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學年度第四次課發會議紀錄

宜蘭縣宜蘭市南屏國民小學九十九學年度

第四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紀錄

一、 時間:100年7月20日10:00

二、 地點:校史室

三、 主席:陳正華校長

一、 會議記錄

(一) 主席致詞:各位委員午安,感謝各位委員與會,今天議題有三,我們先進行各年級特色課程分享部分。

(二)提案討論:

提案一:99學年度第二學期各年級特色課程實施分享。

【一年級】各位委員午安,我們一年級本學期課程架構為溫文有禮南屏生,規劃了「禮儀達人」及「生活大玩家」兩個大單元,以培養學生禮儀與維護環境整潔為主要目標。

禮儀達人部分,培養學生在各個集會場合要保持良好秩序,另外也邀請溫清華醫師為小朋友講解牙齒保健與貝式刷牙法,小朋友看著示範,並搭配鏡子實際刷牙,效果非常好。單元二是生活大玩家,我們先在課堂上教授學生各種生活技能,然後以闖關的方式進行,總共分成四關:摺衣服、掃地、扣釦子拉拉鍊、擦桌子,由教務處四個老師及每班導師擔任關主,最後在由各班在班上練習袋口打結。學習成果部分由學生的學習單、家長的回饋及實際操作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

省思與回饋部分,潔牙學習單宜於教學活動後稍做修改,會更符合教學內容。生活大挑戰的關卡數應該與班級數一致,可增加的關卡有摺棉被、擦窗戶、打蝴蝶結、晾衣服、掛襪子,避免有卡關的情形。生活大挑戰每一關以兩位關主為宜,可節省活動進行的時間;導師負責維持秩序、引導學生,不宜兼任關主。建議學生在拉拉鍊與扣扣子這一關可以放一面立鏡,讓孩子同時學習看鏡子整理服裝儀容。家長們普遍都希望孩子具備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並對與此次課程表達高度的肯定。(一年級學年代表)

【二年級】本學期特色課程主題為文風鼎盛社區行,以「文化之都」及「走訪文化中心」兩個大單元,了解宜蘭市是培育人才的文化之都及培養參觀文化中心並學習參觀的禮儀。認識文化之都部分,首先我們以影片與圖片方式介紹宜蘭市為民服務的行政機關,接著請對文化研究認識很深的游建興老師,以豐富有趣的簡報資料,帶領學生認識宜蘭市的來源、文字與古書及書院歷史,學生都專心聆聽與充滿興趣,最後進行有獎徵答,學生收穫豐富。

社區機構部分,先以學習單讓學生從宜蘭縣再到宜蘭市,然後填寫宜蘭市誰來為我們服務的的機關,學生對常接觸的衛生所及演藝廳比較有印象。接著以問答填寫方式,寫出宜蘭城古今人名與讀書機構。走訪文化中心部分,則教導學生認識圖書分類及文化中心各項提供民眾的便利設施。

省思與回饋部分,針對單元設計的學習單,內容豐富、活潑,符合課程,其中「宜蘭縣市地圖」學習單,讓學生清楚了解各鄉鎮地理位置。「誰來服務」學習單簡單介紹為我們服務的行政機關, 但由於學生年紀較小, 對一些行政機關的服務項目不甚了解, 可能要等到中、 高年級後再作加深加廣的學習。建興老師以風趣幽默且淺顯易懂的方式為大家介紹宜蘭早期書院、古書、考試制度等,內容深入淺出,獲得學生極大的迴響。

師生實地參訪文化中心,能讓學生能充分了解文化中心各館室的功能與服務項目,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活動設計。美中不足的是,原定5/17參訪當天遇大雨,無法成行,延期至5/27,而5/27又因颱風影響天氣,也無法成行。礙於期末課程安排較緊湊,抽不出時間擇期再辦,只好將此教學活動改在教室以投影片方式介紹及進行。因參訪文化中心活動取消,所以以通知單方式告知家長,並請家長利用假日時間帶孩子到文化中心參觀,作為替代方案。 (二年級學年代表)

【三年級】本學期特色主題為探訪美麗新世界,規劃三個單元活動:美麗與哀愁、水深火熱、綠野仙蹤,認識家鄉的環境問題。

「美麗與哀愁」讓學生討論如何才能享有一個優質的生活環境,並尋求減少環境污染的方法。「水深火熱」則是運用補助參觀利澤焚化廠,並藉由參觀活動討論在活動中的發現與感受,用行動來表達愛護環境的決心,並將愛護環境化為實際行動,請主婦聯盟的媽媽教導製作步驟,利用回鍋油製作肥皂。「綠野仙蹤」則是利用探訪綠色博覽會,實際關心我們蘭陽景觀,並完成綠色博覽會學習手冊,寫一篇綠野仙蹤遊記。學習成果以實地參訪、動手操作、活動學習單、心得分享四種方式呈現。

