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v1/content.aspx?a=W20110300515摘自林亞偉的撰文
如果這不是一個「超級賭場」,找不到更貼切的比喻。一位二線的區域性近現代水墨畫家,二○一○年秋拍之前的拍賣價僅二十萬元人民幣(以下同)上下,透過刻意的作價鋪排,估價翻了十幾倍後,再分割成幾百萬個單位,在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掛牌交易,投機客湧入狂炒,不到兩個月市值再暴漲十七倍,破一億元。一幅畫作的市值(market cap)媲美近現代齊白石、李可染等一線大師精品。顯然,中國人向世人展示了「藝術品證券化」的神奇力量。
是增值?還是刻意作價?
白庚延是二線的近現代津派中國水墨畫家,在天津地區頗具影響力,屬區域性的藝術家,主要創作主題為山水畫。一○年秋拍前作品的價格區間僅約十萬至三十萬元,最高拍賣紀錄為○七年拍出八十二萬五千元的一件八屏大尺寸山水畫(一一一平尺),且拍賣成交紀錄,大多在地區性的小拍賣行。
於一○年十一月過世的白庚延,並沒有見到自己作品狂飆的瘋狂。同年十二月,他的三幅作品分別在天津鼎天和北京保利拍出破百萬的個人前三名紀錄;其中(巍巍太行)在天津鼎天拍出一九八萬元的個人拍賣榜首,但這幅作品在○七年金融海嘯前的景氣最高峰時,於中國嘉德僅拍出十四萬五千元。
價格翻了十倍之後,隔月,天津文交所將藝術品分割為「股」,首推白庚延兩幅畫作,畫作持有人與發行代理商以秋拍的新高紀錄為估價基準,推出定價六百萬元的(黃河咆嘯)和五百萬元的(燕塞秋)兩幅作品,將其分割為一元一個分額,最低認購門檻只需一千元。
更厲害的是,天津文交所提供幾乎完全仿製股票交易平台的即時交易系統,有即時的成交分析數據、K線圖,並可在當天買進後,馬上賣出(股市必須當天買,隔天才能賣)。這導致其日交易價格的震盪區間近三○%(漲跌幅限制一五%),換手率最高超過一○○%,日成交金額破億元。首發的兩幅畫短短兩個月不到漲幅高達十八.五倍,市值超過一億元。
成功打響第一炮,發行代理商打鐵趁熱,再以同樣高價推出七幅白庚延國畫,吸金達二千九百萬元,投資人蜂擁搶購,中籤率低於三%。這七幅畫作掛牌後,天天漲停收盤,直到引發全國輿論的質疑聲浪後,天津市政府監管單位才介入了解,暫時被迫停牌…(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745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本文轉載自《典藏投資》雜誌四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