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以為我已經處理完了!
但是真的還沒有處理,
事情還是原封不動,
錯失了處理的黃金時期,對我及對學生間的感情,
彼此的關係糾葛,其實是一種拉鋸.
事情發生在超級盃(4/11),
我一心只想著要帶孩子們出外體驗,增廣孩子們的能見度.
壓根兒都沒有想到,一顆鈴會讓我的心情如此地起伏不安.
沒想到2個月過了,事情還是原封不動,
因為我以為事情已經解決了,
但是在清點社團的衣服,扯鈴及棍子等等,才問了一下"啊!佑佑的鈴處理了沒?"
佑佑靜靜的說::"還沒!"看著佑佑,沒有激動,也沒有情緒不穩,只是淡淡的說:"還沒!"
當下很心疼佑佑的感受.
原本是三顆的,這就是少了一顆白色紹鈴,上面還寫上"佑",
如果有人撿到( in 超級盃 ),又知道阿容正在找他,煩請留言.
因為在超級盃時,A跟佑佑借鈴,回程時把佑佑的三顆鈴請B拿回來,
結果B拿回來,但卻是不見了一顆,
這樣的羅生門,真的很難處理,
在知道鈴不見時,我很震驚,也很生氣,
因為這不在我的出外取經體驗學習中,
而且我當時一直以為超級盃圓滿的落幕了!
但我錯了!
原本的黃金時期錯過了!是我的錯!
但這整件事情一定要有學習,
不能因為草率處理就隨便付了錢了事,
應當大家坐下來談一談,
但我發現事情的原萎知道後,孩子們好像一付旁觀者,
令我更訝異的是,發現孩子們在等著我處理,
但是我這個中間人若處理得不好,讓三方面留著疙瘩也是我不願見到的,
畢竟快要畢業了,孩子留著不愉快並不是扯鈴隊想學習的東西.
真是可恨"區區一顆鈴"居然要破壞我們之間長期累積下來的感情,
說什麼我都是說"never!"
借用<希望工程>(作者:蘇明進~老蘇blog)一書的方式,試著把想法寫下來,(感恩賴皮老師借我這本期侍已久的書)
我要求三位寫下反省單,內容如下:
希望他們從反省中,自我學到負責及反思的態度.
1.寫下前因後果,事情的發生經過.
2.先別怪別人,先反省自己做錯了什麼?
3.告訴我,你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
4.自己該怎麼做,才能彌補這次的傷害?
5.下次該如何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我看到A寫到:"我和佑佑借鈴,卻叫B幫我顧扯鈴,我借的應該由我照顧好,所以我也有錯."
"我借的該由我顧,不該叫B幫我顧,如果我自己顧就不會不見了."
也聽到B的聲音:"當初我不應該隨便答應幫別人保管扯鈴的."
並且省思後說"別人拜託我幫他保管東西時,要先慎重的思考,看能不能保管,如果不行,應該要拒絕."
在這樣猶如羅生門的事件裡,簡直是"不是我的錯"的翻版,大家起先都不認為自己是要承擔後果的那一位,
因為都有理由可以說"不是我的錯."
但是他們的反省中,可以感受到他們自己承認不對的那一塊.
心中的石頭也放下了許多,
要學會負責才有正向的學習態度.
從他們的反省單中,我可以感受到他們願意向別人道歉,
那就表示他們願意彼此放開心胸把事情講開來.
也許處理的過程不是最好,但是看他們彼此都寫到"對佑佑很對不起",
這樣的態度讓我的情緒也跟著平復.
其實整件事從佑佑的反省單中,可以看出佑佑在整件事情的無力感.
因他提到"剛開始,A跟我借扯鈴,我就毫無疑問的把扯鈴拿給他,因為我以為把扯鈴借給他,沒想到我錯了,A居然把我寄放在他那邊的扯鈴轉交給B,還把扯鈴給用不見,而且還不事先跟我通知,還要我去跟他們兩個人說,我先去找A,他說:"B會負責."然後我去找B,B說"我會還你錢."結果直到6月四日他才還."
好吧!如果沒有記取教訓的話,以後想要借鈴,連阿容老師都不借……..
沒有學習到應有的負責任態度,誰敢借啊??????
剛打了三通電話與家長聊一聊這整個事情,
也很感謝家長們的態度.
還有家長提到,"要遇到可以用這樣的錢買到的學習,一輩子也不見得能遇得上幾次,這也算是給他們的一種教訓及學習."
還有家長跟我提"兩個月前,只要老師跟家長講一下,老師就不用這麼辛苦,還打了兩張那麼長的信.這種事很簡單可以處理就好了,老師不用放在心上啦!"
聽到這裡,讓我好欣慰.謝謝三位家長的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