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馬賽國小畢典(第90屆)

馬賽國小今年95歲了!
而畢業生已經是90屆了!

=========================================================
在經過一連串的movie maker的try…..try…..try…….之下,
(記得阿仁說很簡單,ending也說很簡單,我今天就開工了!)
思考一下,為什麼我會花整個下午到晚上把孩子們的照片,
一張一張地整理,歸究原由"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機會做了…….(因為會沒有那麼深刻的感動)"
而且這對我具有意義……..
每看過一個畫面,都讓我看著照片想著當時的心情,……
當時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遠大的抱負,
但是看著一張張的照片,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天啊!我們去過這麼多地方啊????"
這些都是孩子們願意跨出一步,我也願意跨出一步,
大家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
就這樣,認識了這麼多對我們有意義的人.
也學著把有意義的回憶帶回來.
這些舞台都是我們一起建造的.
希望大家回來看阿容老師時,
還能如數家珍,
也許這份感動需要一點熱情以及現在不做以後就不會做的心情….那就去做了吧!
PS這是我第一個影片,其中包含著影像以及圖片的作品.
也是思念這些日子以來的作品,
我把他當作我們扯鈴隊在98年第一次出征後的作品呈現,

============================================================

翊軒,孟學,宸緯剛好在第90屆畢業,
每年訓練了一批學生,
都要看著他們畢業,
想著他們前程似錦,
但又想著訓練了好久的學生要唸國中了.
每年都這樣,希望以後見面時,熟悉的感覺還是在囉!

他們都上台領運動類的獎項,
為校爭光,並且爭取榮譽,………..聽著司儀怡如老師和毓婷老師的台詞,
我的目光在我那認識的三個小朋友身上,
翊軒正雙手拿著主委遞過來的獎狀,阿孟剛好被擋到.

宸緯還是那個駝背樣站在台上,

這是他們扯鈴比賽的獎項,
但又礙於自己坐在教師席上,距離有點遠,
所以就只有這樣的照片……..

最讓我感到驕傲的是,主任把他們在比賽前的全校性表演的樣子,做為校刊的封底,
讓我這個教練好驕傲喔!

這個動作我們簡稱很可愛的稱呼…….."溜滑梯"………
因為我們原本沒有給他定義名稱,只是民俗體育的名稱好難記,
阿容我也記不起來,
五年級的學生就開始稱這個團體動作叫"溜滑梯"…..
自此之後,
我們都以溜滑梯稱呼此動作,簡單易記………
也屬於馬賽國小曾經的青澀………….

接洽中…….

這件事情還在接洽中……..

前幾天想要幫五年級的小朋友們找尋舞台的機會,
就想到去年的蘇澳冷泉小公主和蘇澳冷泉小王子,
因為以我們扯鈴隊的實力,及才藝是可行的,再加上想多替他們找尋更多的舞台………希望阿容老師做的事情,是值得的.

接洽中…………..未完待續………
希望我做的事情,是讓我覺得值得……..
=========================================================
6/14(日)
透過學生的留言,
我想我必須做一個學習策略的改變,
因為學習是自己的,而舞台的經驗也是自己的,
我能替學生做的是幫他們找機會,
讓他們透過舞台的表演,正視自己的舞台整體效果,
並且把自己最想呈現的技巧透過這一次學習中,
試著將他們融合在一個表演中.

如果自己選擇要透過暑假整合自己的技巧及舞台表現,
那就要對自己所做的選擇負責,
如何賦予自我使命感以及責任感,
那就要看學生自己是不是有那個能耐能夠承擔,

畢竟所有接洽外面事宜都具有不確定性,
老師的角色是想透過一場所謂的表演,
提升孩子們的技巧穩定度.

星期一就讓學生們自己選擇吧!
老師會花暑假時間到學校陪孩子們練習,
也要讓老師覺得這是值得的一件事.
我不希望沒有達成一個共識,
卻造成不對等的付出與學習.
我期望我們是一起成長,一起承擔,一起學習.

bond辣妹四重奏

從超級盃到體健盃,
有好多人用這首,
超級好聽的,
剛聽有點被震到,
但是總是聽過就忘,
真是挺糟的,也沒想特別去問這是哪一首,
感謝坦闊老師的知識分享,
讓我在好幾個月後,
才知道,原來這首是出自bond辣妹四重奏.
他們的音樂真的挺不賴的.
可以參考.

