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中的科學意象

1英鎊牛頓

一元英鎊

艾薩克.牛頓(Issac Newton,西元1643~1727年)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與自然哲學家。他在西元1687年所發表的論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裡,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發表了研究成果。除此之外,牛頓發明了反射式望遠鏡(又稱牛頓望遠鏡)。在數學上,他與萊布尼茨合作發展出微積分學。這幾項研究貢獻至今仍為現代科學的重要基礎,因此英國在1英鎊紙幣上印有牛頓的肖像,以紀念這位永恆的偉人。

10英鎊

十元英鎊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西元1809~1882年),英國博物學家。西元1831年時參與『小獵犬號』的航行,經歷五年的航行,改變了他的一生。過程中,他蒐集了各地的地質、礦物與化石標本,並在東太平洋的加拉巴哥群島發現了不同食性的鷽鳥有著不同外形的嘴喙,進而啟發他演化的觀點;另外他在美洲發現了許多體型極小、顏色鮮豔而翅膀拍動快速的蜂鳥。達爾文回到英國後一直到西元1859年才將他的紀錄與研究整理完成物種起源一書,西元1871又出版了人類起源一書,奠定『演化』觀點的基礎。在西元2000年英國所發行的英鎊紙幣上,有達爾文的肖像以及他所發現的蜂鳥的畫像。

20英鎊(1990)

二十元英鎊

麥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西元1791~1867年),英國物理學家、電磁學及電化學家。據歷史記載法拉第只有小學畢業,但因勤勉自學且悟性極高,不斷透過自學、旁聽與研究,終於在西元1831年對於電磁感應有了重大發現,並製作出歷史上第一部發電機。此外,電磁學上的電容也以『法拉第』作為單位,一莫耳電子所含的電量(96500庫侖)也稱為法拉第常數。這位具有特殊天分的科學家,他肖像在西元1990年被印在20英鎊紙幣上作為紀念。

新台幣2000元

臺灣鱒於西元1917年發現,又稱櫻花鉤吻鮭,泰雅族稱『本邦』,屬鮭目鮭科,為臺灣特有亞種淡水魚類。早期台灣鱒原本和其他鮭魚一樣是洄游性魚類,但由於臺灣經歷多次地質變動,阻斷洄游路徑,使臺灣鱒無法洄游;再加上氣候變遷,逐漸往高海拔遷徙,而成為陸封型的鮭科物種。臺灣鱒目前是臺灣瀕臨絕種的第一級保育物種,也是臺灣境內唯一溫帶魚類,不僅是探索生物演化的重要題材,也是臺灣與亞洲大陸地塊連接的地質史證據之一,因此不論就數量以及物種特性而言都有其高度的特殊性與研究價值,堪稱臺灣的國寶魚。因此西元2002年所發行的2000元上便印有臺灣鱒的圖案。

楊旺祥

冬山國中理化老師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