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學年度第四次課發會議記錄

宜蘭縣宜蘭市南屏國民小學九十六學年度第四次課程發展委員會會議紀錄

一、 時間:97年6月18日13:30
二、 地點:校史室
三、 主席:陳正華校長
四、 出席人員:(如簽到表)

五、 會議記錄[@more@]

【主席致詞】
        各位委員午安,今天召開96學年度第四次課發會議,學校辦學應該落實教學正常化,而其中課程的發展更形重要。領域課程方面或許有教育部審查版本規範,但在彈性課程或者各領域可由學校自主本位研發課程方面,相對給予學校發揮的空間。所以在課程發展方面,可以看見學校的辦學績效與品質,發展時應該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從發展實施到回饋,再回到前端的階段,都需要第一線教師協助幫忙與操作。而在此過程中,在座的課發委員擔負的責任重大,課發會必須審定總體課程計畫、特色課程的實施與授課時數安排等,所以感謝與會的代表,在此一學期為課程發展盡心盡力,再一次的感謝大家,謝謝各位!

【家長代表致詞】
        校長、各位老師午安,這一次很高興來這裡分享各位在這學期共同努力下教學的經驗分享。課程發展委員會在展望過去一學期的經驗之後,對未來作一些改進,也從各位報告的建議中,家長會可以從中瞭解教學狀況,在教學上的困難,家長會也可以做一些協助,謝謝。

【議案討論】

議案一:本學期各領域教學實施建議。
【說明】業務單位口頭簡報說明。
【決議】教學設備方面,單槍架設將視學校經費逐步架構,但限於經費,目前朝向多建置各科科任教室單槍,在排課不衝突下,提供各位老師使用,俾使教師充分運用教學媒體,將教材與教學內容完美展現,相對於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升個人的教學成效。
        教學媒材方面,有關於教課書的教學影片、教具、圖表及內容,需將第一線教師的建議,忠實反應給出版商做修正的參考。
        教學活動設計方面,由實施者教師負責設計,在有限的教學設備與媒材當中,就地取材社區資源,結合課程與領域素材,依彈性與需要去改變與充實教學活動設計,提升教學成效,呈現教師專業之處。
        補救教學方面,學校擴大爭取攜手計畫經費,使受益的人數與時間增加。

議案二:本學期各年級特色課程實施分享。

【六年級分享】第一部份市公所參觀課程,受限於時間與場地的安排,建議分為班群前往,以免人數過多,造成教學品質不佳。第二部分是環保小尖兵,我們結合成長體驗草嶺古道健行,讓學生在自然薰陶下,逐漸醞釀對生活與未來的憧憬。原先設計為校園植樹,因校園空間有限,建議可改與社區相結合,或融入課程,設計成長考驗或時光膠囊等活動,讓學生能夠感恩,考慮時間與設備的搭配而有所調整,對學生準備畢業的心情,有比較大的效益。第三部分是宜蘭河淨灘,因河濱公園已經很乾淨,建議將此一方面回到社區或校園內,讓課程更具效益。
【小結】感謝六年級的分享,植樹問題可以結合公益活動,聯絡社區需求,讓學生到社區幫忙植樹,如此除了課程可以實施外,又可培養學生公益服務的概念。