三年級練習3&4

昨天6/5(五)
三年級幾個和我,都聚在歡顏館,
也不知為什麼,有幾次觀顏館都唱空城計,
所以那麼大的館,都是我們5+1個扯鈴隊所有,
我們就只好給他好好的利用了囉!
在觀顏館中儘量的拋,儘量的丟,
不用擔心棒球隊的無情棒球,
不用擔心下雨天的困擾,
不用擔心鈴與線會卡在濃密的樹枝上,
不用擔心烈日的酷曬,
我們只需打開通風窗,找到自己想要的地方,
好好地扯一扯囉!
有機會全館都是我們的,那就得善加利用,
當我們各自練習時,
那麼大的籃球場,大家各自散開,
自己玩自己的,再加上小朋友突如其來的互ㄍㄚ' 聲,
聽起來格外清楚.
也就因為昨天大家玩得挺開心的,
兩節課實在是很快就過了,

所以才有6/6日(六)補星期五的課,
今天直接來玩一團體的圓形移位,
這五位孩子在阿容老師一聲令下,
各就各位,幫他們抓好位置,距離拉好,
口令一喊!練習多次後,
他們~~真的達到我的要求.
才三年級耶!原來三年級的潛力是這麼好,
動作很簡單,當然是歸功於他們之間的默契要好,
還有阿容老師的帶隊功力囉!(不忘自吹自擂啦!)
想到昭明的可愛亮相,還有想到楠梓的強迫抬頭,又想到吳興國小柔和的律動,
我們馬賽也要有那種fu,…….
跟孩子們說明老師的要求,
以三年級的程度,就先別要求穩定度,
要求他們的舞台效果,
養成好習慣,相信穩定度會因為他們年齡的成長,而讓熟成度提高.
雖然還只是小毛頭,
但是當他們接到鈴的剎那,他們的微笑是燦爛的.
好喜歡他們對著接到的鈴傻笑.
因為盡在不言中,
只要他們體會到一顆接到的鈴是多麼開心的一件事啊!
只要他們體驗到一顆包容掉鈴的心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因為接到不易,要珍惜每一次接到鈴的感覺,

練扯鈴的孩子,真的心臟要很強才行.
想想!扯鈴有太多"錦上添花",卻很少有"雪中送炭",
台上的十分鐘,真的得靠台下的十年功夫,才能夠完美的展現在別人面前,
最不希望是台下練習得大汗珠小汗珠,只因掉一顆鈴而跑去撿鈴的樣子,卻換來別人的冷言訕笑,
但在台下練習的心理建設,卻是遠比上台要多得多,
以免讓孩子們的信心喪失.

我依稀記得去年許弘旻(全運會扯鈴個人第二)跑來和小朋友們玩鈴,
當時小朋友們對這個會三鈴的哥哥非常地崇拜,
也對厲害的大哥哥很景仰,
所以看到大哥哥鈴掉了,
那種態度是很謙卑地跑去撿,
小朋友們想要幫他撿,
反而被大哥哥阻止,
因為他講了一句話"自己掉的鈴,我自己撿就好了!"
由於這樣自我管理的一句話,
讓小朋友們更是頻頻點頭.
在一旁觀看的阿容,
也覺得挺有哲理的,
可以感受出自我約束,自我謙卑,
對當時懞懂的我們,聽到這樣的觀念,也甚覺得有道理,
出去外面看多了,也體會到縱使非常厲害的大哥哥,
也是會掉鈴,而且也是自己很謙卑又自然地去撿鈴,
看在眼裡,自然而然也把那種習慣內化成為自己的習慣,
多厲害的高手也是會掉,更何況我們這些小毛頭,
而掉鈴雖然撿鈴時讓外人感覺是失了威風,
但是知道扯鈴的辛苦時,大家互相體諒的心就易油燃而生.

其實,會扯鈴的人比較喜歡和會扯鈴的人一起玩扯鈴,
大家互相了解彼此的扯鈴狀況,
而且容易體會一招半式練成的快感.
因為,不時會聽到"鏘!~鏘!~鏘!~"的聲音.
感動大家在低頭不語時,突然叫出了一聲"我成功了!"
幾位不信邪的伙伴們,湊過去互嗆"真的喔!你再做一次啊!?"或者是"你教我!快點!"
但總是失敗為成功之母啊!……………哈哈哈!
這是那些"雪中送炭"的外人所無法體會的囉!
但阿容老師一定會補上一句"你成功過了,下一次很快就出現了!加油!"
所以果不其然,下一次真的很快就會出現,不是這次,就是下次囉!
大家加油吧!
這次比上次更穩.
成為自己心目中的number 1.

國中生來囉!

