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重要的昆蟲
蜜蜂一向給人聰明又勤勞的印象,但最近科學家們探索蜜蜂神祕消失的原因時,
卻發現「蜜蜂變笨了! 」
農藥的汙染,讓聰明的蜜蜂學習能力大幅降低,甚至外出採蜜後,卻迷航回不了家,
進而造成蜂群崩解失序(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CD)的現象。
從2006年秋天開始,歐洲、北美各地都出現大量蜜蜂不明消失的CCD現象,蜜蜂數量驟減了3到5成,引起國際間的政府機構、科學家、蜂農與一般民眾的重視,這幾年來,國、內外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農藥的汙染,導致蜜蜂變笨了。
宜蘭大學日前與台灣蜜蜂與蜂產品學會合辦「國際蜜蜂保護論壇」,「農藥讓蜜蜂變笨」的議題,就引起與會專家學者的熱烈討論。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教授陳裕文鑽研蜂學已超過20年。他說,蜜蜂面臨的農藥威脅來自環境中廣泛使用的殺蟲劑、殺草劑與殺真菌劑等,尤其以殺蟲劑的威脅最大,因為蜜蜂也是昆蟲,對殺蟲劑非常敏感。另一個重大的農藥汙染源,則是來自殺蟎劑。
傳統殺蟲劑因為環境累積性、對哺乳動物毒性過高或抗藥性等問題,現在已經減少使用,改採對哺乳動物低毒的新型殺蟲劑,像是益達胺(一種新尼古丁類型的殺蟲劑)就很普遍,但這些新型的殺蟲劑,卻往往忽略了對蜜蜂可能的影響。
陳裕文說,農藥作用的作物種類若是蜜源植物,上市前會加作對於蜜蜂等授粉昆蟲的毒性,但評斷的標準很粗略,就是是否會致死。
但是這樣一來,衍生出兩個問題,第一,有些藥劑作用的對象並不是成蜂;第二,有些毒藥的劑量不一定會致死,但已經嚴重影響到成蜂的行為能力,就是所謂的「亞致死劑量」。
陳裕文與台大昆蟲系教授楊恩誠合作,以台灣蜂農養來生產蜂蜜的「西洋蜂」為對象,使用「益達胺」,連續4天餵食剛出生的幼蜂0.01奈克(1奈克為10的負9次方公克),發現被餵食的幼蟲羽化後,外形雖然正常,但嗅覺等功能降低,甚至喪失。
陳裕文說,正常的蜜蜂有學習的能力,可以訓練,給牠糖水就會自然伸出口器,但他們的研究顯示,若是幼蜂遭到農藥汙染,行為能力受損,牠怎麼樣就是學不會,並不會伸出口器。這個研究成果上月中旬已發表在國際知名的科學期刊—科學公共圖書館(PLoS ONE)。
農藥對於蜜蜂的影響,在國外也曾作過研究,研究團隊把蜜蜂帶到離巢一定距離的地方,餵蜜蜂吃低劑量的益達胺,之後釋放,發現與正常蜜蜂相比,回家的少了三成。
楊恩誠教授還作過另一個研究,以糖水誘引成蜂取食,再以油漆點上標記放回蜂巢,正常的狀態下,5分鐘內蜜蜂會再回來取食,但他在蔗糖溶液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益達胺,發現益達胺濃度到50ppb時,蜜蜂回來時間就拉長,甚至隔天才再來,而濃度超過600ppb時,34.4%的蜜蜂當天就不見了,消失比例隨著益達胺濃度升高而增加。
蜜蜂被譽為「地球上最重要的昆蟲」,
愛因斯坦曾經預言:「如果蜜蜂從世界上消失,人類也將僅僅剩下4年的光陰。」
這個體重還不到1公克的小小生物,為什麼這麼重要?
