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立凱旋國民中學校外教學活動實施計畫

一、依據:本校101學年度上學期行事曆辦理。

二、目的:為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活化課本知識,並結合環境、歷史及國

          防教育,增進學生生活體驗,特舉辦本次校外教學活動。

三、辦理時間:101年10月26日(五)

四、校外教學地點:淡水十三行博物館、紅毛城、淡水老街。

[@more@]五、參與成員:本校八年級學生以及相關隨隊教師、行政人員。

六、各班領隊:由各班導師擔任。

七、帶隊教師之課務:擔任領隊之主任、主辦行政人員、班級導師以及科

    任教師之課務均以公假棑代辦理。

八、行程規劃:

時間

活動

07:30

學校集合

07:45-10:00

出發-國道五號-十三行博物館

10:00-11:30

十三行博物館

(分組導覽參觀)

11:30-13:00

淡水老街(午餐餐盒於車上發放)

13:00-14:30

紅毛城

14:30-16:30

紅毛城-國道五號-返家

九、費用規畫:此次校外教學總計費用71340元,其中學生每人收費400 

              元,178人共計收費71200元;不足部分140元擬請家長會補

              助。費用項目如下: 

項次

項  目

次數

數量

單價

小計

1 

43人座遊覽車車資

1

6

11,000 

66,000 

2 

旅責險保險200萬意外+20萬醫療(學生)

1

178

30 

5340

合計

新台幣 元整

71340

    十、當日午餐:由學校營養午餐餐費購買餐盒。

十一、學生參觀完畢後,須完成校外教學作業學習單一張,填寫優良者將

      給予榮譽卡五點以茲鼓勵。

十二、注意事項:

  1.此為學校正式課程,原則上每位同學皆須參加,若不克參加者,須先

    行向學校請事假,並由家長自行負責學生的去向及安全。    

  2.服儀規定:學生統一穿著運動服,其他服儀一律比照校內標準。

  3.學生攜帶物品:健保卡、適度零錢、零食、雨傘、個人藥品。手機、

                  MP3、相機開放使用(但集合時禁止)。

                  可背自己的背包。

  4.學生需以小組行動,並注意校方宣布的集合時間與地點。

  5.維護各公共場所、廁所之整潔。不可攀折花木、踐踏草皮或有損校譽 

    之行為表現。

  6.注意上車秩序,依序上下,勿站立喧嘩,頭手不伸出車外。行車途中

    切勿站立或隨意走動以維護安全。

  7.注飲食衛生,勿亂買零食。

  8.指定專車專人攜帶急救箱,並轉知各師以便應急。

  9.學生若遇任何狀況,須隨時與師長聯絡,不得擅自離開園區。

  10.各帶隊老師應攜帶學生名冊等用品備用。

  11.各帶隊教師應負責處理偶發事件,有突發意外狀況應協調各隨行教師

     妥為處理,並迅速與學校聯絡。

十二、本計畫陳請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宜蘭縣立凱旋國中綜合活動課程教學講義

壹、課程內容:校園地震避難掩護應變課程 參考資料來源:內政部、教育部

貳、情境:搖晃劇烈、站立不穩,行動困難,幾乎所有學生會感到驚嚇恐慌

         、高處物品掉落,傢俱、書櫃移位、搖晃,甚或翻倒。

[@more@]一、學生在教室或其他室內:(如圖書館、社團教室、福利社、餐廳等)

(一)保持冷靜,立即就地避難。

1.就地避難的最重要原則就是保護頭部及身體,避難的地點優先選擇如下:

(1)桌子下。

(2)柱子旁。

(3)水泥牆壁邊。

2.避免選擇之地點:

(1)窗戶旁。

(2)電燈、吊扇、投影機下。

(3)未經固定的書櫃、掃地櫃、電視、蒸便當箱、冰箱或飲水機旁或貨物櫃旁(下)。

(4)建物橫樑、黑板、公布欄下。

3.躲在桌下時,應以雙手握住桌腳,如此當地震發生時,可隨地面移動,並形成屏障防護電燈、吊扇或天花板、水泥碎片等掉落的傷害。

4.地震避難掩護三要領:蹲下、找掩護、抓住桌腳,直到地震結束。

(二)當地震稍歇時,應聽從師長指示,依平時規劃之緊急避難疏散路線,進行避難疏散。注意事項如下:

1.可以用頭套、較輕的書包、補習袋或書本保護頭部,並依規劃路線避難。

2.遵守不語、不跑、不推三不原則:喧嘩、跑步,易引起慌亂、推擠,或造成意外,災時需冷靜應變,才能有效疏散。

3.避難疏散路線規劃,應避開修建中或老舊的建物或走廊,並考量學生同時疏散流量,使疏散動線順暢,另外要特別協助低年級及身障學生之避難疏散。

(三) 抵達操場(或其他安全疏散地點)後,各班導師應確實點名,確保每位同學皆已至安全地點,並安撫學生情緒。

※特別注意事項:

