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諾貝爾文學獎由美國歌手、作家巴布狄倫(Bob Dylan)獲獎,得獎理由是:「在美國歌曲的偉大傳統裡,創造新的詩意表現手法」(for 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

http://evita8888.pixnet.net/blog/post/123071810[@more@]補記20160712研習札記—李明璁:台灣流行音樂populer流行曲不等於流行樂(庶民的,大眾的),例如1950爵士樂派別,有聆聽門檻,貝多芬No.9太轟動,莫札特26歲之前樂曲大眾喜歡。電影配樂等,應平衡的文化素養,跨文化思考,去熟悉化,把熟悉當陌生,後設思考框架如何形成,反思差異有何不同,高低主流比較。

試著思考100-200年前的信念和看法,資本/工業→環保/慢活

1930年代黑膠、日治的人事地物,台灣流行音樂史是殖民西化的混血文化。

→對照現在數位串流、獨立歌手、展演舞台改變、大公司、獨立場所、網路募資。獨立人的特殊性,與社會人的普遍性謀合。

    1930年台灣庶民是南北管,最早灌錄歌仔戲。跳舞時代紀錄片。雨夜花等。

    100-200年黑人教會藍調,pop song量產抒情、舞蹈。

    知性感性衝突對位,龐克、雷鬼(中南美)

1970年代,民歌運動的旗手李雙澤,將楊逵的新詩〈愚公移山〉譜成歌曲,而當時方當青春的「鄉音四重唱」,則為他寫了〈秋天的野菊花〉

1980炒房、炒股、大家樂、六合彩樂曲

1983未來的主人翁 羅大佑【美麗島事件】

1983現象72變、戀曲1995

1989抓狂歌、台北帝國、忠孝東路、民主阿草【野百合學運】林暐哲音樂社

90年代李宗盛、伍佰:樓子厝、林強:向前行

1993林強:娛樂世界(龐克)市場商業沒有宣傳

2000交工樂隊,客家美濃文化,WTO影響,90年代新移民族群孩子已入大學。

作業】找出一張音樂專輯

1分享給很不喜歡這專輯的人。

2想辦法讓不喜歡它的人去聽,去欣賞。

3找出他不喜歡的深層原因,討論之。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3 月 18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