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

今天阿容老師要求小朋友做一件事,他們有的趴在地上寫,有的蹲在鐘樓椅子上寫……

看他們把老師的話放在心裡,…….很窩心囉!

老師告訴孩子"我們在暑假做了這麼多事,都是一點一滴慢慢累積而成…..老師想把這些點點滴滴化為文字."

不僅訓練孩子們的口說表達能力,也想訓練孩子靜下心來思考這整個歷程.

<練習外一章>

從學生的調查表中,可以發現孩子們其實並沒有天天練扯鈴,(我並不意外)

發現孩子們以比較喜歡同儕間的練習,

例如有學生說"我是要看心情的,可是在學校一定會練."

也有人說"想到才練."

有人說"每天回家會玩一下."

更有人說"老實說,我非常喜歡,因為在暑假可以遇到大家…….我只是覺得暑假中的教學都很不錯."

也有少數人天天回家練,只不過孩子對於同儕之間的互動學習較感興趣.

我猜想,也許在家裡獨自一人練扯鈴是很boring的一件事情,…….人一多,練起來自然快樂又自在.(這是我的想法,也許別人會有不同的解讀)

<台上的表演>

孩子們挺認真在回答老師的調查表.

從孩子們的回答可以看出不孩子們在乎的東西很不一樣.

有的孩子對於第一次上台很在意,

更有人"在意會不會害這次表演難看."….

平常看似粗心大意的孩子,出乎意料的會從觀眾眼光的覺察,反應自己的感受.

有的孩子超級在乎自己會不會掉鈴,"當然會,非常在意,100%在意."是不是很在意呢…….

有的孩子在掉鈴時還會做一個簡單又快速的動作,我壓根兒都沒有注意到…..

他說"很在意,掉鈴時,會看一下老師的表情!"…..我想,我應該沒那麼兇吧!….^.^

也有的孩子不在意,他說"我不在意自己表演的好不好,因為只要努力就好了."又強調"扯鈴對我來說是生命."……有點虛無漂渺的感覺……他出竅了…

其實從家長的調查表中提到"孩子平日練習時,總會在手上或身上留下傷良,不怕疼的過程….."家長有點心疼呢!

<欣賞藝術>

孩子們雖然每個人的招式都不同.

但是他們會欣賞別人.目的是"我要把別人的招式學起來!"

因為"我會認真的看,我要變得更厲害."

他們還不忘補上一句"因為扯鈴超~好玩.很酷,很帥"

還有人很真實地說"我一定不會認真看他表演的,因為別人會找我聊天."

這我就不知如何芸芸,看他們也聊得挺開心.

我還不時聽到"擦子呢!擦子在哪裡?"因為12個小朋友,我只準備一個擦子……..

佑佑不想寫了又擦,但又不想寫錯字.(也許我是低年級的班導師吧!…..)便問對面的妹妹說"妹妹!鐘樓的鐘怎麼寫?"

妹妹很順地在他的調查表上寫上"鐘"……寫完後……妹妹自言自語的說"啊~擦子呢???哈哈哈!還要找擦子擦…."

阿平說"佑佑擺明的在耍妹妹嘛!"大家笑成一團………

當我整理資料時發現,12個小朋友中有9個小朋友都說非常喜歡海棉棍喔!"因為軟軟的.""因為很好握""不會結繭"

不喜歡是因為黏黏的,或者是不知道,一半一半,

所以喜歡海棉棍,以我們馬賽國小這12個小朋友中就佔3/4強,也就是75%…….

坦闊老師的海棉棍造福許多人喔!

<團隊合作>

扯鈴可以很個人,也可以很團體,

每個人在團體中都要有一個位置,

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共同的話題是需要被經營的.

有的孩子直接說扯鈴"替我省了不少時間,學到了團結的精神,是溜滑梯!"

家長更是直接了當地說,看到孩子"團隊精神最重要.拋開自我為中心."以及"合群,自信,友誼,尊重,成長."

其實孩子們在舞台上表演,

不管表演得如何,

家長們都引以為傲,"看到孩子在舞台上表演,眼神中的光采,令我很感動,也很欣慰."

反而是家長們較注意到團隊合作的精神,

但孩子們較沒有想到這一點,也許這就是大人和孩子想法之不同吧!

今天這份調查表,只是粗略了解本校學生在學習扯鈴上的觀點及看法,

還有更多重點更有待我的發掘呢!

雖然看他們把想法化成文字,時間需要有點久(因為要寫字),

可是這樣的等待也是一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