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rtouch.com/story.aspx?id=2007031311284
中國近現代風起雲湧、不僅政治出現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在文學與藝術上同樣產生了嶄新的面貌,可謂人才濟濟、名家輩出。其中肖豬名人自然也不少,像是植根傳統、師法造化,於篆刻、書法、花鳥草蟲無一不精的一代大家齊白石;在中國現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蔣介石;被譽為「五百年來第一人」的張大千,都在這一段輝煌的歷史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茲擇數人介紹如下:
[@more@]文/張禮豪
陸恢〈四季花果〉四屏。 (本刊資料室)
陸恢(1851~1920),原名友恢,一名友奎,字廉夫,號狷叟,一字狷盦,自號破佛盦主人,原籍江蘇吳江,久居吳縣(今江蘇蘇州)。曾與金心蘭諸人結畫社於吳門。山水受業於陶詒孫,花卉自幼學劉德六,有出藍之譽。為吳大澂賞識,聘入湘撫幕府。復從軍出關,飽覽名山大川,畫益精進。山水蒼秀雋雅,為婁東嫡傳;花卉清逸可喜,得惲壽平遺韻。書法漢隸,旁參魏晉六朝,遒勁而具金石氣;又精鑒別,曾先後為龐萊臣、盛宣懷鑒定古書畫。傳世作品為數不少,有〈花卉圖〉通景屏16幅,現藏南京博物院;〈雪霽飛泉圖〉,著錄於《古今名人書畫大觀》等。
齊白石〈山水冊〉八開,圖為其中兩開。
齊白石(1864.1.1~1957.9.16),原名純芝,號渭青、蘭亭,後改名璜,號瀕生,別號白石、白石老人,別署杏子塢老民、星塘老屋後人、借山吟館主者、寄萍、齊大、木居士、湘上老農、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家貧寒,少時讀書一年,牧牛砍柴之餘讀書習畫。曾任北京國立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北京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務。1955年被授予德國藝術科學院通訊院士,同年獲世界和平理事會「國際和平金獎」,1963年被選為世界文化名人。其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畫蟲則一絲不苟,極為精細。畫蝦妙趣生動,神采奕奕。山水、人物構圖奇特不落舊蹊,極富創造精神,篆刻獨出手眼,書法卓然不群,蔚為大家。2003年11月2日中貿聖佳「中國近現代繪畫」專場編號1091齊白石〈山水冊〉八開,約作於1932年,畫竹溪群鴨、柳風帆影、酒醉網乾、遠山溪樹、牧童紙鳶、一犁春雨、蕉葉樓居、兩岩含月,展現畫家不同技法與風格,獨創性十足。本件並有啟功以對開形式之題詩,可謂相得益彰,曾著錄於《齊白石全集‧三卷》、《二十世紀中國畫家研究叢書──齊白石》等,預估價為人民幣200萬~300萬元,最終以高預估價5倍以上的人民幣1,661萬元拍出,成績傲人。
蕭蛻(1875~1958),字盅孚、中孚,別署蛻盦、退盦、退闇、本無、叔子,號寒蟬、寒叟、罪松老人、苦綠、褐之、聵叟,晚號南園老人,江蘇常熟人。曾加入南社、同盟會。辛亥革命後,退居不仕,安老蘇州。博通經史,兼精文字學,書法四體皆工,大篆尤見功力,初學鄧石如,以後「上窺周、秦、漢代金石遺文,能融大小二篆為一」,故民國間有「江南第一書家」之譽。兼治印,著有《小學百問》、《文字學淺說》、《小晴雲論書》等。 蕭蛻〈篆書四屏酒德頌〉。 (本刊資料室)