好久不見!
前天接到電話,文化國中的維軒打了通電話問我"老師!你有沒有繩子?"
我當然說"有啊!"
也許久未碰面的孩子,不太好意思直接來找我吧!
後來才知,原來他還挺大方的,直接去宸緯家玩了一下下,討教一番(兩個人的認知真的不同,一個說一下下而已,一個說一個小時??這簡直又是一個羅生門…..反正他們小朋友愛搞這種誇飾法…….)
但是自己曾經教過的學生,總是有一份熟悉感.
而昨天他來時,突然眼睛楞了一下,
因為和以前的落差有點大,
變帥了!變高了(阿容老師挺高的,以前他們都矮我一截,現在都高我一截呢!)

不變的是講話的口氣,
還是依然這麼樣的自負,那麼自以為是的笑點(哈!他就這付酷樣!)…….只能說"孩子的個性依然如此!"
也許他不自負,就不像張維軒了呢!
說沒兩句,就是扯鈴人的習慣,
拿著鈴,一直玩一直玩,不然就是一邊扯著鈴,一邊說自己創下多少第一次.
閒話家常一下下,
就開始談他最近要表演的事情,
看在阿容的眼裡,覺得若阿容能夠更早學到如何去擴展視野,
也許今天的維軒扯鈴的手感會更好.
他的動作真的不多,
扯鈴的世界變化真的很大,
阿容這幾屆的學生,很慶幸可以和頂尖的扯鈴高手沾上邊,自然而然,馬賽國小的五六年級動作上也比以往可觀多了.
而維軒的底子打得很好,但就是動作不多,
而動作上,我也僅能以想破頭的幾招傳授與他囉!

今天心血來潮,他又騎著腳踏車來了!
來到我教室門口,
今天的感覺就放開許多,也熟悉多了,待問過我後.
直接腳踏車停好,馬上跑到我的扯鈴櫃,去挖寶,看看我們扯鈴隊在這兩年中,買了什麼東西?
那種曾經的熟識感也湧上來了,
看他很有興趣再玩下去,
我也就捨命陪君子囉!
看他玩一下下,只可惜我的MP3已經沒電,
不然可以用音樂來看他的動作.
他還保持著以往可愛又搞怪的pose.
好吧!就加油吧!
老師多秀了幾招,超級簡單的直立鈴動作.
也許底子打得好的人,
很容易上手,
搞不好,他明天就又出現在我教室前面興高采烈地說"老師!我會了!"

不過,孩子還是孩子,在我心中,人變大了,多聊幾句熟悉感還在呢!

我以為我處理好了!

我真的以為我已經處理完了!
但是真的還沒有處理,
事情還是原封不動,
錯失了處理的黃金時期,對我及對學生間的感情,
彼此的關係糾葛,其實是一種拉鋸.

事情發生在超級盃(4/11),
我一心只想著要帶孩子們出外體驗,增廣孩子們的能見度.
壓根兒都沒有想到,一顆鈴會讓我的心情如此地起伏不安.
沒想到2個月過了,事情還是原封不動,
因為我以為事情已經解決了,
但是在清點社團的衣服,扯鈴及棍子等等,才問了一下"啊!佑佑的鈴處理了沒?"
佑佑靜靜的說::"還沒!"看著佑佑,沒有激動,也沒有情緒不穩,只是淡淡的說:"還沒!"
當下很心疼佑佑的感受.
原本是三顆的,這就是少了一顆白色紹鈴,上面還寫上"佑",
如果有人撿到( in  超級盃 ),又知道阿容正在找他,煩請留言.

因為在超級盃時,A跟佑佑借鈴,回程時把佑佑的三顆鈴請B拿回來,
結果B拿回來,但卻是不見了一顆,
這樣的羅生門,真的很難處理,
在知道鈴不見時,我很震驚,也很生氣,
因為這不在我的出外取經體驗學習中,
而且我當時一直以為超級盃圓滿的落幕了!
但我錯了!

原本的黃金時期錯過了!是我的錯!
但這整件事情一定要有學習,
不能因為草率處理就隨便付了錢了事,
應當大家坐下來談一談,
但我發現事情的原萎知道後,孩子們好像一付旁觀者,
令我更訝異的是,發現孩子們在等著我處理,
但是我這個中間人若處理得不好,讓三方面留著疙瘩也是我不願見到的,
畢竟快要畢業了,孩子留著不愉快並不是扯鈴隊想學習的東西.
真是可恨"區區一顆鈴"居然要破壞我們之間長期累積下來的感情,
說什麼我都是說"never!"

