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學年度第四次課發會議紀錄

宜蘭縣宜蘭市南屏國民小學九十八學年度

第四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紀錄

一、 時間:99年6月23日13:30[@more@]

二、 地點:校史室

三、 主席:陳正華校長

四、 出席人員:如簽到表

五、 會議記錄

(一) 主席致詞:家長委員、各位同仁午安,學期末事務繁多,感謝各位委員與會,我們今天要討論99學年度的教科書版本及修訂課程計畫編寫的期程,最後由各學年代表跟我們分享這學期特色課程的實施。提案一的部分,我們現在請業務單位來說明討論。

(二)提案討論:

提案一:99學年度教科用書選用決定。

【說明】99學年度教科書版本,經各學年、各領域小組評選後,選用的結果如下:

clip_image002

語文領域部分一、二、四、六年級對照98學年度版本,同一學習階段99學年度評選相同的版本。三年級的國語由南一版改成康軒版,變更的理由是康軒版課文文意豐富,用詞精鍊,句型多樣,較易延伸教學,故更改二年級選用之南一版。而五年級由康軒版改為翰林版,變更原因是翰林版精選名家呈現豐富的課文文體且教師手冊圖文清晰,補充資料不會影響教師閱讀。備課用書語詞生字解釋加入具體引導要點,方便教師教學。高年級課文內容取材多元,可以豐富學生寫作內涵,課程內容兼具統整性、連貫性、學習性。

英語領域皆沿用同一版本,選用康軒Hello Darbie版。本土語、數學領域、自然領域和生活領域也選用同一版本的延續,未做變更。社會領域方面,五年級為新階段開始,改選用翰林版本,以紅色字體做表示,無銜接問題。六年級則由原先的南一版改為翰林版,其改換版本的理由是因為南一版排版讓學生較不易掌握該科所要交的內容,造成學習上紊亂,導致學習效果不彰,而翰林版課本圖片說明較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貼近學生生活,故較易瞭解。

在活動用書的綜合、藝文及健體領領域因原先選用的版本在學習階段內並未統一,怕影響學生學習的銜接,所以經學年小組評選後,做局部異動,使在同一學習階段,版本可以一致,銜接計畫於此次銜接後,學習上可免銜接問題,所以這次有二年級健體由康軒改用南一,四年級藝文由南一改翰林,綜合領域由翰林改南一,務求學習階段版本的一致性。(教務主任)

【議決】經出席委員全數同意,決定此為99學年度教科書版本。惟雖然變更版本有其理由,但各小組在評選版本時也應考慮去年度評選小組選用的原因,避免版本變更頻繁,評選小組雖然任教年段與各領域學習階段的劃分並不全部一致,可能致使選用看法不同,希望在下次評選時,增加不同年段的對話與提供上年度的評選參考,希望可以在版本的選用上更有共同性的選用標準。

提案二:修訂99學年度課程計畫編寫及執行組織工作期程討論。

【說明】原先99學年度課程計畫編寫期程已於99.3.24第三次課發會議時通過,但因教育處在99學年度課程計畫作業實施計畫中,學校課程計畫審查工作的進度表與審查流程較以往不同,所以需修訂我們99學年度課程計畫的編寫期程,以俾能於教育處期限內提交課程計畫初稿。修訂的流程如下:

clip_image004

其中紅色字體部分,為此次修訂部分。現階段已完成各處室行事曆其全校性活動彙整,學年的編寫的時間改為6月24日至7月2日,經課發組彙整後,於7月6日至7月9日將初稿交由各年級與課發委員先行審閱,在7月12日時召開課發會議審查99學年度課程計畫,之後為教育處的備查會議工作與提交書面日期,以上是期程變更的部分。(課發組)

【議決】因為期末教師事務繁多,在編寫的日期上稍嫌匆促,建議將各學年編寫期限由原先的7月2日延長至7月5日,讓老師有較充裕的時間編寫。其他修訂的期程,則經出席委員全數無異議通過。

提案三:98學年度第二學期各年級特色課程實施分享。

【一年級】本學期我們規劃了「禮儀達人」及「生活大玩家」兩個大單元,培養學生參加藝文活動的禮儀與確實做好潔牙工作,並能學會家事等生活技能。

禮儀達人中我們由原先規劃的音樂會,改為搭配學校社團成果分享的參觀機會,藉由禮貌小天使的活動,希望小朋友觀看表演之餘,能遵守秩序,並在欣賞完各個社團表演後,記得給予熱烈掌聲。不過可能因為場地關係,小朋友在秩序上還可以再加油。另外,我們學年也邀請溫清華醫師到校教導一年級小朋友的的潔牙知識與正確的刷牙方法,溫醫師講解得很詳細有趣,同學們對照著鏡子,很認真地做潔牙步驟,最後以有獎徵答及學習單驗收學生學習成果。生活大玩家則分三個活動進行:生活智慧王、家事小幫手、生活大挑戰,老師先教導學生掃地及整理環境的技巧,再由學生分享做家事心得,然後實際示範,最後依老師設計的闖關活動:一乾二淨、折疊樂、掃地達人、書書服服、吊吊掛掛進行闖關,通過者頒與闖關卡及獎品。

