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曾央求媽媽讓我跟著學校高年級姐姐去舞蹈教室,還在做生意還債的媽媽最後讓我上課了。我還依樣畫葫蘆穿著泳裝去上第一堂課……,然後第三堂課就跟著去養老院跳筷子舞,學不久,自知是負擔,也就說不想再學了,可是到三年級還每天睡覺邊對牆壁壓分腿。然後開著分腿一直線的腳睡著[@more@](現在中老年的腳已經劈不下去了)。然後是師專體育發表表演團體現代舞,到三年級進舞蹈社跳敦煌舞,進青訪團受訓,意識舞團和異性必要的身體接觸,就此自許做一位熱愛的觀賞者。

      自從于慧老師引介,認識了劉鳳學老師,萬分佩服她像人類學採集舞蹈的動作、空間、衣飾質感和色彩、音樂,甚至是精神哲學。10月6日開始了老師回饋社會近3個月的課程,每次2-3小時,好像圓小時候的夢,非常珍惜每一次上課,只因感冒缺席一堂課。

一、第1次

01030402P_20181011_152449

二、第2次「骨骼人體 模型」的圖片搜尋結果骨骼模型小老師說明肩膀和髖部在動作牽引時的開合狀態。

站姿是否駝背,5點平衡P_20181020_135349_1,伸展時的肌肉和核心肌群。

皮拉提斯,現代舞犁鋤式和肩立逆時針右膝跪姿,身起,手張開亮相;(反向)鋤式和肩立順時針左膝跪姿,身起,手張開亮相。

三、第3

地板暖身後練習伸展練習自我記譜,再看看電腦記錄身體動作的方式,體認舞蹈音樂的譜都無法完全紀錄藝術表現,以及再現情感關係的詮釋!!!

 

四、第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rtenieff_Fundamentals

 五、第5

 

六、第6次

每次上課都有不同的大師教導,今天是原住民舞蹈元素,阿美族編舞家 #谷慕特法拉,教導我們蹲低的姿勢,簡單雙人舞步。

 

 七、第7次 芭蕾1

Ballet芭蕾

一、【四個原則】

1

2

3

4

二、【基本動作術語】

Plie屈膝

Demi Plie

Grand Plie

Pas de

Rond de Jambe

三、【台灣早期稱:走入足尖舞蹈】

https://blog.xuite.net/lanling99/twblog/180044113-%E8%8A%AD%E8%95%BE%E7%AD%89%E6%96%BC%E8%B6%B3%E5%B0%96%E8%88%9E%E5%97%8E%EF%BC%9F

芭蕾等於足尖舞嗎?

    精確地說 , 芭蕾並不完全地等於足尖舞。芭蕾舞者未必一定需要踮起腳尖跳舞的。

    芭蕾有近五百年的歷史 , 其中足尖舞的歷史只佔不到二百年 ! 足尖舞基本上都是女舞者們的看家本領。但你也會看到男舞者是從不穿足尖鞋作舞的 , 我們不能說他們跳的不是芭蕾。

    現代芭蕾 , 很多女舞者除了穿足尖鞋之外 , 還有穿軟底鞋和爵士鞋的 , 更有穿運動鞋和高跟鞋的。毫無疑問 , 這些芭蕾舞者們所跳的舞應該都算是芭蕾。

    足尖鞋產生於 1822 年與 1825 年之間。當時許多知識份子對現實生活中的庸俗、鄙陋和黑暗感到不滿 , 他們想超脫塵世世尋覓幻想中的另一個世界。舞蹈家用立腳尖這種手法來表達他們追求自由、渴望新生、向往升華的理想。

    足尖舞結合足尖鞋的運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芭蕾審美的概念。

    塔里奧尼最早採用了這種新技術 , 她那單腳立腳尖、一條腿向後抬起、雙臂伸向遠方的舞姿成為浪漫主義芭蕾的象征。

    足尖舞的創造是芭蕾史上舞蹈技巧最重要的發現之一。早期的芭蕾舞演員都穿帶后跟的舞鞋,到了十九世紀浪漫主義芭蕾階段,劇中的人物和場景大多是超自然的、神幻的仙女和精靈,在表現上追求超凡脫俗,飄然若仙、優雅輕盈,一種向上飛騰的感覺。

    女演員在表演時,力求把与地面接觸縮小到最低限度,於是由全腳著地升為半腳踮起,再升為只用足尖著地。雖然很難確定誰是第一個運用了足尖功夫,但意大利的著名舞蹈家塔里奧妮充分展示了足尖功夫,包括足尖旋轉。

    法國大文豪雨果在給塔里奧妮的贈書題詞中寫著:“獻給你那神奇的足!獻給你那美麗的翼!”可見當時人們對足尖舞的崇拜。

四、【芭蕾發展史】

簡報檔案http://ms.lib.pccu.edu.tw/document/Dance.pdf

參考網路與上課整理筆記如下

http://changentzu.pixnet.net/blog/post/25090339-%E8%8A%AD%E8%95%BE%E8%88%9E%E7%9A%84%E8%B5%B7%E6%BA%90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0205000016KK12053