【五年級分享】五年級特色課程有做修正,增加可實施性。本學期課程主題是讓愛傳出去,對於原先課程設計參觀方面,因考慮被參觀者的心情,所以決定不做參觀活動,而將重點修改放在關懷行動不便的人,所以先針對校園內殘障設施做檢驗,並設計無障礙空間,再實際體驗行動不便的感受,使學生可以有更多的包容與服務的心。校園殘障空間檢驗方面,在孩子實際操作之後發現,校園內輪椅步道並不十分方便,還有一些無障礙空間有些不夠貼心之處,如殘障廁所的使用,但學生在這一方面有很多不錯的創意與想法,透過學習單的方式與同學分享。其次在家鄉關懷方面,將課程延伸,結合殘障體驗活動,各班有蠻多迴響匯集在資料夾內。其中學生在輪椅操作上,原先帶有遊戲性質,使得操作過快而有危險,在學生體驗過後讓同學討論,在操作上要考慮到不便者的同理心,另外孩子也有細膩的發現,如下坡時應該倒著推減少恐懼與危險,也更能體諒。最後課程的延伸,有收集發票捐到創世基金會,也結合時事如四川震災與緬甸風災,讓學生知道其實存小錢也可以成大愛,柔軟學生的心。
【小結】謝謝五年級的分享,五年級主軸在把愛傳出去,培養學生愛人助人的情操,結合相關活動很不錯。而學生在學習單方面也有不錯的創意,如在電梯方面可以改聲控式,極負巧思。

【四年級分享】四年級因原先設計與上學期的特色課程較無相關銜接,故修正課程內容修改為蘭陽小導遊,藉由認識蘭陽的名勝與名產,讓學生合作整理歸納所收集的資料,撰寫設計稿,並學習運用推銷技巧介紹宜蘭特色,也藉由分組合作競賽觀摩學習,能專注欣賞各組的介紹與客觀評分,期盼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認識家鄉特色。整個課程活動都有拍攝教學活動影片,所以用各個影片來分享。四下的課程整個延伸四上酒廠特色教學,所以從酒甕送校、學生事前設計、酒甕彩繪、紅麴米糕塑形、酒廠參觀、藏酒與頒獎等課程活動,四下在教導學生上台的能力,由家昇老師、桂菊老師、珍瑜老師先拍攝示範影片,讓學生在影像與聲音的實際觀摩下,領略口頭推介的技巧。之後進行班內初賽,然後再進行學年決賽,各組比賽完後,就是最精彩的投票過程,先由學生投票,再由超級評審—師長投票、統計票術語頒獎,達到課程活動的最高潮。
【小結】看過四年級特色課程實施的影片,雖然是短短的幾分鐘,但是幕後有老師很多的討論、溝通、協調、教學活動設計、教學實施到學習影像紀錄,整個過程下來相當辛苦,不過教學成果展現在學生身上,看到學生的表現唱作俱佳,以四年級的年紀,非常不簡單,也發現孩子的潛能無限,只要透過老師教學的設計引導,就能開發學生的興趣與潛能,謝謝四年級老師的分享。

【三年級分享】三年級的教學主題是垂涎三尺,訂定三個活動設計,一是望梅止渴–金棗蜜餞,二是牛刀小試–牛舌餅,三是伊比鴨鴨–鴨賞,並設計活動學習單引導學生學習。實施成果方面,教學配合社會科鄉土物產,製作主題研究海報教學,學生上台報告。另外也有學生利用POWERPOINT作牛舌餅簡介。這學期重點主要在認識蘭陽美食與製作過程,事先先讓學生蒐集資料,作成海報配合國語課鹿港名產單元作融入式教學。另外一部份因為要參觀製程,於是選擇橘之鄉參訪,經過事前準備與活動通知,採用假日親子一起同往參觀。課程最後是品嚐,學生試吃金棗、鴨賞,以學習單作學習統整。檢討與建議部分,第一是校外參觀的時間點選擇、交通調配與家長的參與有些難以兩全之處。第二是課程建議可以搭配校外教學進行,既可以達到教學目的,也可以增加學生興趣。第三是可結合其他領域相關課程實施,效果更好。最後是在吃的活動安排,如果課程設計朝著多體驗與學生興趣,成效不錯供大家參考。
【小結】謝謝三年級老師,學生的學興趣,歸功於教師的教學設計,包含「探索」、「體驗」兩個要素,教學必定成功,加上實施過後有檢討和省思,致使每次教學定能有成長。