這是因為牠替植物授粉,在植物界扮演著支配者的角色,
如果世界上沒有蜜蜂,有4萬種植物將面臨滅絕的危機。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教授陳裕文說,
地球上有約80%的顯花植物,得靠昆蟲授粉傳宗接代,其中有85%靠蜜蜂授粉,種類數高達17萬種。
他形容,蜜蜂幾乎「壟斷」花粉傳遞市場,是因為蜜蜂非常勤勞,一隻蜜蜂每天可訪花數百朵,蜂群之間靠著跳蜂舞,互相通告採蜜,1個蜂群每天可訪花100萬朵以上。
而且蜜蜂飛離蜂巢後,只會拜訪同一種花,讓花粉粒可以正確地送到雌蕊上,不會「亂點鴛鴦譜」。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全球主要的115種農作物中,有52種需要蜜蜂授粉,其中5種主要作物,如果沒有了蜜蜂幫忙,產量恐怕會減少超過九成。因為蜜蜂勤勞工作,全球靠著蜜蜂授粉的經濟利益,多達每年2120億美金,是全球農作物年產值的將近一成。
也是因為如此,蜜蜂的神祕消失,在美國引起相當大的重視,美國國會還因此在2007年召開聽證會,責成美國農業部召集專家研究,避免發生糧食危機。
蜜蜂在地球上出現至少已有3千萬年,蜜蜂屬的昆蟲全世界只有9種,其中8種分布在亞洲,統稱為亞洲蜂,另外1種是廣泛分布在歐洲與非洲的西洋蜂。
台灣有兩種蜜蜂,一種是本土種類的東方蜂,分布在全島的平原到3千公尺的高山,多半是野生;另外一種則是約100年前由日本人引入的西洋蜂,也是現在台灣養蜂界普遍飼養的種類。
陳裕文說,台灣蜂農很靈活,除了採集蜂蜜和蜂王乳,還有蜂膠、花粉等產品,其中蜂蜜和蜂王乳每年產值大約是13億,這些還只是直接產值,若計入授粉的間接產值,一年估計多達300億,相當可觀。
除了迷航、學習能力喪失外,也有蜂農懷疑,養蜂過程中,農民會噴灑農藥抑制果蠅的繁殖與生長,結果讓蜜蜂不孕,是蜜蜂消失的重要原因。
學術界普遍認為,引發蜜蜂CCD事件,並不是只有單一因子,農藥可能是其中之一,但為何在台灣,不像歐美等地鬧得沸沸揚揚?宜蘭大學教授陳裕文認為,這和台灣與外國養蜂模式不同有關係。
美國蜂農採粗放式大規模的機械化飼養,常常一養就是好幾千箱,主要採收蜂蜜,或者為農作物授粉,可能每個月才巡一次蜂箱,久久巡一次,突然發現蜜蜂大量減少,才會有所謂「蜜蜂神祕消失」。
至於台灣養蜂業,屬於精緻型飼養,專業蜂農的飼養規模一般約200到300箱,而且以採收蜂王乳為主要生產項目,每3天就要巡視一次,只要發現蜂群變少了,會馬上採取補救措施,不容易出現大量神祕消失的情形。
研究蜜蜂多年,陳裕文感嘆「台灣的養蜂環境日漸艱難」,他說,養蜂場離農地太近,容易遇到農藥中毒;離民宅太近,會遭民眾抗議,但國有林班地,又不准蜂農放養蜂群,讓蜂農大傷腦筋。
陳裕文和台大教授楊恩誠的研究團隊,已經向農委會申請後續計畫,在全台找了20個養蜂場,正深入研究養蜂場在環境內面對的農藥壓力。
儘管環境壓力對蜜蜂的生存有很大的影響,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蜜蜂卻是一個很好的環境監測員。
陳裕文說,這是因為蜜蜂多半在半徑1公里的範圍內活動,屬於動態性的採樣,比固定式的監測具有更廣泛的採樣點,從蜜蜂採集回來的花粉、花蜜,就可以知道水、空氣是否受到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