1早期芭蕾

    芭蕾舞原本是在西元十五、十六世紀的時候,在義大利流行的民間舞蹈,這種舞蹈把音樂、舞蹈、歌唱、朗誦和啞劇結合在一起,表演的時候還要帶著面具。後來,這種舞蹈從民間傳入了宮廷裡,漸漸地成了王公貴族們夜宴嬉戲的餘興節目。【席間芭蕾】1489,義大利波塔在慶祝米蘭公爵和西班牙阿拉邑公主伊莉莎白爾的婚禮上表演了第一部「席間芭蕾」,表演的內容與宴會的進程密切聯繫:每上一道菜,就為賓客們表演一段故事或樂曲。這種歌、舞、劇結合的大型表演,在當時是一種新的形式,這就是芭蕾舞劇的雛形,對後來芭蕾舞劇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booekno.html

芭蕾舞從義大利飛到法國【文藝復興】

    那時,義大利公主凱薩琳(1519-1589)嫁給了法國國王亨利二世,她便把自己的芭蕾舞蹈老師也一起帶到法國去。芭蕾舞劇

    早期的芭蕾舞都是講故事的,大部分都是取材自希臘和羅馬的神話故事,譬如第一齣真正的芭蕾舞劇「王后喜劇芭蕾」就是依據「古希臘魔女傳奇」故事編成的。

【王后喜劇芭蕾】Le Ballet Comique de la Reine (The Queen’s Ballet Comedy),被稱為「第一部真正的芭蕾」,1581年由詩歌音樂學院推出,首演於巴黎「小波旁宮」正廳。晚上十點開始,這在當時並不特別,持續了近六個小時,直至夜深。

    這部芭蕾是為了慶祝當時法國路易斯王后的妹妹——瑪格麗特蒙與喬尤斯公爵的婚禮。《王后的喜芭蕾》是當時婚宴十七大慶典之一,其它慶典包括武術表演、馬術芭蕾、煙火等。稱之為喜劇是為了表明當時芭蕾已經和喜劇結合在了一起。演出包含了詩歌吟唱、音樂和舞蹈等。那時挑高的舞台還沒有出現。

    《王后的喜芭蕾》的演員們是夾雜在觀眾中演出的。國王、王后等坐在大廳一端,大廳另一端是女妖宮殿的布景,大廳中間是樹叢、噴泉和流水等布景和道具。來觀看的都是當時的「顯要名流」,他們三面環坐在樓廊里。華麗的場面免不了招來數以千計的群眾蜂擁圍堵,爭相目睹慶典盛況。

    劇情是一則寓言,女妖瑟西被強有力的古羅馬女神彌涅耳瓦和天神朱庇特擊敗。在經歷了諸多的動盪不安後,芭蕾的出現深得民心,《王后的喜芭蕾》一方面歌頌了法國統治者的威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時法蘭西的國力,有著鮮明的政治思想內涵。雖然這部芭蕾並不是我們今天意義上的芭蕾舞劇,但是因為它已經具有了一些戲劇結構和人物形象,又有印製的帶插圖說明書,因此被史學家們稱之為「第一部真正的芭蕾」。

    沒想到芭蕾舞就像千里馬遇上了伯樂一般,在法國碰上了瘋狂喜歡跳芭蕾舞的國王——太陽王~路易十四。1661年創建了皇家芭蕾舞學院,奠定早期芭蕾舞蹈五個基本手和足的位置。從此,芭蕾舞便風靡了整個法國。也因此,老師教授芭蕾舞,講的術語可都是法文喔!

    早期芭蕾學校收的都是男生,校長尚.巴布迪斯特.盧利(Jean Baptiste Lully, 1632-1687)為音樂家,學校創辦20年後才招收女學生。

新古典樂團上課老師補充:【舞蹈有自己的訓練體系,控制好自己的核心,作品風格有自己的特殊語彙,才會被流傳】

2浪漫芭蕾【巴洛克時期舞蹈】

    到了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整個歐洲瀰漫了一股浪漫主義熱潮,這時的人們喜歡追求非現實的感情,於是芭蕾舞的故事便擺脫了古代的神話故事和英雄人物,改成富有詩意的童話故事和民間故事為主,主角不是仙子、精靈或女妖,就是鄉村姑娘或鬼魂。「仙女」和1841年「吉賽兒」就是這個「浪漫芭蕾」時期最有名的舞劇。小步舞曲、2人對舞。

