非過去舊帳

   三、著重大目標而非小細節

<p style="line-height: normal; text-indent: -18pt; margin: 0cm 0cm 0pt 36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