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教學活動設計~家事是誰的事?

活動名稱

家事是誰的事?

設計者

二年級班群

教學時間

一節課

教學對象

全校

能力指標

1-1-2說出自己在家庭與班級中的角色。

2-1-6瞭解家庭的特質與每個人的義務與責任。

6-1-2學習如何與家人和睦相處。

活動目標

1.      培養參與家事活動具有愛與分工的精神。

2.      了解家事是全家人的事。

活動流程及內容設計

時間(分)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

表演手指偶劇劇情人物:手指分別套上爸爸、媽媽、哥哥、妹妹的指偶。內容重點:

    媽媽:「哇!客廳好亂喔!誰來跟我一起整理呢?

    爸爸:「我在看報紙,沒空啦!哥哥!你去幫媽媽!

    哥哥:「我是男生耶,我才不做家事,家事是女生的事!妹妹

           去。」

    妹妹:「隔壁的萱萱都不用做家事,為什麼我要做家事?」

【發展活動】

1.討論:

(1)劇情裡爸爸說:「我在看報紙,沒空啦!哥哥!你去幫媽媽!

    ,你覺得爸爸的說法如何?如果你是爸爸你會怎麼說呢?

2)劇情裡哥哥說:「我是男生,我才不做家事,我不要!妹妹去。」你覺得哥哥的說法如何?如果你是哥哥你會怎麼說呢?

3)劇情裡妹妹說:「隔壁的萱萱都不用做家事,為什麼我要做家

    事?」你覺得妹妹的說法如何? 為什麼妹妹要做家事呢?

4)家事要如何分工?是誰的責任?分享家裡的家事分工情形,你認為公平嗎?要怎麼分才公平呢?

5)為什麼要做家事呢?你會做哪些家事呢?(需要詢問學生本身家中的情形又是如何,他們的想法又是如何?)

2.歸納重點:

(1)「家」是大家的,不分男女、老幼都要幫忙做家事,讓「家」更美好。

(2)人人依照自己的能力做家事:現在很多的家事,因為我們年紀還小,家人愛我們,都會幫我們完成,但我們也應該參與家事,為家裡共同負責。

(3)因為我們愛我們的家,希望家裡每個人住起來更舒服,所以要做家事;再加上,我們住在這裡,是家庭中的一份子,就應該要參與分工做家事。

5

 

 

 

 

 

 

 

8

 

 

 

 

 

 

 

 

 

 

 

2

 

 

 

 

 

 

 

 

 

以紙偶劇帶入活動,可引起學生興趣;教師再以手指偶進行人物對話時,可以用較誇張的語氣,更能吸引學生注意。教師也可視學習情況,採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引起動機,內容以家事分工不均為主。

【統整與總結】

        舉起手指偶,手上的每隻手指頭都有它的功能,缺一不可;就像我們,都是家庭中的一份子,也應該發揮自己小小的力量,讓我們家更好。

5

 

教學評量

口頭評量

指導要點及

注意事項

有些學童家裡雜亂,避免傷害這類學童之心靈,引導時也要注意避免讓學童認為父母不做家事,就是不愛他們,但可以藉機鼓勵學童養成做家事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