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peopo.org/news/264861
https://www.mdnkids.com/news/?Serial_NO=106661
新聞首頁 > > 國語日報新聞
紙紮偶變動畫片主角
傳統工藝添新意
(2018/3/17)
報導‧攝影/陳壁銘 [@more@]
百年祖傳的紙紮民俗手藝店因第四代傳人張徐展的創意,展現新生命。
張徐展單格拍攝紙紮偶,製成影片,再搭配音樂和有趣的小故事,讓幾隻吹奏樂器的紙紮老鼠偶變得活靈活現。最近幾年,他充滿童趣的動畫短片令人耳目一新,不僅獲得兩岸三地電影節最佳動畫片首獎,還獲得金穗獎最佳實驗片優等獎的肯定。
張徐展家族從事紙紮業,他小時候就經常幫忙做紙紮,從最基本的打底塗糨糊做起。日復一日的做紙紮,一成不變的素材和工序,使張徐展漸漸感到煩膩,某日,他靈機一動,紙紮偶變成了他研究動畫拍攝的主題。張徐展說,就讀北藝大研究所新媒體藝術系時,他側拍燒紙紮人偶給死者的民間習俗當研究報告,教師覺得這項題材很有趣,鼓勵他繼續探討;後來,他嘗試用數位拍攝,並且不再以竹子作為紙紮偶的骨架,改用延展性比較好的鋁線。
張徐展拍攝動畫的紙紮偶只以報紙、糨糊打底,再以廣告顏料簡單上色,他說,用報紙做造形素材,省略傳統紙紮偶打胚的步驟,不僅可以保有報紙獨特的質感,還可以使作品呈現「未完成」的缺陷美。
拍攝紙紮偶動畫片非常耗力和費時,拍攝時必須不斷調整紙紮偶的動作,有時一個鏡頭就須調整二十個動作步驟,張徐展製作的四分鐘動畫片《si so mi》,拍攝了一年才完成。
張徐展表示,家族從事的紙紮業算是夕陽產業,他希望透過鏡頭保存紙紮藝術,並將紙紮藝術轉化成新媒體藝術。
拍攝動畫 不簡單
‧拍紙紮偶動畫前,要畫出場景設計圖和分鏡表。
‧徐張展改用鋁線作為紙紮偶的骨架,方便塑形。
‧將剪好的報紙黏貼在紙紮偶的骨架上。
‧報紙糊好後,簡單上色,紙紮偶就完成了。
‧張徐展觀看他拍攝完成的紙紮偶動畫。
圖說:拍攝紙偶動畫,除了紙偶塑形工作,還要組裝拍攝場景;為了使動畫主角動作流暢,拍攝時須不停調整紙紮偶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