(一)低年級學生或資源班學生應由專人引導或由鄰近老師負責帶領。

(二)在實驗室、實驗工廠或廚房,應立即保護頭頸部並關閉火源、電源,儘速打開大門進行疏散避難。

(三)在游泳池應即離開泳池上岸躲在柱子旁或水泥牆壁邊,避開燈具、窗戶等,等搖晃停止後再行疏散避難。

(四)如在大型體育館、演講廳或視聽教室,應先躲在座位下並保護頭頸部,等搖晃停止後再行疏散避難。

(五)在建築物內需以防災頭套或書包保護頭部,但當離開建築物到空曠地後,可不必再以書包保護頭部,以利行動。

二、學生在室外:

(一)保持冷靜,立即就地避難。

1.在走廊,應立即蹲下,保護頭部,並注意是否有掉落物,當地震稍歇,可行動時應立即疏散至空地,或避難疏散地點。

2.在操場,應立即蹲下,注意籃球架,當地震稍歇,可行動時應立即疏散至空地,或避難疏散地點。

3. 千萬不要觸及掉落的電線。

(二)抵達操場(或其他安全疏散地點)後,各班導師應確實點名,確保每位同學皆已至安全地點,並安撫學生情緒。

三、防災頭套及家庭防災卡填寫:

防災頭套規格

大小40cmx27cmx6cm,材質表布為平織布,內充約3cm厚度之鋪棉,有透氣口,鬆緊帶以及掛鉤

防災卡縫於頭套內側

10cmx7cm一般可書寫之充皮布(塑膠材質)

註1:待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1919急難通訊平台計畫」建置完成後,將增加全國1919語音留言電話號碼及http://www.web1919.tw 網路留言板。

註2:災民收容所(緊急安置所)的地址電話,可經由「縣市地區災害防救計畫」(縣市消防局)中取得,若有困難,可先不填寫,但災中應留意政府的宣佈 。

註3:大規模災害發生時,交通、通訊往往相當混亂且可能中斷,家庭成員的團聚,變得急迫卻又困難,平時透過家長、學童的共同參與討論及填寫『家庭防災卡』,並攜帶於身上或書包,便於災時家庭團聚及聯絡。過去重大災害發生時,家人互相找尋的困難,便凸顯了『家庭防災卡』的重要性。

註4:更因家庭成員的互動及參與防災教育,讓防災意識向下扎根,培養良好的防救災知識及態度,在臺灣颱風與地震災害潛勢相當高的情況下,確有其必要性。學校於開學之初,即將「家庭防災卡」以連絡單的方式,由學生攜回家,與家長共同填寫,每個家庭有自己個別的內容,平常攜帶於書包、鉛筆盒、身上等

宜蘭縣立凱旋國民中學一百學年度國防教育才藝競賽得獎名單

一、徵文組

獎項

班級

姓名

獎勵

第一名

803 

陳以芩

嘉獎二次

第二名

806 

林姿儀

嘉獎一次

佳作

804 

陳怡琳

榮譽卡五點

佳作

801 

李淑晴

榮譽卡五點

佳作

802 

李沛瑜

榮譽卡五點

[@more@]二、書法

獎項

班級

姓名

獎勵

第一名

806 

林靜玲

嘉獎二次

第二名

703 

彭鈺翔

嘉獎一次

第二名

701 

朱佩鈞

嘉獎一次

佳作

706 

張郁晨

榮譽卡五點

佳作

702 

李俊彥

榮譽卡五點

佳作

704 

黃信嘉

榮譽卡五點

三、海報

獎項

班級

姓名

獎勵

第一名

803 

林融駿

嘉獎二次

803 

楊慶鵬

803 

陳奕儒

804 

汪忞璿

第二名

801 

呂少宇

嘉獎一次

801 

黃宥霖

806 

鍾煜杰

806 

陳偉

806 

李軍翰

佳作

803 

李承硯

榮譽卡五點

804 

高敏瑄

804 

江政倫

805 

林子騏

佳作

801 

李旻軒

榮譽卡五點

806 

邱峻翔

806 

游凱亦

宜蘭縣立凱旋國民中學一百學年度國防教育才藝競賽要點

壹、目的

  一、落實全民國防教育、提昇全民國防危機意識,並體認

      「全民國防」之重要性。

  二、增進學生國防知識及防衛國家意識,健全國防發展,

      確保國家安全。

  三、將國防教育融入教學及生活課程,以充實學生生活經

      驗,並增進生活技能。

[@more@]貳、活動主題

    全民國防教育徵文、書法及海報比賽。

参、比賽辦法:

