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頭蝨

本週校本部發現七名頭蝨病例,巳通知家長就診進行矯治
頭 蝨】 頭蝨屬於蝨目,僅寄生於人類,依吸血維持生命。頭蝨的身體扁平,腹部稍長呈紡錘形,雌蟲成蟲2~4mm,雄蟲稍小 。兩性皆會吸血,無翼,具六腳,驅幹透明,呈灰或灰白色,吸血時呈紅色;腳末節有夾鉤,便於夾住毛髮。成蟲交配後24~48小時開始產卵,每天產7~10個。蝨卵呈橢圓形,0.3~0.8mm,灰至黃白色。卵敷化約需8天,蛹在兩三週內脫皮三次,變為成蟲。

頭蝨的發生率:頭蝨普遍地發生於全世界,特別容易發生於戰爭、貧窮或混亂的地區;在學校或團體生活等擁擠情況下也容易感染。頭蝨在兒童(特別是女孩)較大人容易感染。傳染原因主要為衛生知識不足、清潔衛生習慣不良或使用他人帽子、衣服、毛巾或梳子等物所造成。


頭蝨的症狀:癢為最主要的症狀,常因劇癢搔抓引起濕疹化或細菌感染,尤其是後頭部、後頸部及側頭部。偶有後頸部淋巴腺腫大,分泌物多時頭髮黏著呈束狀,具惡臭。


治療方法:頭蝨治療藥物有許多種,其使用方法也不一樣,請按醫療人員說明使用。


治療中注意事項:

  • 治療中,梳子須清洗。枕頭套、枕頭、床單、被單、帽子等最好用熱水燙過、或烘乾機烘過、或停止使用至少3天,以防止由衣物寢具上再感染。
  • 家庭成員有感染者需同時接受治療。
  • 併發濕疹樣皮膚炎和化膿性感染時,需一起治療。
  • 搔癢感在蝨蟲被殺滅後仍會持續一段時間。
  • 過度使用滅蝨藥劑容易引起刺激性皮膚炎,請依醫療人員指示使用。
  • 預防方法:常洗頭;不要與人共用帽子、毛巾、梳子、枕頭、寢具等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