借用<希望工程>(作者:蘇明進~老蘇blog)一書的方式,試著把想法寫下來,(感恩賴皮老師借我這本期侍已久的書)
我要求三位寫下反省單,內容如下:
希望他們從反省中,自我學到負責及反思的態度.

1.寫下前因後果,事情的發生經過.
2.先別怪別人,先反省自己做錯了什麼?
3.告訴我,你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
4.自己該怎麼做,才能彌補這次的傷害?
5.下次該如何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我看到A寫到:"我和佑佑借鈴,卻叫B幫我顧扯鈴,我借的應該由我照顧好,所以我也有錯."
"我借的該由我顧,不該叫B幫我顧,如果我自己顧就不會不見了."

也聽到B的聲音:"當初我不應該隨便答應幫別人保管扯鈴的."
並且省思後說"別人拜託我幫他保管東西時,要先慎重的思考,看能不能保管,如果不行,應該要拒絕."

在這樣猶如羅生門的事件裡,簡直是"不是我的錯"的翻版,大家起先都不認為自己是要承擔後果的那一位,
因為都有理由可以說"不是我的錯."
但是他們的反省中,可以感受到他們自己承認不對的那一塊.
心中的石頭也放下了許多,
要學會負責才有正向的學習態度.
從他們的反省單中,我可以感受到他們願意向別人道歉,
那就表示他們願意彼此放開心胸把事情講開來.
也許處理的過程不是最好,但是看他們彼此都寫到"對佑佑很對不起",
這樣的態度讓我的情緒也跟著平復.

其實整件事從佑佑的反省單中,可以看出佑佑在整件事情的無力感.
因他提到"剛開始,A跟我借扯鈴,我就毫無疑問的把扯鈴拿給他,因為我以為把扯鈴借給他,沒想到我錯了,A居然把我寄放在他那邊的扯鈴轉交給B,還把扯鈴給用不見,而且還不事先跟我通知,還要我去跟他們兩個人說,我先去找A,他說:"B會負責."然後我去找B,B說"我會還你錢."結果直到6月四日他才還."

好吧!如果沒有記取教訓的話,以後想要借鈴,連阿容老師都不借……..
沒有學習到應有的負責任態度,誰敢借啊??????

剛打了三通電話與家長聊一聊這整個事情,
也很感謝家長們的態度.
還有家長提到,"要遇到可以用這樣的錢買到的學習,一輩子也不見得能遇得上幾次,這也算是給他們的一種教訓及學習."
還有家長跟我提"兩個月前,只要老師跟家長講一下,老師就不用這麼辛苦,還打了兩張那麼長的信.這種事很簡單可以處理就好了,老師不用放在心上啦!"
聽到這裡,讓我好欣慰.謝謝三位家長的體諒.

2009第一屆教育部落格大賽決賽


這裡是連結網站http://edublog.tp.edu.tw/edublog/awd2list_detail.aspx?CDE=H&D20090521=PASS2
這個名單一出來,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的是自己的部落格將因此被看到,
憂的是"啊!我怎麼會在決賽名單裡面?"
當我知道我的網友阿茲海默和小壁虎雙雙沒進入決賽時,
我就覺得我在決賽名單中,……是好運……..也是莫名奇妙的上榜……
因此,我沈了一陣子時間,不知要如何在部落格中聊自己的教育理念.
用心智圖來解釋一下阿容的扯鈴異想世界的想法.(看不清楚,可以看下面解釋或者點連結去看PDF版)

蓬萊之繩乎奇技的陳老師順理成章是我心目中的number 1.啦!
因為這個部落格大賽後,我常常逛陳老師的blog,
這也是一個能讓我自我成長的優質網誌…..
至於自己能夠進入前20名的名單中,…………
也許是交叉評分的機制,讓我的部落格還能在這個名單之中吧!
臨屆6/1日以前,秀出這張以示自己這樣已經很好了呢!
如果能夠加上為何能進入前20名,
我想對自我成長會更好喔!不知道小天使們會不會給我意見…..呵呵呵!

======================================================================

那一天和學生聊到進入決賽名單中,
就有一位小朋友興緻勃勃地向我提,"他也想要參加部落格比賽"
看著孩子很確定地回答,他也想參加時,腳是有點害羞的在地上畫圈圈,並且拿著扯鈴順勢在那邊晃來晃去,
這是他很在意的肢體表達動作.
心想"哇!我的參賽經驗,已經激厲了他嗎?"
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經驗,
也許他也會有不一樣的體驗及感受,
所以我要介紹佑佑,先去觀摩學生的網站,
知道人家怎麼寫blog,才能夠了解要達到什麼狀態,才是人家會想看的blog.
http://edublog.tp.edu.tw/edublog/awd2list_detail.aspx?CDE=G&D20090521=PASS2
也有宜蘭縣的小朋友上榜了呢!

