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個改變歷史的化學故事~第6章絲與尼龍

「絲」總被認為是象徵財富的高級織品,即使今日天然和人造纖維的種類繁多,絲的地位仍無法取代。

絲的魅力來自於它觸感輕柔、冬暖夏涼、光澤動人,與染色效果極佳的特性,而這些都得歸功於其化學結構。

有就是這個絕妙的化學結構,開啟了東方與其他世界世界世界的貿易路線。(絲路)

到了十四世紀,蠶絲業已是義大利最繁榮的工業之一,尤其是威尼斯、盧卡(Lucca)、與佛羅倫斯等北部城市,

從這些城市運到歐洲北部的絲織品,也被認為是當時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得以興盛的經濟支柱。

絲,就像羊毛和毛髮之類的動物纖維,基本上是一種蛋白質。

蛋白質是由二十二種不同的alpha胺基酸所組成,

而alpha胺基酸的化學結構包含一個胺基(-NH2)與一個   基(-COOH),胺基與唆基彼此相連於alpha碳原子上。

胺基酸

在這個結構裡,R代表不同的基團或原子集合,

所以這裡R會有二十二種不同的結構,也就是二十二個彼此互異的胺基酸。

R有時也被稱為側基團或側鏈,而這些側鏈結構也造就了絲與其他蛋白質的特性。

甘胺酸

楊旺祥

冬山國中理化老師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