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別人,其實也是在幫自己
有一隻老鼠看到農夫買了一個捕鼠器,連忙逃到院子裡,驚恐的對其他動物說:「房子裡有一個捕鼠器!」 公雞聽了 只是咯咯叫: 「這是一個與你有關的墳墓,對我不重要,它不困擾我。
豬同情的說:「我愛莫能助,但會為你祈禱。」
老鼠轉向牛,牛很淡定:「我很遺憾,但這與我無關,因它動不了我一根汗毛。」
沒有動物要幫牠出主意,老鼠垂頭喪氣的回到屋裡,很沮喪的面對捕鼠器。
一晚,捕鼠器捉到獵物,農夫太太匆忙去看,因為很暗,沒注意捕鼠器抓到的是一條毒蛇,結果手臂被咬了,農夫趕緊送她到醫院治療。為了妻子,農夫宰了雞,燉雞湯給她喝,但太太仍沒好轉;為了餵飽來照顧太太的鄰居,農民又宰了豬;幾天後,太太病情惡化過世,許多人來參加葬禮,於是農夫又宰了牛,款待親友。
有些事情表面看似無關,卻可能呈現始料未及的結果。
這則寓言中,捕鼠器下的犧牲者,最後竟是八竿子打不著的 雞、豬和牛!
生活在地球村,我們是命運共同體,不要以為與自己不相干而冷眼旁觀,
對周遭的人、事、物多關心一點,多付出一點,小小的改變,就可能影響後續發展,幫助別人,其實也在幫自己。
在取得之前,先學會付出
有一群人在沙漠行走了數天,途中遇到暴風沙。一陣狂沙吹過之後,他們已認不的方向。正當快撐不住時,突然,他們發現了一幢廢棄的小木屋。他們拖著疲憊的腳步走進小木屋。
就在他們幾近絕望的走到屋角,卻意外的發現了一座廢棄水井,於是興奮的上前汲水,然而任憑他們怎麼汲水,也取不出半滴水來。他們頹然坐地,卻看見廢棄水井旁,有一個小桶子,桶子貼了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你必須先用水澆灌水井中的綠草才能汲水!並且不要忘了,在你離開前,請再將水裝滿!」他們打開蓋子,發現小桶子果然裝滿了水!
歡喜之餘,他們的內心開始交戰著…,如果自私點,只要將小桶子裡的水喝掉,他們就不會渴死,就能活著走出這間屋子!如果照紙條做,把小桶子裡唯一的水,倒入水井中澆灌綠草,萬一水一去不回,他們就會渴死在這地方了。「到底要不要冒險?」最後,他們決定把小桶子裡唯一的水,全部倒入,看起來已經枯竭的綠草竟逐漸復活,水井中綠草的復活引動了水的出口。水井真的慢慢湧出水來!他們將水喝足後,把小桶子裝滿水,喜悅的離開小木屋。
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進一步考慮別人,「在取得之前,先學會付出」,因為學會付出,才能真正體會擁有的喜悅,也為自己種植福田,更為下一位沙漠造訪者留下生存的機會。
感動服務(一)
有名老太太一直是某大型知名連鎖理髮店的忠實顧客,也許是這家分店讓她感動很溫馨,不只是單純的整理頭髮,而是他在那邊感覺的被關懷、被注重的感覺,
有一天店長在幫他整理頭髮時,可能是看到他頭髮已經日漸稀疏、也可能是看見婆婆老態龍鍾,走路已經出現困難了,於是店長做了一個決定。他開口向老婆婆說:「明天開始你不要來了!」
老婆婆當場愣住,覺得難過、驚訝、不解,也許是她對這家分店的信任以及依賴,她問店長為什麼要這樣子對她,
那店長注視著婆婆,接著向她說:嘸啦!我是說,以後你不用走來這了啦!我去你家幫婆婆洗頭髮啊!
沒想到,從那天開始,店長果真一週兩天,都定時的到老太太家裡幫她洗洗頭、陪她聊聊天。這一做,就是半年。
半年過後,老太太因為癌症過世了,當他的兒子聽到惡耗從美國飛回來時,赫然發現他母親的遺書裡有一句讓他淚流滿面的話
〝感謝老天爺!在我生命結束之際,多給了我一個女兒〞
甚至他住的房子,都要送給那個店長,那個願意聆聽她、關心她、陪伴她直到生命末了的那位店長。
感覺店長所付出的已經超越了賺錢的層次,是完全不計較成本的付出了,台灣需不需要這些人?