================================================================================
很抱歉,心智圖的字很模糊,只好用這種方式解釋

阿容的扯鈴異想世界 心智圖解釋

 

  • 馬賽扯鈴隊活動
    • 增加能見度

      • 宜蘭縣民俗體育
      • 台南市長盃
      • 體健盃
      • 超級盃
    • 增加舞台經驗
      • 畢典表演
      • 新生入學表演
      • 無尾港表演
  • 教育理念

    • 尊重   自信   謙虛
    • 多聽   多看   多問   多想
    • 給學生創造舞台經驗
    • 學會就是自己的,學不會是別人的
  • 扯動心情
    • 當下心情互動與感受
      • 與學生
      • 與家長
      • 與學校
      • 與網友的互動
  • 扯鈴動作
    • youtube
    • 無名影音
    • 網友blog
    • 自己研究
  • 學習過程
    • 剪音樂
      • 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 影音剪輯
      • 繼續努力中
    • 認識網友
      • 只要是值得認識的朋友

種樹的男人

為什麼要介紹這篇紀錄片?因為這個紀錄片很適合這裡?
為什麼不介紹在自己低年級的部落格?因為這個比較適合會想要追夢的大朋友.
這個紀錄片有什麼?這個紀錄片是"翻滾吧.男孩"的導演林育賢之作.
林育賢之作那又怎麼樣?因為這篇紀錄片可以引發一個人的夢想.具有行動力.
跟扯鈴或民俗體育有什麼關係?沒有關係,但是他的夢想追尋以及行動力,
很適合各位大大小小的朋友花一點時間觀看.因為他的概念及學習態度是很值得發人深省的.
紀錄片總長55分鐘,適合泡一杯茶或咖啡,慢慢欣賞.
請將週遭的雜事處理完後,再欣賞這部影片吧!

<種樹的男人>……..請點此可看中華電信的官方影片

一個盧老師,在遇到困難時,他所做的卻是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讓困難化為一種簡單而有力的力量,
靠的是簡單的想法,以及平和而又深具潛能.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
因為在研習時與導演交流過後,林導演提到這個男人(慮銘世老師),
在遇到嘉義要開一條馬路,卻是要把一棵百年的大樹砍掉,以讓路通行,
但是慮老師可以用平和的方式而不是用丟雞蛋的方式,
將理念傳達給附近的鄰居阿公阿媽,每天圍著那棵大樹唱歌.
就這樣接力賽,讓原本要開的一條馬路,
居然……馬路改道…..讓事件平和的…….化下完美的句點.
很多事情是有許多種解決方式,不一定要用暴力一條方式來解決

影片感動處:
19分以後🙁種在孩子內心的幼苗期待有發酵的一天)原本對這部影片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為就丟種子,有什麼好討論的.但是這個深具綠手指的慮老師,他在丟種子背後卻有著讓人敬佩的觀念.而辦了一場活動,簡單的體驗,慮老師不求馬上有東西產生,但十年,二十年後,孩子總是會對這項活動有印象,也許在十年或二十年後發酵也說不定………..也許我們在做的事,現在並沒有什麼,但是十年或二十年甚至未來某一天,卻可以發酵.

30分以後:種樹人的傻勁,卻影響了身邊週遭的人.為了夢想去追尋,為了一股傻勁,身邊的人可以理解我們在幹嘛,這樣就夠了.並不要求什麼,卻是讓身邊的人感動莫名…….不是只有因為"老師沒有洗澡,沒空洗澡."而已.

35分以後:嘉義女兒節的活動,讓參與的彼此能夠放下心去參與,當拍賣會的人拿著那根敲下去會響的槌子,所有的人都笑了,所有參與的人都笑了.雖然我沒有參與,但我也笑了,因為我感受到慮老師簡單的觀念卻具有如此龐大的行動力.

45分以後:(社區改造)慮老師帶著社區的阿公阿嬤,啟發他們的繪畫天份,用著很簡單的想法,想將社區黑暗的地方改造成溫馨又讓人可以親近的地方.阿公阿嬤的參與,使得活動變得更值得.我想阿公阿嬤永遠會記得這樣的活動,這樣的期間,他們的畫永遠留在社區,留下歷史事蹟.

