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禮拜,教務主任很熱心地來跟我邀稿,
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完成這項任務,
大約4頁左右,我實在減不下來,因為想放的照片實在太多,
但又得文圖並茂,
阿容的文章還不能登大雅之堂,
簡單的圖片加上文字敍述,
如果不能構成校刊內容,
也可以當作扯鈴隊的資料整理,
所以阿容又在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了,
明天又得熊貓眼了囉!
實在是無法在無名裡面插入自己弄的pdf,
只好請各位連過去,看阿容寫的文章囉!
Microsoft Word – 98馬賽國小扯鈴隊
===============================================================
馬賽國小扯鈴隊
不知從何下筆,所以就當作是在部落格寫文章介紹咱們馬賽國小扯鈴隊。
從開始接觸扯鈴之後,就沒有結束的一天,
扯「鈴」好玩在哪裡呢?「它」好玩在於會一招新的動作,
而這一招新的動作,有時很快就上手,有時卻是要練上個把月,
問我們扯鈴隊的哥哥們就知道,要練一手稱得上人人稱羨的動作,
沒有功夫深厚的底子以及瘋狂似的「拚命三郎」是辦不到的。
當孩子們在為一個招式而喝采時,也是孩子們不知累積了多少掉鈴的次數。
但是他們不氣餒,因為他們看過全台最優的扯鈴高手扯過,
相信自己總有一天一定會上手的。
縱使看不懂扯鈴的人,只會數他們的掉鈴次數而已,
但是他們決不因此而放棄自己的興趣,因為他們知道要在台上能夠「零失誤」,
不知要累積多少次失敗的經驗,才能換得台上流暢的表演。
無數次失敗,加上練習所耗的體力及耐力,還有非常旺盛的企圖心。
再加上當時的伙伴、穩定度、手感、整場氣氛以及欣賞的觀眾,都很重要。
所以小朋友在台上表演,不管是小朋友很帥氣的表演,
抑或是不小心掉了一顆那“運氣不好”的鈴。
希望各位在欣賞我們的表演時,能夠給我們馬賽扯鈴隊加油的掌聲。感恩各位~
打底子 (練!練!練!)
信和老師對扯鈴具有熱情又默默訓練孩子的教練,
而阿容老師卻是一個想盡辦法帶學生看外面的世界。
兩位教練也在訓練過程中和孩子們互相學習及互相溝通,
兩個老師的觸角不同,卻共同帶出了這一批半大不小的學生。
從一開始訓練孩子,到放手讓孩子們自立自強,孩子們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
先是小朋友練習單鈴的技巧,
剛學會單鈴,扯「鈴」就像具有魔力一般吸引著初學者,
因為太好玩了,每個孩子都覺得自己是天下無敵超級厲害。
但是單鈴卻是有一定的層級,因為有一些放棍的技巧,
反而是練完雙鈴後,具有一定的功夫底子,才練會的。
再來是小朋友練習雙鈴的技巧,
雙鈴則是需要有一定的功力,鈴的手感才會出來。
而三鈴更是小朋友眼中的神,因為三鈴需要是個「拚命三郎」
以及不屈不堯的精神才有辦法達到此地步。
沒有雙鈴功力是不行的,可說:「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樑山。」
以下分別是李瑭豈、林平倫、賴其佑、李威勳的雙鈴、以及劉宸緯的三鈴。
闊展視野 (向外取經,求進步!)
有機會能夠出去看看,出去學習,也是一種體驗學習,
其實在學校也可以練習,但是有機會出去看,出去聽,縱使沒有學到新招,
孩子們的視野也會更不同,因為老師相信井底之蛙是會被束縛的。
學生也是一樣,能夠出去,不僅得到校長及各處室主任的肯定,
出去外面也代表學校,孩子們出外取經,都能秉持著謙虛有禮的態度學習。
出門前,阿容老師可是千叮嚀萬交待,
先有進退禮節,才能與全國各縣市菁英們互相交流,
我們也認識各地許多扯鈴好手,也是下一次扯鈴賽事中互相交流的好伙伴。
舞台經驗
舞台經驗(一)(有樣沒樣,照過來!)
我們需要許多舞台的經驗,也需要勤加練習,
為了下一次的表演做最認真的練習,我們都會好好把握每一次上台的經驗,
每一次的練習都希望能夠把動作修到最理想狀態,呈現給觀眾,
有機會就要上場,因為我們知道有舞台就有挑戰,才會有進步。
阿容老師看在眼裡,我們的進步,絕對可以被稱讚的。
舞台經驗(二)
從2008年到2009年,很慶幸許多活動單位給了我們許多次舞台經驗,
更有扯鈴隊的學生在部落格提到,扯鈴的舞台經驗讓他上台不再害羞,
每一次舞台的經驗,都讓我們慢慢修飾舞台效果,孩子們更享受舞台的經驗,
未來扯鈴隊亦秉持著謙虛有禮的學習態度,面對即將到來的舞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