【二年級分享】二年級的主題是蘭陽之星,主要在參觀宜蘭市的行政機關與文化機構。課程設計方面結合單元目標與學生自評表,第一個是宜蘭心關懷情,課程實施時,因有部分學生是跨學區就讀,所以我們將鄰近的鄉鎮一併納入,學生較能親近,也能瞭解自己居住地與宜蘭市的相對位置。其次是認識宜蘭市行政與文教機關,在進行主題教學部分時,因低年級對圖書館、警察局、消防局等比較能理解,但市公所、地政戶政機關與學生的生活較無密切關係,所以在行政機關部分的認識上,學生較不易理解。接著是原先計畫是請家長利用假日帶孩子參觀相關機構,考慮有些家長假日仍須工作,實施有些難處,所以我們改由利用多媒體教室,上網介紹相關資訊,在宜蘭市古蹟部分,我們選出宜蘭市學生比較有機會接觸的孔子廟、碧霞宮、昭應宮、陳氏鑑湖堂等,但在確切位置介紹較難明確說明。最後是參觀文化局,我們以步行前往參觀,事前先接洽與安排導覽,圖書室部分會介紹圖書館規定與圖書分類,戲劇館部分會依安排時間簡介,不過因時間限制,戲劇館僅能導覽到一樓南北管部分,二樓布袋戲與三樓歌仔戲只有參觀,建議日後可以鎖定主題,搭配時間參訪,搭配學習單設計,也可以拉近親子距離。圖書室部分,學生在認識之後,對於學生閱讀的興趣有所增進。
【小結】謝謝二年級的老師,給予我們特色課程不錯的建議與回饋。

【一年級分享】一年級特色課程繼上學期認識南屏之美後,本學期走出校園,來到宜蘭河,所以主題訂為和宜蘭河作朋友,共分兩個單元,第一單元是青青河邊草,搭配《甘伯伯去遊河》的繪本與製作學習單,讓學生對河流更有概念,認識宜蘭市河流名稱與流域,也讓學生知道要注意安全。而教學成果方面有讓學生分組製作清明上河圖,鼓勵學生畫出遊河的所見所聞。第二單元是關心自己也關心別人,課程內容在認識社福館與關心別人,但考量路途較遠與安全問題,修正為製作社福館簡報,讓學生瞭解社福館設施和功能。第二部分講述《我的妹妹聽不見》繪本,讓學生對身心障礙者更能產生同理心。此外也設計比手劃腳遊戲,讓學生嘗試利用手語來溝通,體會不能言語的不便。以上兩個單元都有運用繪本教學,並利用多媒體方式呈現,讓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小結】謝謝一年級教師與教師代表的分享。

【家長代表回饋】感佩各位老師的用心,特色課程有其學習目標與課程相結合,而學校用心規劃的特色課程,可以利用親師管道,讓學生及家長能瞭解整個課程架構。此外課程應具有延續性,經驗得以累積,必可看見教學成效。學校特色課程從一年級認識南屏開始,再逐漸往外擴充強化,配合教學媒體的製作,讓教學更充分發揮,學習也更具成效。二年級認識文教機構,利用上網方式E化教材來介紹,相當好,適當充實課程E化內容,可以建立學校特色,強化學生競爭力。另外也可以設計一些讓家長參與的課程或是護照認證方式也不錯。古蹟部分認識方面,宜蘭市圖的陳館長在進行閱讀宜蘭的研究,是一不錯的資源可以結合與利用。在蘭陽小導遊方面,在推銷宜蘭部分可以針對主題作深入介紹,觀光局與蘭陽基金會都有豐富的資源可支援,而酒甕彩繪活動非常棒。其實特色課程可以尋求專業的人士或成立專業的社群,來參與與豐富課程的設計,可以適時增加主題學習的深度與廣度,增加課程的可行性,這方面宜蘭大學有不錯的教學資源可以提供,如在地理位置的認識,有模擬技術軟體可以給學生操作,或有布袋戲社團提供演出,增進學生對傳統戲曲認識等,這些都可以在學校網頁平台上,可以提出需求,提供教師在設計課程時參考。而在校外教學時,也可以順道參觀一些食品工廠等。最後,老師都有設計學習單,來作成果展現,有時可以增加競賽活動方式,增加學習動機,也相當不錯。
        先前領域建議英語領域學習落差部分,其實不止英語,其他如國語、數學方面,可以在開學初進行測驗,讓老師掌握學生程度,然後依據測驗結果,加強學習成就比較低落的學生補強教學。以上一些建議提供學校參考。

