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http://www.merit-times.com.tw/list.asp?unid=52538王文香(高雄市/藥劑師)
目前「水晶寶寶」席捲國小,這讓筆者想起在大學時曾做過的類似物品實驗,念大學時,我做過各種簡易玩具所含的化合物檢驗,和各種工業用藥劑對老鼠皮膚的影響,結論是任何含有酸鹼、銅、鉻、鎳等重金屬和塗料,均使老鼠皮膚過敏,甚至有侵蝕性危機。
「水晶寶寶」主要是一種「丙烯酸高分子聚合物」,也就是坊間常見的芳香劑,是一種矽膠類產品,對人體、大腦都有潛在的危險,色素是會殘留皮膚,而滲入體內,若幼童不慎食用,更有致命危險。
另外彈力球(矽膠)、香香豆(慢性揮發性香水混合成固體明膠)、魔力掌(可變形,含色素、軟膠),還有像彈珠、尪仔標、戰鬥陀螺、保麗龍飛機等都是孩子的最愛,但大都具危險性。

[@more@]

引自回響網址的摘要

專家說分明 屬高分子化合物 無繁殖力

 「水晶寶寶」到底是什麼東西?國立中興大學化工系教授鄭政峰表示,其實水晶寶寶是一種丙烯酸樹脂,簡單的說,就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最大的特性就是吸水性特別強,可以在短短的時間內吸收大量的水,吸了水會膨脹好幾倍,尤其在水溫高的狀況下,吸收力會更好。鄭政峰舉例指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紙尿片、衛生棉等,就是含有丙烯酸成分的產品。
 小朋友以為水晶寶寶會分裂生出其他的小寶寶,鄭政峰說,其實沒有這回事,那是因為丙烯酸樹脂在生產過程中,有的分子不是很均勻,吸了水之後,裡面比較小的顆粒受到擠壓,加上吸了水而脹大,於是從原本的水晶寶寶脫離出來,讓小朋友以為是細胞分裂,或生出小寶寶一般。
 鄭政峰說,小朋友可以利用水晶寶寶的特性,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例如旅行途中遇到塞車,小朋友尿急怎麼辦?這時水晶寶寶就可以派上用場,只要在紙杯或容器中放一些水晶寶寶,小朋友尿尿後就立刻被吸收,車內也不會有異味。此外,在修築海底隧道時,要阻擋海水,也要靠丙烯酸樹脂。
 鄭政峰表示,小朋友玩水晶寶寶,不要只聽商人宣傳的誇大言詞,還應該有研究精神,證實它是否真的可以繁殖、衍生。只要多嘗試,多研究,即使是不起眼的小玩具,也能發現許多奧妙原理。
 鄭政峰表示,小朋友還可以讓水晶寶寶變小呵!只要用鹽巴脫水的特性,就能讓水晶寶寶縮小,就像媽媽在包水餃前,要先讓高麗菜脫水一樣,只要在高麗菜中加上鹽巴搓揉,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很多水分。小朋友如果在水晶寶寶中加入鹽巴,也能讓水晶寶寶裡面的水分排出,水晶寶寶就會變小,十分有趣。
 水晶寶寶雖然有趣,但是它的安全性也引起大人注意,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經過試驗,發現水晶寶寶並非使用食用色素,小朋友儘可能不要接觸到皮膚,接觸後要洗手。此外,水晶寶寶有高度吸水膨脹性,千萬不要誤食,以免因為膨脹發生噎死意外。
 為了預防學童玩水晶寶寶發生意外,臺南市教育局日前行文各校,要求學生不能養水晶寶寶。不過,教育局認為,雖然學校禁養,但小朋友在家裡養水晶寶寶,學校卻管不到,所以還是要學童自己多注意安全,也請家長多留意。
 高雄市教育局和屏東縣教育局雖然沒有下令學生禁養水晶寶寶,但是為了避免小朋友長期觸摸水晶寶寶,發生中毒的潛在危險,因此,也行文各校,要求教師多宣導。

學童因應之道 儘量用眼看 觸摸後快洗手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3 月 18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