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核子反應爐

當1972年法國物理學家佩蘭(Francis  Perrin,西元1901年~西元1992年)發現,

早在人類出現以前的20億年,在非州加彭的奧克洛地底下已有全世界最早的天然核反應爐

時,舉世震驚。

Oklo natural reactor

 

Geological situation in Gabon leading to natural 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在加彭的地質情況,導致天然核裂變反應堆)
1. Nuclear reactor zones     1。核反應區

2. Sandstone                          2。砂岩

3. Uranium ore layer            3。鈾礦石層

4. Granite                                4。花崗岩

這座天然反應爐(Oklo  natural  reactor)的成因是當富含鈾礦的沉積物接觸到地下水時,

水減緩了鈾礦釋放出的中子的速度,

使得這些中子能與其他的原子碰撞並進行分裂反應。

反應過程中所產生的熱讓水汽化成蒸氣,使連鎖反應的速度暫時地變慢。

當環境冷卻後,蒸氣變成水,讓反應又再度開始進行。

當科學家估計這座史前反應爐持續運轉了幾十萬年,

產生了科學家在奧克洛所發現的各種同位素(isotope)。

這些在地底空洞的鈾礦中所進行的核反應消耗了大約5噸的放射性鈾235。

奧克洛是目前已知唯一有天然核反應爐的地方。

在則拉資尼(Roger Zelazny)的科幻小說『塵埃之橋』(Bridges  of  Ashes)中,

外星人在加彭建造了這座反應爐以誘發基因突變,最後創造出人類這個物種。

PS:1930年代費米(Enrico Fermi)和西拉德(Leo Szilard,1898~1964)發現鈾可以持續進行連鎖反應。

西拉德和費米在哥倫比亞大學進行的實驗發現鈾原子會產生大量的中子(Neutron,一種次原子粒子),

證明連鎖反應是可能的,而且可以用來製造核子武器。

https://youtube.com/watch?v=LZ425Z58NPA%3Fhl%3Den%26hd%3D1

介紹到天然核子反應爐

https://youtube.com/watch?v=aQzKQiX2QsY%3Fhl%3Den%26hd%3D1

請自己動手調字幕會比較清楚他在講什麼

楊旺祥

冬山國中理化老師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