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域/科目 | 藝術與人文(視覺) | 設計者 | 廖維珍 |
| |||||||
實施年級 | 三年級仁班 | 總節數 | 總共6節,這是第3節課 |
| |||||||
單元名稱 | 彩繪標靶 |
| |||||||||
學習重點 | 學習表現 | 1-Ⅱ-2 能探索視覺元素,並表達自我感受與想像。 | 核心 素養 (領綱) | 藝-E-B3 善用多元感官,察覺感知藝術與生活的關聯,以豐富美感經驗。 |
| ||||||
學習內容 | 視E-Ⅱ-1 色彩感知、造形與空間的探索。 |
| |||||||||
學習脈絡 | 1三年級自然課正學習植物的身體,花、果實和種子,標靶的花邊引導西瓜、蘋果、柳丁等果皮花紋彩繪表現。 2引導用30公分長尺,摺紙找直徑方式規劃標靶分數區塊。 3這時期的兒童心智由主觀喜好漸入「客觀」用色,所以引導由喜好色進入運用對比色。 |
| |||||||||
議題融入 | 環E2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 |||||||||
教材來源 | 配合翰林版藝術與人文課本3上,一、創意大玩家。自編教法。 |
| |||||||||
教學設備/資源 | 中華色研71色卡護貝貼軟磁。 |
| |||||||||
學習目標 |
| ||||||||||
1能感知色彩彩度高低。 2能找到對比色。 3能應用彩度和對比色畫植物造形的標靶。 4能欣賞同學的創作表現。 |
| ||||||||||
學習目標 或學習表現 | 學習活動 | 時間 | 備註 | ||||||||
1-Ⅱ-2 能探索視覺元素,並表達自我感受與想像。
| 1依照黑板的兩張圖,討論有計畫 的彩繪,視覺元素:彩度和對比色 的運用。 2運用分組色卡辨識彩度高低,找 對比色。 3學生將自己的彩色筆分彩度高低 和對比色配對。 4彩繪植物造形標靶。 5欣賞有計畫的色彩感知作品。 6回饋與收拾環境。
| 2分鐘
5分鐘
5分鐘
18分鐘
5分鐘 5分鐘
|
| ||||||||
*教學者描述欲觀察之重點(教學目標、教學策略、評量、、、等等)
一、教學目標:藉由彩繪標靶認識對比色(紅和綠、黃和紫、橙和藍),高彩度和白色、以及低彩度搭配應用。
二、教學策略:圖卡歸納色彩計畫,71色辨識色彩的高低彩度、對比色,創作和共同討論。
三、評量:
認知:能藉由71色卡感受彩度高低和對比色。
情意:喜愛自己配色,欣賞他人的色彩計畫優點。
技能:色彩辨識和配對能力。數字空心留白部分,需小肌肉動作和上色耐心。
*同儕教師的建議
一、能利用色卡比對的活動來引導孩子做配色的認知,使教學活動活潑許多。
二、為自己的玩具做設計,使孩子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寓教於樂!
*討論後的教學共識
色環教學使用教具,使色彩學的教學過程更有趣。
*教學者自我描述教學過程中的優勢及待改進之處
1色卡自製教具,一直是我的美術教學生涯,讓學生從操作和互動中感受色彩學語彙,借此釐清學生的色彩概念。
2對比色涉及彩度與明度的視覺,有一定的原理原則可循,能運用教學策略教導三年級學生。
待改進:
1對比色並陳,才能凸顯彼此相襯的感覺,有學生依照色環排列,將對比色分別塗在對面。需要用色卡排列操作示範。
2有三位學生概念未建立,無法運用對比色凸顯標靶色塊,引導觀察黑板色環排列,找出對比色,認知理解。
3下回上課安排全班欣賞每個人色彩區塊的情意表現。並補充對比色在繪畫調色運用時機。
*同儕教師的回饋
1用色卡和彩色筆來做對比色活動,是簡便又有成效的好方法。
2學生能依所學到的對比色辨識,運用在自己作品創作上,學以致用。
3引導學生做充分的討論,並隨時掌握各組學生的學習狀況,並作小組個別指導。
4營造快樂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充分發揮想像能力,運用對比色的概念去創作。
*回饋後的教學與成長共識
1三年級能表現阿拉伯數字的空心體美術字,運筆有計畫性,學生比較不能草率。
2教學多年,重新檢視對比色的教學策略,發現彩度和明度需一併考量。
3對比色並置排列,互相凸顯的效果適合在彩繪標靶單元,開啟我三年級色彩學新里程。
4觀課者提點:「養成尊重他人及欣賞每個不同作品的氣質,讓學生豐富美感經驗。」自我反思學生是發展成長的階段,教學目標的認知、情意、技能拿捏要給予學生成長空間。
5感謝觀課者紀錄和拍照,看見自己上課模樣,值得紀念。謝謝林素如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