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京都、大阪、瀨戶內海
2003年蜜月旅行前往日本京都、東京旅行,對於日本的文化有比較深刻的體驗。
之後因熱衷日劇白色巨塔,該劇的拍攝場景是在大阪,進而興起了去日本玩的興致,
以及2005年萬國博覽會在愛知縣名古屋市舉行,因此要把握參觀萬國博覽會的機會,
所以2005年再次去日本,體驗日本的科技與文化之旅。
2014年,因自己孩子已經逐漸長大,決定讓孩子增廣見聞,所以前往日本旅行與學習。
傳統與現代
以手機相機廣角的功能,拍下大阪城附近的景色,左邊商業大樓代表現代,右邊大阪城天守閣代表傳統。
DAY 1 2014.7.6 前往B6登機門登機
B6登機門今年2014的主題是「台灣水果」
DAY 2 京都御苑、二条城、奈良公園、東本願寺、鴨川。
在御苑裡,看到的樟樹、青棡櫟、九芎等都有大約400年以上的樹齡。
這棵九芎應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讓從九芎城(宜蘭舊城名)來的我,相當景仰。
在二条城的外觀上,德川家康要彰顯的是低調而大器。
走進去參觀,處處是驚奇,氣息、聽覺、視覺上都是十分講究。
氣息上,檜木的香氣,讓人清爽。
腳踩在木頭地板上,若是不熟悉走廊通道的人,木頭地板會發出類似鳥鳴的聲音,
據說此特別精心設計的走道有其防禦上特別的意義。
視覺上,屏風上的繪圖,也有其代表的意義。
例如:屏風上若是虎、猛獸,則在此廂房接見的是武官。
屏風上若是松、鶴,則在此廂房接見的會是文官。
鹿茸,鹿茸在哪裡?左手比的位置,還是右手比的位置。(奈良公園)
向晚,在鴨川散步。 羨慕京都人可以如此親水、愛水。
如果台北人、宜蘭人也能如此愛護河川,或許都市不會那麼熱。
決定,明天早上來鴨川晨走。維持良好的習慣,也更能感受當地人的生活。
DAY 3 鴨川、高瀨川晨走。瀨戶內海,鐵道與溫泉之旅。
邊走邊拍。鴨川河岸的楓樹、九芎等樹形優美。
回程的路上,往號稱是藝妓(真的藝妓、或是觀光客)
常常走的小路,更是讓我驚艷不已。
高瀨川的溪水緩緩流動,水質清澈,水岸旁種植櫻花樹。
回飯店享用早餐之後,從京都車站搭新幹線到岡山站,
再從岡山站搭瀨戶線到高松。
這段旅程我一個人走,因為太太知道我想要特別走一趟瀨戶內海的原因。
自己一個人走,更能滿足一個人對於旅行意義的追求。
從我開始唸日本歷史與地理時,對於日本人建造聯絡四國與本州的鐵道上,
『下層可以走電車,上層可以走汽車』的鐵道設計很驚嘆,
如今,能夠親身體驗,更是感到滿足與幸福。
尤其,是我剛好坐在列車的最後一個車廂,可以一眼望去看到鐵道上的鋼鐵,
以極對稱而工整地排列好,讓我感受到力學上的美。
雖然,台風八號已經接近日本了,但是瀨戶內海波浪不興,有寧靜安好之美。
其實,在火車上我也欣賞到日本人的多種樣貌。
從高松站下車後,我就前往高松港,搭乘往宇野港的渡輪。
我搭乘的渡輪可能是當地人較常搭的客輪與貨輪都可以上船的渡輪。
而觀光客(自助、自由行、旅行團)等的渡輪,可能是會沿途多逛一、兩個小島。
宇野港與宇野車站很接近,在下午四點以前電車每小時一班,在等待的空檔,
我看到了宇野車站的一則溫泉廣告。瀨戶內溫泉,會不會是海底溫泉?
其實,我有點害怕,因為會擔心語文溝通,會擔心價格問題。
但是,我還是鼓起勇氣,也滿足了好奇心去嘗試冒險。
今日的旅程同時,太太帶小孩去金閣寺、晚餐在鴨川旁享用。
今日,大家雖是各自旅行,很獨立,也都留下很美好的經驗。
DAY 4 清水寺、高台寺、附近散步。
2003年蜜月旅行,一張在高台寺所拍下的照片,是我當年度最喜愛的照片。
我想做個比較,比較這十一年來的變化。
晚上,在飯店休息(因為台風8號已經讓外面的天氣下雨了),
3G國外漫遊已經開通,(中華電信與日本NTT Docomo合作)
所以,我連上LINE 也上Facebook,
看到國中同學、高中同學、大學同學、以及冬中學生,
都有一些人已經在東京、大阪洽公,在金澤、北海道等各地旅行,
而此時此刻,我是感到欣慰與滿足,感謝這些年來的努力,
所遇見的人,都是願意努力認真地工作、完成任務、陪伴家人的臺灣人。
DAY 5 錦市場、京阪電車(京都-大阪)、旅館Check in、甲子園球場、道頓崛
錦市場 在這裡物產富庶,名物名器都在這裡,深刻感受到京都的文化底蘊。
我想,隨著我的年齡再更增長,我會希望能有機會用更長的時間再看一次。
甲子園球場
道頓崛
DAY6 大阪城(天守閣)、NHK大阪放送局、大阪造幣局、道頓崛
大阪城:認識豐臣秀吉。
DAY 7 前往關西機場(難波-關西機場)、機場免稅店、偉大的航道上、中興嘟嘟房、
國道二號、國道三號、國道五號,蘭陽平原。
日本電車系統的APP。
關西機場看飛機
回到蘭陽平原,第一個想念的滋味是『西瓜』,好想趕快解渴消暑。
在路上看到蘭陽平原上的九芎花開,
與在京都御苑、鴨川也看到九芎樹,
這兩個情境的聯想,
或許哪一年哪個月?
蘭陽平原上的許多九芎樹是高大且盛開,
就是宜蘭人能夠同時重視傳統與現代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