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6合作學習研習–地點:羅東國中

1.丟好問題,鼓勵,加分(交代給小老師)(舉手就鼓勵,給予支持)

2.各組注意(取代閉嘴+看向老師)

3.若A,B為一組,問A即B回答。

4.時間限定(是否還需要多的時間?)

(1~3分)

5.講話聊天在合作學習是正常的。

(有限→至少維持清醒)

6.合作學習從最難的國中端開始(so no國小基礎)

→並不會討論,不具備討論的素養。

7.傳統教學只有1/3的成效

☆不了解學生的學習軌道,若教師教學階梯化,學習有可能

8.課本真的的很差→自編

9.學生連舉手的勇氣都沒有

10.融入科學憶測→數學憶測(開放思考)

11.佈題要能聚焦。

12.制約→時間控制

13非例行性問題

14.同學挑組,增加參與感

15.依學生狀況佈題

16.從公差=0,跳至公差不等於0

17.時間操作,節奏要很精準,進度容易慢

18.佈題搭在學生的先備知識上

19.要先介紹基本概念→預讀很重要→閱讀理解力很重要,有增加

20.以往是自我建構的年代

★如何預讀:(1)用鉛筆跟著文字走(不能用尺畫)

(2)假久成真:說一說,講一講,問問題

(3)考一題,100分,早一點問→給時間討論,就動起來了

(4)由指定組別出題,別組回答

答對加分,答錯績分送走

(變為遊戲,有趣可吸引專注)

(a)可A、B、C、D四人一組 (b)也可A組、B組、C組、D組(組內互考)

                        (c)也可B考A, C考B,D考C

6~15名,最值得擔心:老師教不好,考好是自己的成就

22.習作一欄

     小考一欄

     課室表現一欄                   弄在黑板上計分方式,說清楚,講明白          

                                              一定要貼出來公告

23.提問即可加分

★教案設計,課堂脈絡,學習探究課室→課本要支解(要透過共備,提早1~2週,別提早1個月,主軸:教案-(草案)   共同討論   ak的再執行)

如何進入合作學習,策略增長

PCK                           如何分組                   如何合作學習

  專業知識     傳統講述

24.腦袋動起來,就停不下來→思考

25.教學端不同,教案很難直接套用

→活用脈絡最重要,只要簡案+活動設計就好

                                                   ↓

                                               鎖定的目標 要明確

★要看到學生的學習軌道

26.邀請伙伴觀課

27.逐字稿在教科所。

28.多數學校已成為深耕學校。

29.如何分組,探究教學如何進行

30.平方和,平方差從折紙切入,確實有學生無法進行

→改改折紙變為高階題

31.觀課的主題→學生,觀察變細緻,細膩

    沒有十拿九穩

32.8年級 可以預讀,進度提早1章節

33.對岸   中級  高級 特級  教師

精準+有效  的學習←分組合作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