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首頁 > > 國語日報新聞http://www.mdnkids.com/news/?Serial_NO=95959

胡發祥玩文字遊戲 創作力登世界舞臺
(2015/12/7)[@more@]

報導/沈育如 圖片提供/胡發祥
世界五大廣告獎之一的英國倫敦國際獎(London International Awards,LIA)日前公布獎項,中國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助理教授胡發祥,以《行書》的書籍設計,得到「編排設計類」金獎與「字體應用設計類」銀獎,臺灣過去較少有人在平面類獲獎,胡發祥一口氣同時囊括金、銀大獎,相當難得。
胡發祥除了在學校任教外,他也是設計公司「胡是創作」的總監;他曾在二○一一年,以香港有機飲食品牌設計的平面廣告,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red dot)傳達設計類的最佳獎(best of the best)。
注音衍生美感 驚豔評審視覺
胡發祥的設計風格,就是擅長玩文字遊戲,以紅點設計獎的作品來說,作品中的ㄅㄆㄇㄈ等注音符號,其實暗藏品牌名稱,從注音符號衍生出來的視覺美感,讓外國評審大為驚豔。胡發祥表示,目前全世界只有臺灣使用注音符號,他透過參賽作品,讓外國人看見臺灣人的自豪,他說:「這是無上光榮。」
《行書》的內容談到在二十一個城市發生的故事,有的是作者的親身經驗,有些則是純粹想像,例如〈豆漿店的黃色圍巾〉,描述中國大陸某個城市的愛情故事;〈夏日陽光〉則是年輕模特兒與畫家的故事。
融合書法概念 投入情感創作
胡發祥說,他的設計概念如同行書筆觸,遊走在不同城市,文字遊戲手法也套用在封面設計。「行書」這兩個字當中,可以看到「人」與「曰」兩個字,呼應書中提到在每個城市中,有人就會有故事,透過作者的筆來「說」故事。
胡發祥坦承,過去接的設計案都有時間限制,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匆匆忙忙,往往還沒有將想法消化就得完成作品送出;不過《行書》的案子卻是特例,接這個案子的時候,他剛好有一段空窗期,從初期作者醞釀故事時,他就投入參與。作者每寫完一個章節,也會與胡發祥分享,也因為從頭到尾都參與,讓他對整本書投入更多感情。
征服創意殿堂 彰顯臺灣實力
英國倫敦國際獎是廣告創意人夢寐以求的大獎,參賽者主要是業界專業人士,而且重視參賽者的想法,得獎難度高,卻也彰顯創作實力。
今年英國倫敦國際獎有七十八國,超過一萬四千件作品參賽,臺灣廣告創意人過去少有人參加,更不要說得獎;因此胡發祥接到獲獎通知時,簡直不敢置信,他表示:「就像做夢一樣不真實」,但他也很開心,讓臺灣的創作實力被全世界看見。
圖說:胡發祥以《行書》的設計,在英國倫敦國際獎分別獲得兩個類別的金、銀大獎。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3 月 18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