補充網站

* DANCETIME PUBLICATIONS

https://dancetimepublications.com/

*足尖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6%B3%E5%B0%96%E9%9E%8B

3古典芭蕾時期

    歌劇興起了,同時,人們也看膩了這些頹廢的劇情,結果芭蕾舞便在法國和西歐逐漸地失去觀眾的喜愛。這時,俄國的沙皇卻非常支持芭蕾藝術,他花了大筆的鈔票把歐洲這些優秀的舞蹈家請到俄國的聖彼得堡去,並且融入了俄國自己陽剛的民族性,1738年俄國皇家舞蹈學校,「古典芭蕾」便這麼在俄國形成了。柴可夫斯基交響樂【交響芭蕾】,為劇情而創作音樂,新古典音樂視覺化。現在大家都很熟悉的「天鵝湖」、「胡桃鉗」雪花圓舞曲、「睡美人」就是這個時期的名作。TuTU芭蕾裙,白色芭蕾象徵。

4現代芭蕾

二十世紀初期出現了一個很重要的人物,他是一位很成功的舞團經紀人——俄羅斯貴族的後裔迪亞格列夫。一九一一年,他在巴黎創立了偉大的芭蕾舞團「迪亞格列夫俄羅斯芭蕾舞團」,這個舞團推出了許多有創意的作品,譬如「火鳥」、「牧神的午后」、「春之祭禮」、「垂死的天鵝」、「阿波羅」……等等,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經典作品。大雙人舞,男單女單雙人跳。

    迪亞格列夫網羅了許多音樂大師為他的舞團作曲,譬如史特拉汶斯基、德布西、拉威爾等;他還和有名的美術家合作,譬如畢卡索、夏卡爾、馬蒂斯等。這些偉大的藝術家使得舞劇的音樂、服裝和佈景都非常出色。

    不只如此,這個舞團還培養了好幾個超級舞蹈家,譬如帕芙洛娃、尼金斯基、巴蘭欽等等。雖然在迪亞格列夫一九二九年去世之後便解散了,但是舞團裡的人才卻紛紛散佈到世界各地,如同種子播種一般,使得世界各國的芭蕾紛紛萌芽茁壯,並逐漸發展出美國風芭蕾、爵士芭蕾、現代芭蕾……【芭蕾經濟產業】。

    芭蕾舞劇語言表達的肢體手勢動作,例如:「求婚」、「詛咒」http://www.sohu.com/a/235203860_735124

 

延伸欣賞現代舞http://www.cuhk.edu.hk/peu/Intranet/subjectmaterials/handouts/2017/NMD.pdf

綜觀芭蕾500

1由傳承表現到系統教學。

2由穿插俚俗到專業優雅

3由依附戲劇到獨立舞蹈

4由男性獨演到兩性雙舞

5由宮廷長篷到TuTu短紗

6由踩高跟鞋到踮腳硬鞋

 八、第8次 芭蕾2

感謝于慧,幫我錄影,讓我有機會體驗跳四隻小天鵝,雖像黑水鴨,就當黑琵吧!快樂當走音天后

Fondu溶化之意,動作延伸圓畫到最後

Attitude從雕像靈感而來的動作。

這個舞姿原是十九世紀義大利芭蕾大師卡羅.布拉西斯(Carlo Blaris)根據基文尼.得.波隆納〈Giovanni de Bologna〉雕塑的水神像所創作的。雕像姿〈attitude〉是一足曲膝離地蹺舉於前、旁或後,另一足則平踩地板〈à terre〉、半踮〈sur la demi-pointes〉或足尖踮立〈sur la pointe〉以支撐身體。雕像姿有許多不同的形式

芭蕾知識貼丨Attitude:輕盈躍立,靈動之姿

九、第9次

武功Ⅰ

1馬步推掌

2弓步

3四六步

4麒麟步

5獨立步

6撲步)

7虛步

8跨步收操

丁字步正腿、十字腿(向眉心)、片腿(兩手平舉,掌心向上,腿踢後握腳跟感)、旁腿,小射燕,躍子翻身

十三響:1右胸。2左胸。3右胸4右手反拳背5右手反拳手6左手心擋前等右手下滑打7左手心擋前等右手拳背滑打8頭上拍手9右腳折拍右腳踝10左腳順時針270度平舉後打腳踝。11、12右腳由左向右片腿,同時順踢平行向左的左手和右手,自由式(大車輪)13左腳上舉打右手。獨立步亮相。

 十、第10次

武功Ⅱ

複習上週+蹦子,連貫基本功做一段演出

十一、第11次最後一堂課1月12日,從陳凱怡和羅慶成師的爵士舞,看到與孩子一家人熱愛舞蹈發亮的眼神,精神上的滿足典範。爵士舞是控制身體各自獨立切開的動作,爵士舞鞋底中央沒有墊,較軟,方便伸展動作。老師除了教我們60、70、80年代不同曲風,感受節奏速度不同的爵士舞舞句~吟唱靈魂~肩膀~轉頭~撫媚的;腳的奔放,身體像訂書針平行腳;響指~手指打節奏數拍,交叉步輕鬆的漫舞。還印了講義,分享老師印的講義如下:

何謂爵士舞?老師的講義連結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3 月 18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