【結論】 感謝各年級老師與家長代表的分享、回饋、建議與提供協助管道,在英語與其他科目,英語都有期末測驗與每個單元學習測驗,而國數方面,學校從96學年度開始在期初時都會進行全校國數複習檢測,一方面讓新帶班老師瞭解學生的能力,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複習先前所學到的課程,所以在補救銜接這方面,學校仍會持續辦理。
        在特色課程方面,從91年到現在有些窒礙難行的地方,已經在本學年度的第三次課發會議進行架構調整修正與擬定,架構從南屏開始,逐步擴大到社區與宜蘭縣,再加入在地生活、人文景觀、回顧與感恩等主要概念,每個年級都有主軸,依據學年實施的回饋,排除難行之處,針對獨有特色部分,再作些強化,期盼學生在特色課程中可以達到自然遊、禮貌心、數位觀、優質學的課程目標。每年的學生與老師不同,但是架構是有延續性,每年的實施之後,有不同的回饋與省思,提供給下一學年參考,檢討修正,六個學年有六大主軸,有十二項主題,原則上主體架構還在,也具有延續性。課程目標方面,因為是特色課程,所以在課程綱要上沒有明確的規範,但是學校在實施上,可以分成具體目標與行為目標,如蘭陽小導遊部分,具體目標在孩子可以認識到蘭陽有哪些名勝、名產?行為目標則在每一位同學可以勇於展現自己,教學活動時都會納進來,所以特色課程在規劃上皆有教學目標來檢視教學與學習是否達到成效。
        在教學資源上,感謝家長委員提供資源與建議。校外教學部分,可以授權給學年規劃校外教學地點,提供給孩子更廣泛學習的場所。

議案三:優良試卷評選徵選方式討論
【說明】優良試卷評選方式上,領域教師建議收集一~六年級試卷(以下學期第二次月考為主),由該領域成員評選出一份試卷參賽。
【決議】教務處可以規劃雙向細目表提供給命題老師參考,在試題編制的原則裡六大層次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廣泛分佈與兼顧,利用此一考卷,鑑別學生程度,也可以診斷教師教學是否偏頗。在下學年會辦理試題編製研習,讓老師更清楚瞭解試題編製的原理原則,使試題編製更完美。由領域評選出的試卷,可以讓參賽的試卷更具代表性,每個領域推出一件,由領域徵選與推薦。其次,在領域推薦之外,老師可以主動報名參賽。

議案四:學校願景的修訂討論。
【說明】由第三次課發會議的臨時動議決議,希望可以修訂學校願景,可以更貼近學校,更凝聚所有成員共識的願景,經學年討論後提出建議進行討論。
【決議】願景的修訂要結合七大領域與特色課程,所以學校的願景需要與學校的課程與教學總輔的計畫,來擬定學生與學校的發展圖像,學年討論出的結論,會再經行政會議一起討論,結合教學與行政的計畫與理念,可以再做整體考量。願景要周衍,專業與學習內涵兼顧,學年建議架構已初具模型,再訂立明確的方向,朝如何教育五欲均衡發展的孩子,型塑出南屏的學生圖像與學校未來圖像。所以此次暫不作成決議,待行政與教學雙方面充足的討論後,下次課發會議再作決議與討論。

【臨時動議】學生制服穿著,應持續要求學生注意服裝儀容。
        【決議】學校的生活教育有一定的規範與要求,所以在服裝儀容方面,會持續要求,並納入秩序評比。生活教育由小地方做起,培養孩子從小自我管理與自我要求,可以內化成為自己的習慣,也可成為日後求學與做事嚴謹的態度,也才是教育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