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許多設計師的觀點,我喜歡蔡紫德老師的詮釋,美感的教學有更深的體會
1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探索自己的人生理念和價值,面對社會,了解世界,有自己的人格特質,自我定位,擅長和要甚麼。
2美感培養各行各業的游擊隊,不一定都要是專職正規部隊。
3
聯合國在2015年9月發表了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將原有8項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予以擴大,這17項目標分別為:
- 消除貧窮
- 消除飢餓
- 健康與福祉
- 教育品質
- 性別平等
- 淨水與衛生
- 可負擔能源
- 就業與經濟成長
- 工業、創新與基礎建設
- 減少不平等
- 永續城市
- 責任消費與生產
- 氣候行動
- 海洋生態
- 陸地生態
- 和平與正義制度
- 全球夥伴
4百年來台灣融合大陸各處文化,還有日本、荷蘭文化遺跡。
5Justice正義思辨之旅
6科技力、數位程式,共同協作makebar
7抽象的訓練:詩、音樂、色彩,身體的經驗。例如印象 日出和谿山行旅圖,獅子王動畫和牡丹 亭哲學意義,角色轉譯。畢卡索腳踏車零件組合成一頭牛,擴散和聚斂性思考。
8感覺、觀察、用一輩子探索線的多種可能。林壽宇的極簡作品、兒童、大專設計系的線性作業並置,藝術在找不一樣的地方。理解他人和聆聽自己。
9非認知能力,例如樂觀、挫折忍受度可能影響一輩子。創造環境,全校拍紀錄片的各年級孩子的分工。
10觀察和歸納樹葉50多種顏色,校園整體色彩規劃,感受雨、蝸牛、泥、蟬殼。
11不同向度的學生啟發興趣,多元1最美。2最實用。3最幫助人的面向。具有歷史感的公民,在地連結生活實踐,後設認知。
12宜蘭初心的原創力,向世界提問,南島語系和亞洲脈絡。
13科技錄像QRCode,手機看作品。
14餐桌上的建築。旅行是離開生活的惰性。秩序是思考剛剛好的狀態。
15google家鄉的面貌,外人的眼光重新審視
16伊東豐雄大自然當導師。Paul Klee 1926 Fishes in the Torren克利後期向骨骼、種子學習
17觀察葉子形色,設計動態、分析顏色關係,配色、群組、鏡射,二維或四維花布設計。
18勇敢和好奇探索行前計畫,十本書找文章讓學生找關鍵字,提取問題討論,然後自我實踐計畫。
19鋪地大圖畫紙16張,全班一起水彩畫家到學校的路徑和地圖,貼色紙線條,解構,然後紙裁一半排圓形各自畫特色景點,黏合成摺頁故事書,再加封面封底。
20戶外課體驗下雨、寒流,鞋盒小洞看室內世界布置,自然如何引進到室內空間,人和自然對話。
21書:碗筷雙雙。Mindful Eating
22兩天48小時有多少非有機垃圾,衣服標籤看非環保原料生產和消費過程,垃圾依顏色分類展示。
23童玩:以圓貫穿。一邊轉動圓盤一邊自我介紹。吸管剪刀至單簧管發聲。吸管、紙杯、雨傘套彩繪。盲畫:我看著你畫,不看自己的手和圖。建立自信心布置多元行背景,找教室圓形的東西排列。圓形代表觀察。
24身體探索,畫好的夢和不好的夢,敲打,無用之物做權杖樂器,自己的圖騰,感受你以為認識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