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的科學

聯合報星期一會有一個專欄『新聞中的科學』,此專欄是我每週一買報紙的動力,

因此報導內容可以做為上課補充的講述內容,或是出考題的素材與idea

今天(中華民國一0一年九月二十四日)已經進行到了第342期

今天看到這個標題副標題就很想讀下去,

因為標題是:『每一英寸 都不放過』 飛機帝王級體檢 全身拆光光

   副標題是:5到10年就要徹底檢測 當人來照顧…要照X光、超音波

                          最高指導原則 …檔到檢查的地方就是『拆』

教師的發想:

因為之前講基本測量單元時,會談到『測量工具』與『測量方法』的改進。

其中測量工具方面,丈量一本書的長度,我們會用一般的直尺來測量;

但是遇到飛機的維修時,可不能只是用人眼的觀測與傳統工具去測量吧!

所以要有上述的X光和超音波來幫忙檢查

新聞主要內容:

飛機在飛行時,會因為機艙外溫差過大,

而機艙內又必須用加壓的方式,

讓飛機的內部與外部壓力達到平衡,

飛機經過長期的飛行也就造成了『金屬疲勞』,而金屬疲勞要如何測量呢?

原來,飛機定期進場檢修,有像西醫所進行的人體身體檢查一樣,要照X光;

也會像中醫看診一樣,講究望聞問切。

維修人員會先以目視大範圍有沒有損傷情形,

然後再用探棒以敲擊的方式,聽聲音比對結構有無變化。

維修人員必須先收集飛機各結構在敲擊後產生的正常聲音波形

往後在進行檢查時,用探棒敲擊,

如果聲音的波形跟正常不同,就表示飛機結構受損

若要仔細檢查飛機內結構,則要把幾部X光機架在飛機四周拍照。

 

 

A、B、C、D、S 從耗材補充到完整維修

航空公司的維修部門通常是根據飛機製造商訂定的維修計畫書

(Maintenance Planning Document),

加上飛機實際運作情況和維修經驗,

將客機的維護計畫提報到民航局審核,訂定各級維修檢查的時間間隔。

A級檢查一般是利用飛航的空檔來進行,

主要檢修項目包括發動機潤滑油、飛機液壓油等耗材補充,

以及依照飛機起降次數或飛行時較易受損的機翼控制面,像是襟翼、副翼、

減速板,以及輪胎、煞車等作為重點進行檢修。

D級檢查、S級檢查又稱為『大修』或『翻修』,

會將飛機拖進棚廠進行3到4周的徹底檢查,是最高級別的檢修。

飛機在大修時會執行機體內部結構檢查、防腐防鏽處理

並對各項系統進行徹底檢修、功能測試。

Image(5)

Image(6)

 

 

飛機的構造與飛行原理中村寬治著、簡佩珊譯/晨星

楊旺祥

冬山國中理化老師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