中間還有許多發人深省之處,待有看過的人會有一些想法.
若沒有想法也OK,也許在某一年的某一天,影片的意涵也可以在您身上發酵.
每一個種子,其實只需要順手"咻~"丟出去,不用去在意他到底怎麼成長,
他自然會以他的方式去成長,不管你是在睡覺還是在上課,
他都會以他的形式存在著.只需要給他存在大地的機會.
我想教育也是這樣,不要太在乎給他多少養份,
澆了多少的水份,他的土壤有多麼的好或差,
種子要的只是有個機會,藉由人類的手,造他的天賦及機緣去存活.
這樣的自然天成,種子一定會努力成長為小樹,透過自己的努力而成為大樹.
我們只需留意,必要時看一下他成長得如何……….
成長得好或不好都沒關係,因為種子的成長不一定要每一棵都一模一樣!
(其實我的意思不是教育不用去管他,而是不要太揠苗助長,這樣孩子的壓力會很大的)

==============================================================

98年5月27日下午參加宜蘭綠色影展研習
這樣的一場研習並不是只有簡單的研習,
而是讓我看到夢想的追尋,
看完之後的當下,
有股被引導的衝動,
我想林導演的編製功力讓我看到一些東西,
很想分享,當天也真的拿出來分享.(我第一個發言喔!)

很平易近人的夢想,也沒有想說要如何實現,
但是具有行動力,是讓夢想一步一步慢慢實現,
也許實現的狀況並不像預期一樣,
但是曾經做過總比沒去做過來得有感覺.

因為深信,有看過外面的世界(我指的不是旅遊,而是帶孩子去體驗外面的世界)
看過就不害怕,聽過就不會不知道,體驗過就不會不了解,
也許孩子們出去沒有學到什麼,
但我深信他們會永遠記得阿容老師曾經帶他們去體驗.
也深信未來在某個未知的時節,這個簡單的體驗也會發酵,

要體會一件事,需要參與,需要體悟,需要自己去追尋,
扯鈴的大朋友,小朋友,或不知名的陌生朋友,
也許扯鈴這項運動也只是人生中的某一個期間會遇到的東西,
雖然只是個玩具,但也可以是一項學習經歷,
看過一些技巧性頗高的大朋友,
能夠站在舞台上輕鬆面對觀眾,
不僅要用腦,還有用心,還要有恆心毅力去面對突破不了的瓶頸,
他們每一個技巧都是一點一滴慢慢堆砌而成,
要是沒有熱忱以及行動力是無法完成他們的雙鈴,三鈴,甚至恐怖的四鈴.
那些頂尖的人才,為什麼足以讓我們敬佩,
他們具有熱忱,具有power,具有永不放棄的毅力,
簡單的追求自己想追求的,
也許這只不過是簡單的想法,
卻是讓人難以致信的訓練過程.

套句紀政的其中的一個座右銘【贏者永不放棄, 放棄者永不會贏】
靠的是自己的意志力.還有教練的雄心壯志.

=============================================================
延伸閱讀網站:
<種樹的男人>部落格http://life.cht.com.tw/TreeMan/
<種樹的男人>紀錄片http://hichannel.hinet.net/media.do?id=58989
<種樹的男人>導演blog:  http://blog.chinatimes.com/ahmeow/archive/2008/11/03/342634.html 
慮老師綠手指影像http://blog.chinatimes.com/ahmeow/archive/2008/11/03/342634.html
海洋之心的介紹http://blog.xuite.net/stillsea/blog/20071787  (不是舞鈴的海洋之心喔!不要誤會)
<種樹的男人>繪本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28671676557

980523~無尾港揭牌表演(馬賽三劍客)

呵呵呵!阿容需要一點時間沉澱………才能把腦子裡面的東西呈現在網誌中,
……其實是沒有想法……..且戰且走…….想到什麼就寫些什麼,
以阿容老師的角度,把我們馬賽扯鈴隊的趣事,
留給扯鈴隊的小朋友們…….回憶囉!
前天去看了小朋友的媽媽寫的網誌….
媽媽號稱我們馬賽扯鈴隊的三劍客,
還真的有趣呢!
因為每逢比賽或表演,
他們從一開始同班,開始加入扯鈴隊,
感情超好….有時也會起內鬨(被老師說漏嘴了1).但每逢表演或比賽,他們一定說"老師!我可以!"
其實,他們都是自己給自己機會.
我在一旁觀察.他們都能以自己現有的狀況,把握住每一次練習以及表演的機會.
也就因為這樣,他們珍惜每次的舞台,
機會真的留給他們.
而這次無尾港的表演,
其實原本是要請學校的醒獅隊.
但機會留給我們扯鈴隊.
扯鈴隊八個人中,許多孩子有的要補習,有的要吃火鍋,有的要去外婆家,有的內傷,有的畢業考要到了.
所以,我們又推出了馬賽三劍客來客串演出.

