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2014天文年鑑來囉!

天文年鑑是一本天文愛好者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更適合對天文有興趣的愛好者作為學習認識天文學的寶典。本書依據國際主要研究機構發佈預報之年度重要天象事件,太陽系星體升沒時間位置、常用天文常數與星表等資料選輯編印;俾便提供各界參考,以為本館推廣天文之社會教育目標。

2014年鑑內容:

  part01–2014曆象表.pdf
  part02–2014各月天象表.pdf
  part03–2014太陽表.pdf
  part04–2014月球表.pdf
  part05–2014行星表圖.pdf
  part06–2014日月食.pdf
  part07–2014流星雨表.pdf
  part08–2014彗星表.pdf
  part09–2014天文常數、日月行星與太陽系天體數據.pdf
  part10–2014星座恆星星團星雲星系表.pdf

資料來源: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檔案下載區/天文年鑑/

 

對天文觀測有興趣的老師、同學可以留意一下唷!

今年全球發生 2次日食與 2次月食。
2次日食 為 4月 29 日日環食 與 10月 23日日偏食, 兩次臺灣均不能得見。
2次月食為 4月 15 日月全食與 10 月 8日月全食, 臺灣地區 均只能見月出帶食。
另外,流星雨也有值得期待的!

氣象:認識”海上颱風警報”及”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今年(100年)暑假期間幾乎沒有颱風侵襲台灣,不知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因為沒有颱風,少了天災自然是好;但是少了颱風帶來的雨水,許多縣市將可能面臨缺水限水的窘境……。

每每當颱風來襲時,學生們期盼能意外賺到颱風假,但是因為現在的氣象觀測系統已十分發達,我們對於迢迢千里之外的天氣變化也能觀測掌握,在大家早知道會有颱風來襲,可是卻還遲遲盼不到,究竟到底颱風什麼時候來呢?是否真的會經過我們台灣呢?
[@more@]
其實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有一套標準來發佈颱風警報:

一、海上颱風警報:
    預測颱風的七級風暴風範圍可能侵襲台灣或金門、馬袓100公里以內海域時之前24小時,即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之後每隔3小時發布一次,必要時得加發之。
二、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預測颱風的七級風暴風範圍可能侵襲台灣或金門、馬袓陸上時之前18小時,即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之後每隔1小時發布一次,必要時得加發之。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V7/eservice/docs/overview/forecast_web/typhoon/seatyp.htm
http://www.cwb.gov.tw/V7/eservice/docs/overview/forecast_web/typhoon/landtyp.htm

氣象:認識”豪大雨特報”

100年10月3日(一)因為豪大雨,宜蘭縣當天下午停班停課。
我們就來認識一下”豪大雨”吧!

「大雨」與「豪雨」定義如下:
一、 大雨 (heavy rain): 
    指24小時累積雨量達50毫米以上,且其中至少有1小時雨量達15毫米以上之降雨現象。
 
二、 豪雨 (extremely heavy rain): 
    指24小時累積雨量達130毫米以上之降雨現象。
    若24小時累積雨量達200毫米以上稱之為大豪雨(torrential rain);
    24小時累積雨量達350毫米以上稱之為超大豪雨(extremely torrential rain)。
[@more@]
如果想隨時掌握雨量,可以到 中央氣象局首頁/觀測/雨量觀測,(http://www.cwb.gov.tw/V7/observe/rainfall/hk.htm)就可隨時查詢。
例如:100年10月10日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http://www.cwb.gov.tw/V7/eservice/docs/overview/forecast_web/sudden/hvrain.htm

太空垃圾爆滿 繞著地球跑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週四(9/01)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自人類開展太空時代五十四年以來,太空中的垃圾數量已經達到臨界點,也就是垃圾多到能在軌道不斷相撞,而且一撞還會產生更多碎片。研究報告呼籲,各國應該協助清理太空垃圾,以免撞擊到繞行地球的一千個人造衛星,或甚至和太空船相撞。

太空中光是可以用雷達追蹤的大型太空垃圾,就多達兩萬兩千個,其他體積較小的太空垃圾更是多不勝數。太空垃圾包括報廢或故障的人造衛星,發射火箭時的推進器與其他零件。眾多太空垃圾以兩萬八千一百六十四公里的時速繞著地球飛行,對人造衛星和太空船都是莫大威脅。今年六月,就有一塊太空垃圾,差點撞到國際太空站,迫使太空站的六名太空人逃到救生艙避難。

根據衛星產業協會資料顯示,目前繞行地球的人造衛星約有一千個,用於商業、軍事、民生等用途,人造衛星產業每年營收高達一千六百八十億美元。

美國航太總署(NASA)科學家表示,近四年來曾有兩次重大事件讓太空垃圾數量加倍,抹殺了過去二十五年來控制太空垃圾數量的一切努力。先是二○○七年,中國發動反衛星導彈實驗,發射導彈,摧毀報廢的風雲一號衛星,產生多達十五萬個大於一公分的碎片,還有三千一百一十八個地球雷達能偵測到的大垃圾。第二起事件發生在二○○九年,美國一枚民用通訊銥衛星和俄羅斯一枚報廢衛星在西伯利亞上空相撞,產生數千件太空垃圾,這也是全球第一次的衛星相撞事件。  (2011/09/03 04:21)

又有一顆小行星掠過 不會撞地球

美國太空總署下屬噴氣推進實驗室11日發佈消息稱,一顆小行星將於美國東部時間12日6時50分(北京時間18時50分),與地球「擦肩而過」,但不會對地球造成任何威脅。
[@more@]
新華社報導,此前有兩顆小行星於9月8日剛剛安全地飛掠地球。噴氣推進實驗室表示,12日將近距離飛掠地球的這顆小行星編號為2010 TD54,僅有一輛小轎車那麼大。它最近時距離地球表面大約為4.5萬公里。整個飛掠過程中,這顆小行星「撞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

這顆小行星是美國「卡塔利娜巡天系統」望遠鏡在10月9日的例行巡天監測中新發現的。據估算,它直徑僅約5至10米,屬於小個頭近地天體。

據噴氣推進實驗室提供的數據,太空中約有3000萬顆近地小行星未被發現。平均每天都會有一顆直徑5米的小行星進入地月系統內。而平均每兩年,就會有一顆小行星撞入地球大氣層。類似2010 TD54這樣大小的小行星,即便進入地球大氣層,也很快會在大氣中焚燒殆盡,不會對地球表面造成任何破壞。(2010/10/13 01:08)

2010日偏食

日食的成因:
當農曆初一前後的朔月時期,月球運轉至太陽和地球的中間,日、月、地三者可能恰巧排成一直線,則此時月球的影子,就可能投射在地球上,造成地球上日食的景象!
當月球只能遮住了一部分的太陽,而無法整個遮住時,就產生了「日偏食」。

[@more@]
2010.01.15台灣日偏食紀錄影片:20100115日偏食.wmv
影片來源:宜蘭國小李守仁老師提供

關於各種日月食的成因說明可參考: 日月食成因.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