  一、徵文:國中組1000字左右,請用有格稿紙中文書寫或

            以電腦標楷體14號字繕打並用A4紙張大小列

                        印,文中引用或參考他人作品處,應附註載

            明。

  二、書法:書法紙張大小以28格比賽用紙【手工宣紙】,

            紙幅約35cm×66cm,作品需落款(落款包括校

            名、年級、姓名),內容依據主題範圍自由創

            作。

  三、海報:全開書面紙大小為限,顏料(水彩、蠟筆、彩

            色筆)皆可, 每件作品以不超過六人創作為

            原則,海報作品內不得直接署名

肆、參加對象:

  一、徵文:八年級每班至少一人參加。

  二、書法:七年級每班至少一人參加。

  三、海報:自由組隊參加。

伍、報名辦法:

  一、報名起止日期:自即日起至101年4月25日止。

  二、海報紙及宣紙由學務處提供,請利用課餘時間進行。

  三、稿件送交方式:於報名截止前將作品送交生教組。

陸、錄取名額獎勵:

  一、各項競賽取前二名,佳作若干名。

  二、獎勵:第一名記嘉獎二次、獎狀一紙,第二名記嘉獎

            一次、獎狀一紙,佳作頒發獎狀一紙,榮譽卡

            五點。

  三、參賽作品不予退還,將擇優送宜蘭縣教育處全民國防

      教育競賽。

  四、作品不得抄襲他人,如被舉發則取消資格。

柒、本要點呈校長核可後公佈實施,修正時亦同。

二年級 社會領域-歷史 教學活動設計

壹、單元名稱:第三單元 近代中國的劇變 第5章 第四節 中日八年抗戰

貳、學習目標:

1.了解抗戰前後的國內外形勢發展

2.了解中日戰爭的爆發、經過與結果

3.掌握中日雙方的戰術。

4.了解中日戰爭對中華民國的影響與意義

5.評價國家在面臨內外交迫時,全民團結的重要性

6.體認國際支援的重要性

7.體會國家在內憂外患交侵時的困窘

8.感受戰爭的艱辛及對人民生活的影響

[@more@]參、教學內容:

中日戰爭

一、引起動機

1.提問

(1)詢問學生對日本人的印象如何?有沒有聽過自中國來台的老兵談起日本人?他們對日本的印象如何?

(2)請問學生有沒有聽過南京大屠殺的內容?在觀看相關報導、照片後,有何感想?

2.歌曲MV欣賞: 1937 作詞作曲:黃立成

3.剪輯電影片段欣賞: 南京!南京! (2009)導演: 陸川 編劇: 陸川1937。

葉問(2008) 導演:葉偉信。

4.講述

(1)七七事變的爆發,蔣中正宣部全面抗日。

(2)中日雙方的戰略。

(3)淞滬會戰經過。

(4)南京大屠殺以及汪兆銘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5)國民政府後撤重慶。

(6)日本偷襲珍珠港,使中國不再獨立作戰,逐漸獲得外國援助。

(7)中英美簽訂平等新約與開羅會議。

(8)雅爾達會議與日本投降。

5.讀圖

(1)配合圖照,說明中國軍隊在八一三松滬會戰英勇抗日的事蹟與歷史意義。

(2)配合圖照,說明南京大屠殺期間日本人的暴行。

(3)配合圖照,說明開羅會議時的過程與意義。

二、教學重點強調

1.中國一致抗日,使日本更積極製造事端,七七事變終於引發了中國全面抗戰。

2.抗戰初期,中國雖然軍備武器落後,卻能以堅強的戰鬥意志,以及利用「空間換取時間」戰術,粉碎日本「三月亡華」的野心。

3.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後,日軍進行南京大屠殺,又扶植汪兆銘在南京成立南京政府,企圖分化中國。

4.民國30年,日本偷襲珍珠港,迫使美國加入二次大戰,扭轉戰局。

5.雅爾達會議是同盟國為求蘇軍加入亞洲戰場而出賣中國,讓蘇聯趁機提出苛刻條件。其內容對於中國的前途和戰後世界的命運,有重大

的損害與影響。

6.美國為了盡早結束戰爭,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後,日本投降,結束中國的八年抗戰。

7.日本政府曾刻意隱瞞南京大屠殺的事實,甚至篡改史實,我們應體悟歷史的教訓,不是要挑起舊恨新仇,而是要避免再重蹈覆轍。

肆、教學時間:三節課

伍、相關能力指標:

2-3-3 瞭解今昔中國、亞洲和世界的主要文化特色。

2-4-2 認識中國歷史(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的發展過程。

2-4-3 認識世界歷史(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的發展過程。

2-4-4 瞭解今昔臺灣、中國、亞洲、世界的互動關係。

2-4-5 比較人們因時代、處境與角色的不同,所做的歷史解釋的多元性。

2-4-6 瞭解並描述歷史演變的多重因果關係。

6-4-1 以我國為例,瞭解權力和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型態等如何相互影響。

9-4-3 探討不同文化背景者在闡釋經驗、對待事物和表達方式等方面的差異,並能欣賞文化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