夏敬觀(1875~1953),字劍丞,一作鑑丞,又字盥人、緘齋,晚號吷庵,別署玄修、牛鄰叟。江西新建人,為同光體江西派著名詩人。光緒卅五年(1909)辭官閒居上海,著書作畫以終。著有《映庵詞》、《忍古樓詩集》、《忍古樓詞話》、《詞調溯源》等。擅山水,筆下清逸質樸,文人氣息濃厚。
王雲(1887~1938),名云,字夢白,號破齋主人,館梅邊盦,江西豐城人,移居浙江衢州彡溪,因又號彡溪漁隱、彡道人;因好酒使氣、喜面指人非,因又自號罵齋。少小流寓瀘上,在一家錢莊當學徒,得暇喜畫花鳥魚虫,調近任伯年、朱夢廬、王秋言,瀟灑出塵。為吳昌碩所賞並納為弟子,遂專心藝事。1919至1924年間,由陳師曾推薦任北京美術專門學校中國畫系主任,並開始鑽研華喦、徐渭、李等人筆墨,藝乃大進;其花鳥、草蟲、動物,大都筆勢飛揚、生動可掬。2005年12月11日嘉德四季「中國書畫(三)」編號688王雲〈桃花鸚鵡〉,繪寫一隻紅嘴綠羽鸚鵡隻足立於桃花枝上,杏眼圓睜、意態逗趣,全作未勾線條、用色精準,足見畫家落筆之胸有成竹。畫上自題詩一首「嶺外經年別,花前得意飛,客來呼每慣,主愛食偏肥;才子憐紅嘴,佳人學綠衣,狸奴亦可怕,莫自戀芳菲。」除了可見其詩文功力,也流露出個人性情。 王雲〈桃花鸚鵡〉
張大千〈潑彩朱荷屏風〉六屏。張大千(1899~1983),原名正權,後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四川內江人,善孖弟。9歲在母指導下作花鳥草蟲白描,青年時隨兄至日本京都,專攻繪畫,又研究染織工藝。回國後從李瑞清與曾熙習詩文書畫,後忽耽於佛學,一度為僧,法號大千,又稱大千居士。未幾還俗,以法號行。喜臨摹清初四僧,幾可亂真。擅畫山水、花卉、人物,無一不精;尤能寫荷,獨樹一幟。晚年因眼疾,又創潑墨、潑彩新貌;又精鑒別、富收藏,是20世紀中國畫壇中最負盛名且人生多彩、極具魅力的藝術大師,故被譽為「五百年來一大千」。2002年10月28日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編號52張大千〈潑彩朱荷屏風〉,在1975年3月於美國加州寓所環蓽盦所作,所選用泥金絹六屏屏風乃1960年代末以2萬美元高價委託日本「喜屋」特別訂製,色澤燦爛奪目、氣派富麗堂皇。畫家繪寫本幅全無打稿,先寫花蕊、添葉,以墨打底、復施花青、藤黃,再加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最後寫朱荷、鉤金,顏色逐層上添,厚度質感畢現。全畫色墨淋漓、運筆雄勁,構圖布局尤見用心。花葉參差密聚,相互呼應躍舞,為相同題材之最大巨構,曾於香港、漢城、華盛頓、紐約、聖路易、台北故宮等地展出,估價待詢,最終以2,022萬港元易手,也是張大千畫作拍賣的最高紀錄。
李秋君〈丹崖雨過〉
李秋君(1899~1971),名秋,又名祖雲,以字行,別署甌香館主,浙江鎮海(今寧波)人。1933年在上海創辦中國女子書畫會,1949年後為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擅畫山水,初從其兄祖韓,後遊張大千之門;臨摹古畫、得董源、董其昌法,風格近似大千,而古拙凝重。亦作古裝仕女,仿唐人格局,有端莊沉麗之味。其與大千雖無金玉之緣,但有莫逆之交,相惜一生,可蔚為近現代藝壇的絕美佳話。2006年12月20日上海泓盛「中國書畫」拍場編號330李秋君〈丹崖雨過〉作於1930年,畫一高士在雨後翠綠中持杖漫步過溪賞瀑的情景,皴染明快、敷色生動,渾不似女子手筆,畫上自題詩一首:「雨過高松路分,瀑泉如向靜中聞,翠微忽斷丹崖影,吞吐層嵐是白雲。」與畫相配更是相得益彰。
