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地板教室,上一些表演課,作夢中…跨領域、動手做、生活應用、解決問題、五感學習、強調自我探索、自主學習。[@more@]

STEAM是五個單詞的縮寫:Science(科學), Technology(技術), Egineering(工程), Arts(藝術), Maths(數學)。STEAM是美國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議,即加強美國K12關於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的教育。最初的倡議只有四個字母STEM,是美國反思其基礎教育在理工科方面漸漸呈現弱勢而做出的改變。後來加入了Arts,也就是藝術,變得更加全面。

STEAM教育不是在桌椅整齊的教室上課,而是在充滿木板、銼刀、畫筆、電線、電路板、晶片、3D印表機、以及各種奇怪教育科技產品的工作坊。它是對基於標準化考試的傳統教育理念的轉型,它代表著一種現代的教育哲學,更注重學習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敢於讓學生們犯錯,讓他們嘗試不同的想法,讓他們聽到不同的觀點。通過STEAM跨學科學習,實踐,將創意轉化為結果就誕生了創客(Maker/ Hacker),創客是指那些把具備相當的技術挑戰的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含量和創新、實踐、共享、交流的意識。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RnQRO.html

第一天北市河堤國小張淑敏老師

一、小的地板教室肢體活動

肢體自由走動

肢體穿插走動

隨意走動穿插在空間之中

遇到停拍向人自我介紹,反覆走停遇到不同的人共5人

躺下,想像自己是一張紙,折一半,被撕一條、被揉,黏合

建立身體信任感

教學目標是工具

人文架構的深層在戲劇的遊戲

兩個抱枕,左右定位,成為假設舞台界線。全部學員報數一二三四五,分組五個人一組

定格畫面,探索舞台空間上下左右位置,

集體畫

1環境:例如抽題演教室情境讓大家猜。(操場、廁所)。

2命名。例如:追逐。2人一組自訂情境,演給大家猜。老婆婆追孫女。貓捉老鼠。時鐘分秒追逐。

檢討精采的組合有哪些元素?情境、動作、表情、符合生活應經驗

二、大桌分組教室美術活動

1製作平衡和旋轉的遊戲組

60CM中央軸的旋轉書1

45CM弧度和下彎的曲線

角色大小嘗試力臂長度

從表演到做美術活動,藉由動作觀察到描寫動作誇張、注意曲線到表情,比較知道自己創作可以做什麼。

課程即興的能力。要有雅量接受不一樣的反應,不要斟酌技巧而已,接受不確定性,下放教的權利,接受學生曖昧和不確定性,發展自我的身心意義。音樂提點

2探討視覺藝術的奧秘,什麼是藝術家?

任性和龜毛?化繁為簡?環境是什麼?生活的素材,材料的生命週期,例如漂流木,旋渦,蚵殼加瓶蓋寶特瓶:美人魚。藝術產生影響而沒有標準答案。

3創造秘密基地的能力。

蒐羅校園可用的材質。用材質體會生活環境中有哪些可以來做裝置,而且有他自己的生命週期。30分鐘。

這堆蒐羅的材料,什麼是第一個排好的?

五官的感覺,空氣、溫度、生活的吃喝習慣。

把感受記錄在課程記錄。

命名。例如:愛的度假小屋。

專注、自由、喜樂、主動、互動、共好、教導感覺和感受力。

第二天新北市三峽介壽國小周芝卉老師

大地板教室

1平躺在地上暖身,拉、伸、展、調息丹田約20分鐘

2傳球一邊喊聲音:右邊腹傳球,左邊哈傳球,遠端ㄒㄧㄡ 傳球。

3記名字,把虛擬球傳給任一對方,每個人都要接到球,遊戲才結束。

人數少於20人時,可以逆時針方向把小球傳給右手邊的下一位學員,並且先介紹自己名字。第二位同學要念前面的名字和自己的名字。第三位同學要念前面2位和自己的名字。第四位要唸前面3位和自己的名字,以此類推。

3鏡子遊戲:兩人一組,用手、腳指頭、膝蓋或身上的任意四個部位,引導另一位學員跟著模仿動作。交換引導者。畫下速寫。

image虛擬1公尺棍子距離,或者兩公尺距離棍子,或者3公尺距離鏡子遊戲。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55327737992079/

4 默劇練習

4-1虛擬竹竿下爬過或蹲低過的姿態,跨越跳動作。

4-2可以玩虛擬躲避球,虛擬跳繩,竹竿或者穿越紅外線我的遊戲。

4-3實際靠牆柱,練習默劇摸牆壁的動作。練習默劇拉繩子。練習默劇走鋼索。

4-4分組以呼拉圈定位約8公尺長距離,頑皮豹音樂背景的表演長度,2人一組,表演假設通過阻牆、機關,密道、火圈、河道等重重難關,好不容易拿到寶藏,卻發現他是炸彈的情境。

5「表演藝術與表演教程 」講義的運用

圖解故事

image

例如圖1有人說請給我錢,有人說大爺行行好, 拍孩子的肩膀讓他想台詞。

例如圖20有人說放馬過來。有人說被罰。有人說不要再買了,提不動。

例如圖29有人說等好久。有人說腳痠。有人說這朵小花長得真好。

例如圖27有人說嫁給我吧。有人說國王殿下,原諒我吧。

可以4個圖編一個短劇, 表演動作會更清楚。

6變身森林

呼拉圈大大小小,可以當耳環,可以當公車拉環,扇子可以當麥克風。拐杖傘,球、童軍繩都可以發揮想像力。

7瓦楞箱不同的主題遊樂園,學生布景邊劇情演戲

8用報紙做出動物,四個人不同的角色邊1分鐘的故事

9雜物偶用衣架氣球圍巾可以用卡典西德貼紙貼五官後是另一個我自己

10童年的物件, 發表這個物件因為什麼對自己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帶就用圖畫紙畫

三年級我是說書人活動

配音樂,學生自己配肢體,

故事內容

躺在家中睡覺的時候,鬧鐘響起,想到是假日,所以準備野餐,揹著背包來到樹林,數很高大,穿過天花板的高度,有的樹橫倒在地,於是在大草原鋪墊子,吃完野餐就睡著了,小精靈這時停在腳尖,把我的腳連在一起,變成一條蛇, 於是我爬啊爬,找到一個安全的洞,這些小精靈又來了,我的蛇身上長出一根一根的羽毛,變成了一隻老鷹,於是我開始整理自己的羽毛,出了蛇洞,開始學習飛行,停在高高的樹上,用銳利的眼睛觀察捕捉獵物。當我正在吃獵物的時候,有獵人拿著槍「蹦!蹦!」,這時小精靈又停在腳指尖,於是我長出爪,我從老鷹又變成了獅子,獅子到處尋找獵物,跑啊跑,卻受傷了,只好回洞療傷,進入深沉的睡眠,這時候小精靈又停到鼻尖,獅子打了個噴嚏就變回人。

和學生討論演哪個時候最逼真,你覺得小精靈的模樣是什麼樣子?畫下你最有印象的場景。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3 月 18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