省思與回饋部分,因為場地與時間無法配合,所以將原訂的欣賞音樂會改成觀看社團期末成果發表會,而觀賞表演時的禮儀與秩序還需加強。請醫師到校實地示範說明潔牙方式,獲得學生及家長廣大迴響,成效卓著。經過老師指導後,學生較能正確的使用打掃用具,並養成自己整理環境的好習慣。家事闖關,增強學生的自理能力,並能分擔家事。闖關項目可再增加難度,如綁鞋帶。(一年級學年代表)

【二年級】本學期特色課程重點在快樂社區行,以「認識文化之都」及「走訪社區機構」兩個大單元進行。認識文化之都部分,我們請學校對文化研究認識很深的游建興老師,以豐富有趣的簡報資料,帶領學生認識宜蘭市的來源與書院歷史,從開蘭歷史講起,細說九芎、媽祖廟、仰山書院、文昌廟、明倫堂、新民堂、孔廟等的特殊意義,學生充滿好奇與興趣。

社區機構部分,原先規劃之參訪文化局因文化局整建,本學期經學年討論後,改參觀金六結郵局及金六結營區。在拜訪金六結郵局時,由郵局的郵務人員介紹郵局的功能及服務項目,並向郵務人員提出疑問,完畢後發表參觀後的心得,並寫一張明信片參加郵局的摸彩活動,最後結合國語課程,認識書信結構,寫一封信給老師,在回寄明信片參加摸彩時,學生都很期待能獲得大獎。金六結營區的參訪,感謝行政人員的協助聯繫,我們順利進入營區進行活動,先口頭說出參觀營區的第一印象,接著進行一日娃娃兵~模擬射擊,學生對模擬射擊感到非常新鮮有趣,最後回到學校書寫並發表參觀感想。

省思與回饋部分,本活動由游建興老師風趣幽默的從簡單的圖說引導及詳細的解釋,指導孩子了解宜蘭的開發歷史,對當地的書院或廟宇也有初步的認識,家長的認同度頗高。古代書院、孔廟、昭應宮分別座落於宜蘭市區,圖片上的說明,印象不如實際走訪來得深刻。我們結合國語課程的小美的來信設計了參訪郵局的活動,加深孩子認識書信處理過程的~煩瑣及辛苦,並感謝社區中為我們服務的人。利用學區的軍事機構做參訪對象,拉近軍民之間的距離,並加深孩子對軍人保衛國家神聖的使命感。實際走訪社區機構,做各種感官體驗及操作,使孩子的生活經驗更豐富,在此感謝行政人員及家長的協助。

透過特色課程的實施,我們除了帶領學童認識社區中的郵局,知道郵局為大家服務的項目,了解社區中為我們服務的人群,並能體會其辛苦,進而心懷感恩。更穿越時空~進一步認識宜蘭市的發展歷史、書院的由來,並藉由今昔書院之異同比較,初步了解自古以來教育制度的轉變。最後帶領學童走入金六結營區,在「模擬射擊」中,體驗射擊的震撼,也參觀了軍人磨練戰技、勇氣及強健體魄的場所,機會相當難得。(二年級學年代表)

【三年級】本學期特色延伸上學期環境的觀察,重點放在家鄉環境的問題與保護,規劃三個單元活動:美麗與哀愁、水深火熱、綠野仙蹤,希望學生能知道減少環境污染的方法,做個環保小尖兵,並力行蘭陽綠色景觀的維護,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美麗與哀愁」配合社會第六單元守護我家鄉,第一課關懷家鄉的問題,利用影片或圖片,引導孩子從中觀察家鄉環境的變化情形,然後請學生分享他所看到的家鄉環境汙染問題及原因,分享討論,如何才能享有一個優質的生活環境,最後探訪校園,到校園撿垃圾,共同維護校園環境。「水深火熱」我們帶學生實際參訪利澤焚化廠,讓學生了解環保的重要,在解說人員導覽完畢後進行有獎徵答,並能分享如何做到垃圾減量,在學生參觀工作人員在惡臭骯髒的環境為大家工作,更能體會工作人員辛苦與環保的決心。在實際行動方面,本學期利用回收的保特瓶,在利用製作成風鈴,為環保盡一份心力。「綠野仙蹤」是接著參觀綠色博覽會,對照利澤焚化廠後,綠色博覽會舒適美觀的環境,讓學生深深瞭解綠化環境的重要。

省思與回饋部分,這三個活動結合社會資源補助車資,增廣學生見聞,是一項值得利用的教學資源。而活動結合國語、社會、美勞課程,能使學生親身體驗及發揮資源利用的藝術創意。(三年級學年代表)