省思與回饋部分,今年我們到武荖坑參觀綠色博覽會,參與一場春天盛會,看到碳息工場、稻藝有道、魚河園等區,從而體會環境生態平衡永續的重要。今年參觀利澤焚化廠時,獲得環保局補助車資。這次環保局的簡報只有一個小時,剪報似乎簡化不少,而且有獎徵答題目不夠嚴謹,影響學習成效,希望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產生愛護地球的情懷。我們利用營養午餐炸薯條的油製作肥皂,確實是一項具體愛護地球的行動。老師們事先蒐集廢油,自製環保肥皂,並錄製教學影片。由於製作肥皂時,使用強鹼苛性鈉,苛性鈉腐蝕性強,因此老師指導全班時須小心掌控學生秩序,按部就班去做。由於綠色博覽會園區不同於以往,今年活動首重體驗與互動,將有:插秧種稻全生態體驗、大型裝置藝術玩藝”休息”、小小動物管理員體驗、Q版魚黏土DIY、漂流手作體驗、米食DIY、5層樓高天空廊道挑戰膽識……等時,學生參觀興致高昂,遊記寫作內容豐富,生動自然。(三年級學年代表)

【四年級】四年級的學習主題是在地生活滋味長,規劃三個單元「好吃道相報」、「宜蘭趴趴GO」、「蘭陽旅遊小書展」,經由學習活動參與體認,瞭解鄉土景點及特色。

「好吃道相報」單元中,活動一討論宜蘭美食特色,接著活動二分享宜蘭美食,請學生帶宜蘭特色小吃,介紹給同學品嚐,然後活動三『食』話實說,分享美食心得。學生帶來一些宜蘭道地美食,如貓耳朵、滑嫩可口黃金蛋和薄脆的牛舌餅等,是一場豐富又美味的學習饗宴。「宜蘭趴趴GO」實地走訪宜蘭著名觀光景點傳藝中心及宜農牧場或金車蘭花園。其中傳藝中心藉由導覽認識家鄉藝術之美,並與歌仔戲團合影,讓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其次因場地關係,四年級分成兩批,走訪宜農牧場與金車蘭花園,學生親自餵食天竺鼠、兔寶寶、羊兒等,非常有趣。最後「蘭陽旅遊小書展」讓學生蒐集宜蘭各景點簡介,分組製作旅遊指南,介紹旅遊小書內容,學生製作的推薦旅遊小書,內容相當豐富與美觀,加上上台口頭推介,宜蘭好玩的景點與美食有詳細的介紹,讓人有想要好好暢遊宜蘭一番之感。

分享與回饋部分,此單元設計恰好與國語課本「參觀宜蘭傳統藝術中心」中提到的宜蘭美食結合,讓學生能親自品嘗美食,符合課程。 藉由親子共同準備「宜蘭美食」,增進親子互動,並能讓學生更加了解宜蘭美食的種類與特色,滿足學生口腹之慾,進而培養愛鄉情操。參觀宜蘭傳藝中心—了解家鄉文物及傳統藝術、欣賞歌仔戲表演、體驗童玩樂趣,內容豐富,符合課程。到宜農牧場餵小羊喝羊奶,餵兔子、天竺鼠吃紅蘿蔔,到金車蘭花園欣賞蘭花培育過程等,對學生是一項新奇有趣、寓教於樂的體驗,可以培養愛護大自然生物 的情操,感謝裕祥老師及康淇老師、晉嘉老師支援,讓活動圓滿成功。小導遊介紹則是一個結合鄉土教育及美勞課程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從歸納資料中,認識宜蘭的好山好水及美食特產,寓教於樂。旅遊小書發表會,讓學生模擬擔任導遊,可以培養發表能力。以上是四年級的分享,我們希望藉由特色課程的經營與發展,能夠豐富孩子們生活的內涵與體會,共同編織每一個寶貝的綺麗夢想,謝謝大家聆聽。(四年級學年代表)

【五年級】五年級主題是悠遊文化尋踏查,我們規劃兩個單元「追本溯源話蘭陽」~宜蘭舊地名認識,先以宜蘭舊照片引起動機,結合語文領域第二課-臺灣地名尋根及社會領域~認識臺灣學校附近的地名,讓學生認識蘭陽新舊地名對照及歷史由來,最後實地參觀蘭陽博物館,利用蘭陽博物館有系統的主題介紹,認識蘭陽的歷史文化與建築特色,藉由蘭陽博物館的語音導覽機,學生可以很仔細的了解展覽的層層主題:山之層(蘭陽地理形成與生活關係,山是蘭陽之母)、平原層(介紹平原與溪流,認識族群開拓史–三大族群~噶瑪蘭族、泰雅族、漢人,水與宜蘭生活)、海之層(認識海底秘密與多樣海岸,了解討海人的故事,地方民俗節慶,是水鳥天堂)

