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一2-3-1中央輔導委員、在地健康促進輔導團或相關議題之專家訪視紀錄

 

中央輔導委員、在地健康促進輔導團或相關議題之專家陳淑玲校長健康促進指導文章

 

健康飲食保健康

陳淑玲 校長 100.06.03

近日來塑化劑這個原本大家都很陌生的名詞,突然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熱烈討論的議題,不但讓民眾陷入致癌恐慌,國際媒體大肆報導也導致台灣國際形象重挫。最初起因於人們日常生活的茶飲添加了口感美味的香料,而這香料竟是有害人類健康的化學藥劑。同時,其所運用之廣,如滾雪球般擴大,目前已查出近700多種食品都超過標準值的添加物而被要求下架。引起台灣人民感到納悶,到底什麼食物才是人們可以放心食用的產品?而政府是否盡到為人民食品安全把關的責任呢?

為了生活的安全,最根本之道應是從健康飲食的概念及習慣來做起。俗話說「病從口入」。的確,營養好吃的食物,從我們嘴巴吃進,可以補充我們身體的養分。相對地,不當的食物吃進我們的身體,卻會毒害我們的健康。根據醫學研究報導,台灣人致癌的比例比起其他歐美國家來得高,可見國人對於健康及飲食的習慣仍有待加強及推廣。以下提出幾項觀念供大家參考,期待透過適切的飲食習慣及實踐,讓所有人更健康。

一、三餐以五穀為主食,均衡攝取各類食物。

二、儘量選用高纖食物,少油、少鹽、少糖為原則。

三、多喝白開水,多攝食鈣質豐富的食物。

四、飲食適量與節制,維持理想體重。

五、盡量吃在地的食材,選用當季的蔬果。

透過此次的塑化劑風波,呼籲全體親、師、生要冷靜勿恐慌,這是重新檢視並調整個人健康飲食好習慣的契機,更是政府痛定思痛全面落實食品安全審查的責任,重拾MIT在國際上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