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serial=299&type=1
▌劉邦耀
台灣動畫創作與立體裝置藝術家,以《DEADLINE post-it》逐格動畫一作,在 youtube 造成轟動,並獲得各地獎項。
後創作另有《塑膠城市》顛覆一般人對日常用品的想像
《Sticking close to you》再度以便利貼為素材,讓便利貼黏進世界 11 個城市中。
[@more@]
【生活變變變!苦悶辦公室篇】便利貼男孩劉邦耀
作者 / 吳虹霏2012-09-24
如何透過設計師和藝術家的巧思,變成令人大為稱奇的藝術創作。
便利貼真是生活好幫手,在人人腦容量越來越緊縮的忙碌日子裡,便利貼不只提醒我們莫忘注意事項,連求婚花招也尬上一角,除此之外,便利貼還能……
人們說小時候是追著時間想長大,長大後則反過來被時間追著跑。沒錯,就像永遠開不完的會、做不完的工作、走不完的路……。在生活和工作之間,記憶力是永不會平衡的槓桿,我們只能藉著那一片片輕如鴻毛卻沉重如山的便利貼,強迫快超載的腦袋吸收,即使撕去的速度總趕不上貼上的。
● 便利貼非普通用法
劉邦耀的便利貼動畫也是在這樣的壓力下誕生的,在美國念書的他面臨作品繳交期限快到卻進度落後的窘境,絕望的望著桌上滿佈的便利貼,轉念一想,何不就以這樣貼近生活的題材創作,忠實的反映自己和大多數人的狀態呢?於是他花了 3 個月的時間和 6000 多張不同顏色的便利貼,利用逐格影像的手法並搭配真人演出,組成一部鮮明輕快的有趣影片,影片中的背影不管是絞盡腦汁的思索、奮力的埋頭苦幹、或是抵抗不了睡蟲打盹,也都是人們的生活縮影。這樣的創意很快的讓他得到媒體和網友們的青睞,更得到美國 CNN 及微軟的工作邀請。
日常生活和周遭環境一直是劉邦耀關注的部分,也同時是他創作的靈感來源。後來他觀察到在智慧型手機日漸普及下,QR Code 開始被廣泛運用在各種商品廣告及媒體行銷。這一次他挑戰了觀看作品的方式,首先以便利貼組合成 QR Code 的樣式,當觀者在現場利用手中的智慧型手機讀取此 QR Code 後解碼,便會在手機上看到一段以便利貼製成的動畫短片,由此可知,真正的作品並非在眼前而是存在虛擬的空間中,透過符碼的轉換後取得,科技與藝術的連結原來近在呎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