錢松嵒〈竹林七賢〉
錢松喦(1899~1985),又名松巖,號芑廬主人,江蘇宜興人。曾任江蘇省國畫院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等。與傅抱石、宋文治等俱為「新金陵畫派」代表畫家,以山水著稱,喜遊歷,注重外師造化,並在傳統畫法的基礎上致力創新,藝術風格濃郁清新。2005年11月5日中國嘉德「中國近現代書畫(一)」編號1960錢松嵒〈竹林七賢〉作於1945年,為畫家較為少見題材。畫中高山流泉、奇石勁竹之中,七賢或品茶讀書、或對奕觀棋、或調琴試音,另有童僕三人,扛書、端杯、拭爐,人物造型與動態頗得任伯年筆意,一派悠閒之情躍然紙上,預估價為人民幣60萬~70萬元,最終以低預估價2倍有餘的人民幣121萬元拍出。
陳摩〈紫藤群峰〉
陳摩(1887~1946),字迦盦,別號迦藍陀,江蘇常熟人,室號「松化石室」。幼年從父學畫,後師事吳江陸廉夫,得其筆法,所作花鳥名重一時,用筆擷取吳昌碩篆籀之筆及趙悲庵鉤勒之法。亦工山水,唯畫跡傳世較稀。其畫多設色雅淡,功力純熟,與樊浩霖、陳子清等同為冷紅畫社社友。生前在「海派」諸家中占一席之地,身歿漸被後世忽略。2006年4月7日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編號126陳摩〈紫藤群峰〉,乃九呎巨幅,按署款位置及畫幅尺寸來看,似屬四屏之一,但從構圖的完整性及藝術水平,足可自成篇章。畫中見古藤巨幹頂天直至畫外,粗枝拗曲盤旋,似虬龍屈首擺尾。成群峰蝶、蜻蜓與天牛等昆蟲漫舞其中,形成輕重對比的點綴,也增添了勃勃生機。題曰仿周之冕,但筆力雄勁、恣意縱橫,且極具金石味道,與其師雅逸秀美一路大異其趣。
席德進(1923~1981),四川南部人士。幼年入私塾,獨對繪畫產生興趣,喜臨畫譜,頗有模樣。日華戰爭時期,進入遷校流亡到四川杭州藝專就讀,師事林風眠,擅畫油畫、水彩、水墨,尤長於水彩。1948年自杭州藝專西畫系畢業後至台灣任教及從事藝術創作,尤熱衷表現鄉土風情及古建築之美,作品極具詩意。創作之外,研究中國古代建築,並從事民間藝術資料的整理。著有《席德進的世界》、《席德進素描集》、《台灣民間藝術》、《改革中國畫的先驅者──林風眠》等書。2006年12月3日台北羅芙奧秋拍編號67席德進〈山下紅屋〉作於1979年,構圖可以見到將西方藝術與傳統山水成功化為己身面貌的表現,畫面上半純以墨染略帶抽象地表現出層疊山勢,下方則施以絳色,將台灣傳統三合院寫實畫出,形成鮮明對比。此件曾著錄於《席德進紀念全集Ⅲ:水墨畫》,預估價為新台幣26萬~36萬元,最終以低預估價2倍有餘的新台幣56.64萬元(約合人民幣13.29萬元)
除去上述諸家,另有錢振煌(1875~1944)、俞原(1875~1923)、繆谷瑛(1875~1954)、陸維釗(1899~1980)、聞一多(1899~1946)、潘伯鷹(1899~1966)、梁寒操(1899.06.12~1975.02.26)等或在國學、文學上建樹頗深,或者展現獨特書風畫貌……都為後世留下至今依舊動人心扉的滿紙煙霞。
日期:2007/3/13 上午 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