這三劍客不是浪得虛名,
他們可是風雨無阻.
星期六早上9點就在歡顏館等阿容老師了呢!
每逢要練習,他們一定把自己的東西都準備好,並且分擔行政瑣事,
舉凡佑佑會準備音響,威勳會留意長繩,阿平會準備瑣頭(台南市長盃的獎品),
這麼簡單的東西.有什麼好驕傲的,
其實他們會顧前觀後,不需老師再三耳提面命,自動自發地準備就緒,
把一切表演前該做的準備,會互相支援及提醒.

看他們默默地把自己的鈴及棍子準備好,
讓一旁的我,非常欣慰,
每一次的演出我都期待他們有所進步.
就像上次昭明的陳老師提到"以表演做為訓練的目標."
這也讓我更有勇氣接下,我認為可以承擔的表演舞台.
而這次讓我發覺,
五年級的小朋友,在半開放的自由討論空間,
可以給他們更多接納,更多了解,以及更多思考.
這一次的舞台表演,我留給他們較多的空間去思考.
雖然扯鈴的表演技巧,就特定的幾招,
但是讓孩子們自由思考,我要什麼接什麼,我要加這個,我要加那個….
聽到孩子有這樣的聲音……
阿容的回答是"准!……准!……准!……好啊!那你要怎麼接才會順呢?"   ^.^…..
自己想要的動作,相信小朋友會把自己要的東西做到以目前而言最好的地步,
他們都能夠應自我的要求,去思考"這該怎麼接會比較順????"
其實討論的空間就在此.
尤其是當遇到團體的動作,
音樂是熟悉的,但是從團體8人改成了團體3人,
生:"喂~老師….怎麼弄…?"
師:"我們來想想看吧!""前面固定,某種音樂要做這種動作,但中間怎麼辦?"
尤其是當3+1的想法不一致時……
中間還差點擦槍走火…….."到底要聽誰的??????"
師:"好!咱們放音樂來跑跑看,先跑威勳說的…不行再換阿平說的…..,還要跑老師講的……."
生:"老師!你講的就跟我講的很像,就這樣……啊~~"
就這樣……跑了一次又一次…
短短4分鐘的團體表演.
我們跑了N次….
為了就是要把流暢度修到最適當,且三人都覺得OK的地步……
中間當然還有些彈性可以微調.
其實也訓練他們講的能力,
有的孩子會急著把自己的想法,要求別人跟他一樣,
有的孩子會靜靜的聽,
有的孩子會聽到一陣子之後,自己的想法才會出來.
這些都在你來我往的溝通中,大家在試著調整自己的步調.

從這般的討論過後,
他們更有自己的想法.
也更願意配合別人的想法.
也發覺這次的舞台經驗,
孩子有一點點和上次不一樣.(也許別人看不出來,但我看得出來!)
這就是他們自己習得的,
自己要的就是跟老師給的不太一樣………


給過這一次的表演機會,讓我們的距離更接近.
也許下次的組合又會不一樣,
珍惜每一次表演的機會,
是我的想法.

阿平在這次表演之後,他更在乎他的亮相.雖然還有點生澀,
但是他的能量正在累積當中,

佑佑的直立鈴,連在場的人都看傻眼…….其實他超愛直立鈴的.

威勳可是在地的無尾港居民,可不能漏氣喔!
連媽媽都在一旁吆喝,怎麼可以在親戚面前丟臉呢!
果不其然,一上場樸克脸就出來了.還要老師提醒要"笑".
連鄰居的叔叔ying的老公,還拿麥克風介紹"這是誰家的小孩!"
完全就是"給他加油掌聲!"
媽咪感動到,想衝出去抱他…….係金耶!
出了個風頭喔!沒想到無尾港也有這樣的小孩,平常都關起門來自己練,
這下子讓親朋好友看到……我們在幹嘛了吧!

給小朋友的掌聲他們會聽到,
自己做得不好,他們自己也會感覺到,
下一次…….就修到更好吧!