感動服務不分任何行業、職等、位階。即便你是學生,感動服務也可以出現在生活的每個角落。付出會使你富有。而計較,則會使你陷入經濟上與精神上的永遠貧窮。
感動服務(二)
就在上個禮拜,我到學校附近一家新開的火鍋店,有一名年紀約七八十歲的老太太正在詢問店員每個火鍋配料及味道的差別。那當然,老人總會有些堅持,她不斷地問著店員:好吃嗎?好吃嗎?店員則是不願其煩的向她解釋口味她的話語完全沒有任何的不耐煩。
我與我朋友吃了一段時間,我觀察到老婆婆已經吃完了,準備買單離去店員看到老婆婆吃完了準備結帳時就過來,她先詢問了老婆婆吃得習不習慣,味道還可以嗎?
接著她做了一個另我和朋友都感動到不行的動作,她抽一了一張衛生紙,細心的幫老婆婆擦去嘴角的殘渣,直到確定嘴唇都乾淨了,她幫老婆婆穿上外套,並與叮嚀:今天揪冷喔!瞴通著涼了!
感動服務(三)
有天有一對夫妻來到某房屋仲介公司,希望看看有無中意的房子,於是一名業務員小吳,就帶著那對夫妻去看了許多房子。
過程中,那對夫妻一直不是很滿意今天所看的房子,覺得房子太大了,但他們並沒有孩子,兩個人住那麼大間的屋子,感覺怪孤單的。
夫妻決定要回家再商量、思考一下,小吳也報以笑容對著他們說:「沒關係!多考慮,不一定要買我的房子,住的舒服就好。」
回家後,小吳認真回想著今天的事。但小吳想的其實不是房子為何賣不掉、如果可以成交這個月業績獎金就有著落了……這類的事。小吳認真想著的其實是那對夫妻無意間說的一句話「…我們又沒有小孩…」。於是,小吳想為那對夫妻做一件事,做一件能感動那對夫妻的事。
幾天後,小吳買了個蛋糕,親自登門拜訪那對夫婦的住所,開門的是她的丈夫,丈夫非常訝異,於是就問那名銷售員,怎麼會跑過來?
小吳隨即表明他的來意,他說:「陳先生,那天你們來看房子的時候,提到夫人一直以來都沒有孩子,我想今天是母親節,我帶了個蛋糕要祝陳夫人母親節快樂,讓夫人也可以一起過節。希望我這個舉動不會冒昧。」
此時,小吳的臉上,沒有生意人的勢利,也沒有為了利益而不懷好意的動機,而只是一股憨厚的真誠,一股只單純想感動別人的真誠。
那天晚上,那對夫妻吃了蛋糕,這也許是那個太太有生之年,吃到的第一個母親節蛋糕,高興之餘,一股暖流如湧泉般,奔竄在兩個人的心中
隔天,那對夫妻親自向小吳下訂了一億三千萬的房地產交易。
真正的服務,應該是不去預設結果,甚至想藉由自己的服務而得到利益。
真正的服務,應該是真誠的為對方設身處地的著想,讓被你服務的人,心中浮現暖意與微笑。因為,下一次你也許也就是那個被真誠服務的人喔!
考試沒教的事:同理心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 「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我從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 『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 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 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 我心裡好痛,回家說給太太聽,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你這樣講。」
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高中生演講時, 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猴子要食物的景況, 台下學生大笑。李家同生氣了,斥責年輕學生: 「我不是小丑,不是來愉悅大家;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相。」
黃春明、李家同的心情,是許多人共同的憂慮:在優渥的生活中,在考試掛帥的競爭環境下, 我們會不會養出了「沒有同理心」的下一代?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 「媽媽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不好吃,是給菲傭吃的。」 洪蘭很吃驚,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生一人一半,「你看,又甜又多汁啊。」 「為什麼不好吃的,是該菲傭吃的呢?」 洪蘭感嘆,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身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 「大人教孩子對人有差別待遇,從小就學了看不起人」。
沒鞋的小妹 「再買就好啦」
女老師上課時放影片給學生觀看,片中小兄妹買不起鞋子,母親要臨盆了,小女孩得到對面山頭去叫產婆, 光腳的她咬牙跑過尖石路面。 班上有個孩子看完的感想是:「再買一雙就好了,幹嘛那麼辛苦?」 老師看著學生,「他腳上穿的是NIKE,用的是名牌,暑假去美國度假一個月,會有這樣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他是真的不懂啊。」 女老師指出,大人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勞力掙錢的人: 「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像這樣辛苦工作賺錢,沒有前途!」言語中對階級歧視沒有自覺。
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分孩子都體貼善良, 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 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沒了,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資優生「祖辰」在周記裡這樣評論:「誰叫他們住在那裡。他們可以搬家啊。」 游森棚非常驚訝,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但祖辰回他:「我又不住山上。」 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 「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一輩子都不須體會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 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 祖辰並不是個案。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 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
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 他們的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 「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為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 「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