【四年級】在上學期認識酒廠課程後,重點放在調查研究宜蘭市相關景點的歷史背景及特色、能調查研究相關名產的特色;經由學習活動參與體認,瞭解鄉土景點及特色。

「好吃道相報」單元中,老師先實地勘查與動身採購名產,以便規劃課程。其次請學生報告與分享宜蘭市我們身邊的美食名產,利用參觀綠色博覽會的機會,順道參觀牛舌餅的製造工廠,讓學生實際製作並品嚐。「望梅止渴」單元,蜜餞之鄉宜蘭讓學生動手製作蜜餞,搭配季節以製作梅子為主,學生從洗梅搓梅、陰乾、敲碎、醃製、裝罐,都仔細與保持衛生,所製作的每子也相當美味,並利用校慶園遊會義賣,將所得捐贈給聖嘉明機構。最後「蘭陽小導遊」單元,讓學生分組在課堂上介紹宜蘭名產,學生說學逗唱現買現賣的推介,讓其他學生更印象深刻。活動結束後,繪製宜蘭美食地圖的學習單,並訪問身邊家人或朋友的情報與經驗,做出一份最中肯的推薦單,推薦來宜蘭市遊覽的朋友在地美食參考。

分享與回饋部分,上學期已經參觀酒廠,本學期的戶外教學活動主要以參觀綠色博覽會為主,再到宜蘭工廠參觀及動手DIY牛舌餅;同時品嘗宜蘭的名產,並讓學生介紹宜蘭名產的由來。感謝行政同仁及廚房為我們的行程及活動所做的準備。在「美食應援團」活動中,同學必須先分組了解宜蘭名產有哪些,並透過參觀或上網查資料的方式了解宜蘭名產的由來,並介紹給同學認識。這個活動結合「蘭陽小導遊」一起進行,介紹活動結束後由同學票選最佳小導遊,並於介紹活動後立刻品嘗宜蘭名產及美食,同學們的反應都表示能從活動中了解蘭陽美食並且享受品嘗之樂。「望梅止渴」的單元,則是在梅子的產季—清明節前後各一週,讓學生動手醃漬脆梅,透過活動進行,了解醃漬的程序及方法,同學及家長的反應都非常熱烈。(四年級學年代表)

【五年級】本學期課程是文化歷史深化,活動一「追本溯源話蘭陽」~認識學校附近的地名,於學年會議中,各班協調出一個要介紹的鄉鎮市主題,各班請學生分組利用圖書館,網路,及家長的口述,搜集整理出鄉鎮市一大張的簡介,最後各班利用特色課程的時間,各組上台介紹。並讓學生整理蘭陽新舊地名對照及歷史由來,各班利用特色課程的時間,各組上台介紹各鄉鎮市的新舊地名對照。讓學生找出各鄉鎮市古地名及其演進。活動二「宜蘭市走透透-文化之旅」~認識地方的文化信仰中心,找出宜蘭市的廟宇,請學生前往參觀,並了解其奉祀的主神及歷史由來。然後製作大張書面紙簡介,於特色課程時間做介紹。最後配合本土語課程,教師將各班優良作品張貼於本土語教室,供全年級學生欣賞。

省思與回饋部分,本次的特色課程教學,以各班認養一個鄉鎮市及一座廟宇,透過上網搜尋資料、實地探勘。分組做出大張簡介,及上台介紹,最後全年及分享作品為本次活動的實施方式。如果能夠選擇一座距離學校較近的廟宇來參觀,效果較佳。但受限於廟宇場地的大小,可能無法容納全學年一起參觀,所以建議本學年下次有機會實施時,可以選擇一個夠大的場地,如去年的設置紀念館,就是一個很理想的場地。(五年級學年代表)

【五年級】本學期特色課程與畢業相結合,規劃「追憶似水年華」及「南鵲開屏振翅飛」兩個單元,我們利用製作畢業小書,來回憶六年來小學生活的成長點滴。學生利用各種媒材,製作屬於個人風格的小書,以文字詳述一到六年級的記憶深刻事項,最後並為未來寫下願望,並結合作文課,寫下回憶的文字。其次,製作畢業愛心掛飾,彩繪並寫下畢業感言、祝福語或對學校的懷念。

省思與回饋部分,課程緊湊,時間倉促,但學生仍能努力學習,成果豐碩。課程設計充實,讓孩子感受到離別與成長的意義。課程的進行讓孩子抒發情緒,安撫心情。畢業掛飾及成長小書的製作,展現巧思,反應良好。最後感謝美術教師廖維珍老師大力協助,讓課程活動順利完成。(六年級學年代表)

【結語】低年級除了分享的特色課程內容外,這學期進行的大愛媽媽課程也可以參考列入,感謝各學年的實施與分享,讓我們彼此瞭解各學年間的實施情形,與日後實施的參考,感謝各位老師的辛勞與付出。

(三)臨時動議: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