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教育特刊

最初是因為2006年天下雜誌的一段感人影片
描述著五個國中生(台北市資優生  台北縣自學方案學生 彰化縣為了職業考量放棄興趣的學生  花蓮原住民學生)
因為十五歲那年不同的選擇 造就往後不同的人生
從九十三年成為正式教師之後,我就開始陸陸續續收集教育專刊  
今天,我整理出自己家裡書櫃上教育特刊的內容,
並且把這六本雜誌放在家裡客廳的雜誌櫃,拍照後存檔作成橫幅
2004 海闊天空 VIII 孩子 我要你比我更國際
2005 海闊天空 IX   家庭教育 贏的起點
2007  15-24歲關鍵十年 獨立與探索
2009  生命教育
2010  科學教育 決勝未來
2012  能力紮根
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 2010年科學教育決勝未來 ,
因為自己也是自然科教師,所以對於自然科學議題特別敏銳,
也與學校同事討論此相關議題。例如:如何在學校定期評量中融入類似PISA的試題,如何引發孩子對於學習科學的興趣,天文與生物是否為最能引起孩子接觸科學的興趣
而在宜蘭縣教網部落格中,
吳月玲老師寫了一篇『什麼樣的科學教育?決勝什麼樣的未來?』
讓我再一次去思考(1)科學教育的完整面貌應該如何?
                                (2)未來是高中大學生活?
                                           職場上的專業職能?
                                           工作收入的所得高低?
           到底哪方面好的科學教育能決勝以後哪方面的未來
 想到 天下雜誌當初在寫教育專刊時是以『海闊天空』為口號
而為何2007年之後就不以此為口號了呢?
難道是我們的未來不會是『海闊天空』
 

楊旺祥

冬山國中理化老師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