等一下!等一下!
這會兒佑佑怎麼把鈞浩掐到臉色蒼白啊???
好可憐的浩浩…….人家浩浩天生的白……..這也未免太白了吧!會讓人誤會……以為被佑佑給掐的.

三年級練習2~"看似簡單,其實很難"

我利用課餘時間,訓練三年級的小朋友,
這兩節課真的好短暫,
小朋友也覺得兩節課怎麼一下子就沒了!

下午第一節課帶他們到歡顏館,
突然發覺歡顏館空空的,只有我們5+1個人(心禕,庭維,桄翰,宏昱還有亞致還有阿容老師),
因為今天五年級有消防演習,好像完全沒有班級要用體育館似的,
所以若大的歡顏館是我們的囉!

在課前與孩子們分享上次的教學感受,
當我提到"上次上的課程,很累,但是你們喜不喜歡啊?"
小朋友紛紛提到:"老師!手真的很痠!"
我故意問他們"只叫你們做上下加速,很無聊喔?!"
庭維馬上回答:"不會!不會!"
我又再問:"那上次這麼累,你們有發現什麼嗎?"
就有人提到,"本來以為很簡單的,可是做下去,很難!"他們三年級的表情真的很認同這個想法(大家都在點頭,宏昱用他那大大的眼神看著老師,應該也是認同這個觀點吧!)
我心裡(嚇到)OS:小朋友怎麼會提到這麼棒的觀念!
太棒了!我便順著他們的觀念走,顧慮到他們的情緒感受勝過我在那邊囉哩八嗦的嘮叨.

很多看似簡單的動作,真的很簡單,就像簡單的上拋能夠接到是要靠多少次的失敗才可以得到的成果.
也由於上個星期的實地體驗,
孩子們在想著老師說的兩個人互相拋一顆鈴,而且很流暢的拋接,
在腦海中是多麼美,多麼簡單的觀念啊?!
但讓孩子們實地操作了之後,
孩子們才發覺,
原來老師講的簡單觀念,
要真的練到老師嘴巴說的那麼輕鬆是何等的不容易啊!
我想實際體驗,孩子們才真正能夠體會以及欣賞別人的動作,
這也是我想讓我的孩子們能有這樣的體驗.

這一天,我們在這麼大的歡顏館裡,讓小朋友們盡情地上拋+接+跳繩!(跳繩是後來加的!)
看他們五個人各據一方,自己玩自己的,
因為他們知道老師允許他們在歡顏館裡盡情地拋接是何等的自由,所以他們盡情地拋,
(PS:他們在戶外拋,肯定被我罵!學校的樹長得很濃密,隨便一拋,鈴或棍子就會卡在樹上……..接下來就是請工友叔叔幫忙…………我印像深刻是以前好幾屆在大榕樹下拿竹竿去勾鈴及棍子下來,還有宸緯的碳棍卡在鐘樓的榕樹上及佑佑的碳棍纏繞在台灣灤樹上……真是要命!)
不過,還得注意自己的安全以及別人的安全,不然鈴飛到頭上可是不好玩的喔!
沒想到一開始,三年級小朋友們號稱自己跳繩很厲害,可以跳很多圈,
練了一陣子,結果又體驗到,怎麼自己跳個2圈就已經很不錯了,有的時候運氣好,可以跳3圈,
順口問他們"跳那麼多圈難不難?"他們的回答是"喔~~要跳很多圈很難!會來不及"
我想體驗是自我經驗,
縱使用想像的,也很難能夠說出真正的體會,
體會是要真正去操作才能有更深一層的體悟,
和扯鈴隊的小朋友們共同體驗.
期待他們的體會能夠對他們的學習態度有所幫助.

===========================================================================
話說體健盃的北體C隊
在體健盃把spiderman詮釋得淋漓盡致…..
咱們馬賽扯鈴隊自此之後,
超級愛spiderman拿著長繩的棍子,想著自己是spiderman,將棍子拋出,
他們這些小孩子玩一次還不過穩,
一定要玩好多次才覺得夠本,
一玩再玩,
問經過的老師"你們知道他們在幹嘛嗎?"
見每個老師都搖搖頭,不知道你們扯鈴隊的孩子為什麼會為了"丟一根棍子"而high成這樣….?????

很難解釋…..
因為要真的現場看到表演,
才會把那種搞笑動作當作是我們之間的莞爾一笑呢!
也許這是我們扯鈴隊的笑點,外人很難懂的.

經過這麼些日子,
今天五年級的孩子們也發揮了他們的強項.
spiderman 一下………(其實是消防演習..)
我錄到威勳那隻黑spiderman 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