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化反應以及生活中的酯 備課紀錄003

讓我們先來看看104教育會考自然科第19題

( A )19. 下圖為某實驗的步驟圖,步驟四完成後,觀察到試管內的液體分成兩層。

              如果僅將其中的一個步驟修改,其他步驟不變,

              則下列四種修改方式及其結果的描述,何者正確?

clip_image002
(A)步驟一的乙酸改成同體積的食醋,反應速率會減慢
(B)步驟二的濃硫酸改成滴入5 ~ 6滴,反應速率會減慢
(C)步驟二的濃硫酸改成同濃度的醋酸,反應速率會增加
(D)步驟三改成置於同體積冷水中一段時間,反應速率會增加

這是一題結合酯化反應與影響反應速率因素的題目

酯化反應:有機酸+醇類,產生酯類。

在課本中除了用乙酸和乙醇反應產生乙酸乙酯,

還舉例,乙酸戊酯具有香蕉味,戊酸戊酯具有蘋果味。

酯類奇妙的地方不止於水果香味以及花香,還存在於

(1)寶特瓶、(2)聚酯纖維、(3)脂肪、(4)可分解塑膠~聚乳酸(5)塑化劑

(1)寶特瓶

合成塑膠中的寶特瓶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

上一屆世界杯足球賽,新聞就報導很多球隊的球衣都是利用回收寶特瓶使用的。

(2)聚酯纖維

在衣料纖維中的合成纖維有一種發展潛力無窮的「聚纖維」,

也是由對苯二甲酸+乙二醇產生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對苯二甲酸+丙二醇產生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PTT)。

(3)脂肪

脂肪是由碳、氫、氧所組成的類物質,

依照來源不同,可區分為動物性脂肪及植物性脂肪,

常溫時動物性脂肪通常呈固態,如豬油、牛油等;

而植物性脂肪通常呈液態,如橄欖油、沙拉油等。

而所謂的反式脂肪是指經過氫化的植物油。

(4) 可分解塑膠~聚乳酸(PLA)

聚乳酸(PLA polylactic acid),是一種熱塑性聚化合物,

由乳酸單體間脫水縮合可得,為生物可分解塑膠常用之原料,

由澱粉發酵為乳酸原料,通常取自於植物,其中玉米澱粉為最大宗;

聚乳酸有兩種主要工業製程,

其中最普遍的製程為先以兩個乳酸分子互相化形成的乳酸交(lactide)

在金屬催化劑的作用下進行開環聚合。

(5)塑化劑

商人為了壓低成本,在飲料和乳製品中添加的塑化劑,

讓飲料「看」起來黏稠性高、濃度高。

塑化劑的成分為一種酯類,原本用在塑膠中,使其變得柔軟易於變形,並增加黏性。

塑化劑被歸類為環境荷爾蒙,

進到人體內,將造成內分泌失調,損害生殖機能,還有可能引發惡性腫瘤。

 

楊旺祥

冬山國中理化老師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