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的科學~生活防毒

平常我很少看報紙,今天中午吃飽飯之後,有位學生已經約好要和我討論一些理化問題。

學生先很不好意思地先詢問我:『老師,看報紙呀!』

我說:『對呀,每週一都會有新聞中的科學,每次都有看,也能在上課時當做補充教材』

接著,我和學生就針對學生的疑問逐一地解析她的疑問。

約過了十五分鐘,學生帶著滿意的心情離開辦公室,

而我就又開始整理這次新聞中的科學~生活防毒

Image(9)之前大陸毒奶粉事件,

就是大陸不肖業者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

而三聚氰胺是製造美耐皿餐盤的塑膠原料,天唉!塑膠的原料拿來當奶粉添加物,恐怖。

美耐皿的品質可以分成兩級,較好的等級可以耐120℃高溫,

靠近火源不會跟著燒起來(但會變黑),表面光澤像陶瓷,可維持1年;

次級價格大約只要一半,可以耐80℃高溫,表面光澤半年後會褪色。

要買沒有異味、標示清楚詳細的商品,

使用時不要用於微波爐、電鍋、紫外線殺菌,或裝過熱及過酸的食物;

用完以中性清潔劑、軟海綿清洗,若食具有破損或傷口,就要馬上更換。

 

 

 

氯酸鈉與雙氧水是漂白水的主要成分

但是有些清潔劑可能會含有鹽酸,鹽酸與次氯酸鈉反應會產生黃綠色有毒的氯氣。

所以『清潔』與『消毒』工作最好分開做,以免藥劑的交互作用產生有毒的氯氣。

而安全的清潔藥劑就是『小蘇打粉』。

 

 

農民為了讓蔬菜長得快、早點收成,施用太多含氮肥料,菜葉中就有許多硝酸鹽類,

而且和是否有機栽培無關。

民眾吃下這些蔬菜後,硝酸鹽類釋放的硝酸根離子被細菌分解,

並還原成亞硝酸根離子,

在消化道和其他食物或藥物內含的胺類結合成亞硝胺,

可能引發「急性變性血紅素症」,也有致癌風險。

「吃蔬菜」本身是有益健康的,但如果吃到含過量硝酸鹽的蔬菜,反而有危險。

就像打果菜汁一樣簡單,測試硝酸鹽含量,家庭主婦可以用試紙DIY。 記者曾蘭淑/攝影

楊旺祥

冬山國中理化老師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