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的科學~會飛的哺乳類動物!蝙蝠

會飛的哺乳類

蝙蝠約從5千萬年前始新世(Eocene) 開始演化出獨特飛行結構和聲波反射定位能力,

除能獲取更多食物也增加存活機會。

科學家發現,有些蝙蝠會發出超高頻叫聲,

此類蝙蝠體內都具有一種高度變異的 FOXP2基因,

FOXP2編碼的蛋白質可能影響嘴部和發聲系統的協調性。

有研究發現,沒有 FOXP2的實驗動物彼此之間無法利用超聲波交流。

英國倫敦大學女王學院遺傳學家對13隻蝙蝠(分屬6類蝙蝠)的FOXP2基因進行測序,

發現並非所有蝙蝠都會使用回聲定位。

研究人員另發現,蝙蝠FOXP2基因序列產生突變數量是其他動物的兩倍,

意味蝙蝠在相關功能的演化速度可能較快。

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生蕭淳任,曾針對不同超聲波類型的回聲定位蝙蝠,

檢視腦中FOXP2表現。

研究發現,臺灣蝙蝠大致可分為二型,

第一型為調頻蝙蝠 (簡稱FM蝙蝠) 例如東亞家蝠與摺翅蝠;

另一型則為常頻調率蝙蝠 (簡稱CF-FM蝙蝠),例如臺灣葉鼻蝠與臺灣小蹄鼻蝠;

CF-FM 蝙蝠腦中 FOXP2表現遠大於FM蝙蝠,

這結果顯示 FOXP2的基因表現,與蝙蝠叫聲的複雜程度相關。

蕭淳任說,CF-FM蝙蝠耳蝸構造複雜度也遠大於FM蝙蝠,

說明蝙蝠叫聲複雜程度與內耳之耳蝸構造複雜程度有關。

美國波士頓大學和英國倫敦大學研究團隊,在印尼蘇拉威西捕捉大耳蹄鼻蝠時,發現同種大耳蹄鼻蝠有三種不同體型。

雖然牠們住在同一區域,但不同體型蝙蝠間卻從未交配產生後代,關鍵在不同體型蝙蝠的回波定位所發出超聲波範圍不同。

體型最大的大耳蹄鼻蝠發出27.2 KHz 的超聲波,

體型中等和較小的大耳蹄鼻蝠則發出分別是40.5 KHz和54KHz的超聲波,

此三類同種卻不同體型的蝙蝠所使用的超聲波剛好各差了13.5 KHz,

推測很可能是大中小三種體型的蝙蝠無法聽到其他二種體型蝙蝠的叫聲,

因而造成彼此無法求偶生殖「送作堆」。

由於高頻聲音比較適合掃描較小的獵物,

因此不同體型的蝙蝠也各自追逐捕食不同大小的昆蟲,所以叫聲頻率不同,會形成一種通訊障礙,進而造成同種但不同體型蝙蝠「合子前隔離」的生殖隔離現象。

楊旺祥

冬山國中理化老師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