單元二「宜蘭市走透透-文化之旅」我們選擇認識日治時期地方的行政中心–參觀宜蘭設治紀念館。請學生仔細觀察並紀錄該館的各式建築及歷史背景,和洋式建築建物、日式庭園……等,並把觀察到的特色紀錄下來。為了讓學生不虛此行,設計學習單,讓學生深入認識歷史故事與設治由來、建築特色與枯山水的象徵等。

省思與回饋部分,蘭陽博物館對於宜蘭的地理環境、人文有詳實且深入展示,故在活動一~追本溯源話蘭陽-認識宜蘭舊地名,增加了實際參訪蘭博此項活動代替『蒐集資料上台報告』,透過實際參訪孩子對自己的家鄉生活有更深的感受。設治紀念館、蘭博目前希望培訓老師自己導覽的方式參觀,不過老師在展場上要照顧學生,又要導覽、注意動線有相當的困難度。設治紀念館我試著讓孩子欣賞影片之後再依照參訪單參觀,由於設治紀念館的說明牌老舊,部分已很難辨識,當場請展場人員協助說明。(五年級學年代表)

【六年級】本學期特色課程結合畢業系列活動,規劃「追憶似水年華」及「南鵲開屏振翅飛」兩個單元,單元一希望能讓學生體認六年級同學在學校扮演的角色及重要性,請美勞老師指導製作畢業小書,美勞老師將她自己所繪製的成品在各班傳閱,激盪學生的想法,並結合美勞課及閒暇時繪製畢業小書,來回憶六年來小學生活的成長點滴。單元二希望以創意、活潑及開放的畢業系列活動,使學生能有感恩懷念的情懷,並讓孩子的畢業季節與校慶結合,提升孩子的成就感、榮譽感,營造孩子小學最後階段的豐收成果。完成畢業挑戰、寫下畢業感言、製作謝師卡,為六年小學生涯作一學習成果驗收。

省思與回饋部分,課程設計充實,讓孩子感受到離別與成長的意義,課程的進行讓孩子抒發情緒,安撫待飛的心情。成長小書的製作,展現巧思,感謝美術教師廖維珍老師大力協助,讓課程活動順利完成。(六年級學年代表)

提案二:100學年度教科用書選用決定。

【說明】100學年度教科書版本,分97課綱與92課綱兩部分,經各學年、各領域小組評選後,選用的結果如下:

97課綱100學年度教科書選用版本

clip_image002

92課綱100學年度教科書選用版本

clip_image004

黃底部分為同一階段變更版本。

變更版本說明:

〈五年級國語 翰林→康軒〉欲變更版本的主要因素在於康軒版國語文的統整活動有系統性,原翰林版較為零散,藉由系統的整合下,有利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也對作文方面有較佳的引導。(六年級代表)

〈五年級數學 部編→康軒〉康軒版在課程架構上的安排比較完整,另部編版在數學習題的淺詞用字較為艱深,學生較不易理解,康軒版用詞比較淺顯易懂,有助於學生解題。(六年級代表)

〈五年級英語 康軒→朗文〉朗文版在對話方面漫畫方式呈現,趣味較高,兩個版本雖然都有電子書,但朗文版使用上較為便利。此外康軒版(Hello, Darbie)相較其課文對話重覆主要句型,較朗文版(Here We Go 5)少。發音方面,朗文版顯為系統且舉例完整。(英語教師)

〈六年級社會 翰林→南一〉變更理由有三,其一,翰林版在說明上較為凌亂,用詞太過專業艱深,學生學習較為困難難記憶。其二,南一版在補充教材完整,有利學生學習。其三,翰林版在單元安排上重複性太高,有重疊學習之感,南一版較有系統生完整。(五年級代表)

【議決】變更版本方面,此四個版本,經出席委員全數同意,同意在同一學習階段作變更。另經出席委員全數同意,決定此為100學年度教科書版本。

提案三:修訂學校願景架構—資訊課程部分討論。

【說明】在100.3.2第二次課發會議時通過修訂本校資訊課程修訂,採用教育處架構之自由軟體作為資訊課程實施內容,針對此一方面,修訂學校願景圖中,資訊課程部分如下。

clip_image006

【議決】資訊課程修訂內容,經出席委員全數無異議通過。

(三)臨時動議:

提案一:訂定第四次課發會議時間,審查100學年度學校課程計畫。

【說明】學校100學年度課程計畫書預定於7月13日編寫完成後,因時值暑假期間,請委員討論於7.18(一)~7.22(五)這一週決定一日,召開第四次課發會議,審查學校課程計畫,以俾於7月25日前提交教育處審查。

【議決】經討論決議訂於7月20日(三)上午10:00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