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羅閩式建築教材、淺嚐戰地和生態之美IMG_4700[@more@]IMG_4401IMG_4408IMG_4429IMG_4398IMG_4487IMG_4494DSCN0048DSCN0037IMG_4519IMG_4693

金門:2015/7.1-7.3氣溫27-32度。晴

1660梧州人文、落番。

1949古寧頭戰役。1950台海衝突。

1979北京改革開放。1992解除戒嚴。1996台海飛彈。1999兩國論。

2001金廈小三通

食貞節牌坊前莒光路

*廣東粥

*麵線糊*蚵仔嗲*厝瓦餅

*芋摻肉〈胡爛肉,加軍中豬肉罐〉*

*海佛手〈貝類〉

*刺葵仔〈青蟹、醬缸、醃、冷藏〉

*沙蟲〈西海岸〉

*宴菜〈菜尾仔〉

*金寧信源海產店黃花魚

*金湖鎮成功鍋貼館〈成功村99-4號〉

*木耳菜 *颱風螺〈椎螺〉

景觀

*浯江溪口退潮前2 小時看螃蟹

*慈堤海岸漲潮前2 小時

*料羅村海濱公園漲潮前1 小時

*軌條砦「反登陸樁」。即將鐵軌軌條以四十五度斜角,置於混凝土方,再延海岸線佈防,目的為防止漲潮時,船隻靠岸登陸。

*燕尾馬背閩南聚落  *水尾塔

*南洋風洋樓

*戰役史蹟

*64尊風獅爺

7/1農曆5/16

GE237

13:30

14:40抵達

滿潮11:22

乾潮17:50

水頭民俗文化村(金水國小~得月樓~黃輝煌洋樓~僑鄉文化館)

往建功嶼延平郡王祠左邊,原本開錯方向,找不到退潮石板路口,意外驚喜!發現3隻戴勝。

建功嶼觀景台夕陽乾潮前後1.5小時可登島,預留半小時回程

建功嶼16:40,年輕妹妹發現鱟,分享拍照,也學習看鱟冒泡的沙潮間帶。

夏墅27-1號夏墅風獅爺

晚餐:貞節牌坊〈彩衣母獅許氏化身〉蚵仔麵線等

19:30金門總兵署庭院,後埔小鎮導覽到22:10

新大廟口〈民權路和光前路交叉口外武廟〉活海鮮金城鎮外武廟戲臺(大榕樹下) 「那個魚」的名字叫「小鰭鎌齒魚」17:00~半夜,電話:082-320753

金瑞大飯店民權路166號

7/2農曆5/17

金寧滿潮00:18

乾潮06:14

滿潮12:06

乾潮18:32

8:40攜帶身分證件及12元車資,至山外車站〈金湖鎮〉搭乘專車,08:50發車

瓊林到金城木麻黃隧道、出發瓊安路〈安岐到瓊林〉路上賞鳥。

瓊林一門三節坊、蔡氏家廟壁面風獅爺

9:00-11:10擎天廳、排雷大隊紀實館、明德公園

山外街上五金行買挖牡蠣刀和挖花蛤具

中餐:談天樓金湖鎮復興路3號冰湯圓

太湖旁水獺出沒標誌

青年農莊〈金湖后壟〉栗喉蜂虎。

~后湖成功沙灘親子花蛤趣

中山紀念林無光害的森林夜觀星空

600年金門城古地城隍爺聖誕

彩樓、陣旗、涼傘、香擔、神輦

、軟架神尊、15:00繞境,古城國小學生表演

7/3復興航空4498123NDBZW

15:30起飛16:40抵松山

瓊林聚落風獅爺→山后民俗文化村→山后風獅爺→陽宅風獅爺→翟山坑道→古崗風獅爺

中餐模範街威尼獅義式手作廚房

民俗文化村內蚵仔煎

《水頭民俗文化村》水頭村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是金門保留最完善之傳統大聚落,從清乾隆年間的傳統閩南式二落大厝,到民初興築的洋樓群,不同時期、風格迥異的民居建築,形成水頭獨特的聚落風貌,因此贏得「有水頭富,無水頭厝」美譽。而村中的金水國小、得月樓、黃輝煌洋樓等更是經典的代表作。
《金水國小》由居住印尼的水頭僑鄉集資的金水國小於1932年開始興建,背後蘊藏的是離家背景的無奈與對後世的無限期望,希望透過教育提拔後輩子孫;保留著傳統的閩南式建築,反而選擇中西合併的南洋風做為建築的代表。校園內處處是經典,每個角落都有不同的涵義,讓拜訪的旅客親自體會先人的用心之處。
《黃輝煌洋樓》水頭黃氏家族所蓋的洋樓中,以黃輝煌洋樓最為壯觀,建築主體是一棟三開間地上二層的洋樓,座北朝南,一樓出入口作廊間,二樓露台則有鑄鐵欄杆,洋樓構造堅固,成為水頭聚落的防禦建築,最後還成為金門的代表性建築。1949年,胡璉將軍的第十二軍團在「古寧頭戰役」後進入水頭,看上了「黃輝煌洋樓」建築群組的防禦功能,而將這裡選為指揮部,而水頭也因此成為重點兵力部署的所在。
《得月樓》金門最具代表性的古洋樓就是水頭聚落的得月樓,除了是當地最高的建築外,也曾擔負防禦外敵的責任,在無數的歲月中添加了許多傳奇。由於得月樓高11.26公尺,牆厚40公分,內部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共五層空間;落成後,是當時水頭聚落最高的建築,並以高樓能「近水樓台先得月」之意境,命名為得月樓。得月樓肇建時,正是地方治安敗壞,常見內地強盜登陸劫掠的時代,所以原本是住宅的得月樓,在建物主體加了許多防禦工事,主要在第三、四樓,四面都有架槍瞄準用的圓形槍眼,用以防止海盜入侵。屋頂的女兒牆設有垛口,可以提供火槍防禦使用,四面的外壁上都有鐵鑄的槍架;此外,得月樓還有一條逃生密道,通往旁邊的一樓番仔厝,可緊急逃生。
《出洋客故事館》金門素有僑鄉之稱,旅居南洋的僑民居多,在海外經商致富的鄉民,平時省吃儉用的省下積蓄,寄回故鄉,有的修祖厝、祖墳,有的蓋房子,有的出資建學校。出洋客的展覽館內,設置大型解說壁報、展示僑民文物,是研究金門移民史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地點

建功嶼:鱟

102年「金門沿海域潮間帶稚鱟生態環境調查」報告:該年度計針對金門西、北海岸,包括夏墅(浯江溪口)、建功嶼、南山、北山、瓊林、洋山、西園、青嶼及小金門之上林、埔頭等十處地點之潮間帶海域共有八個測站發現有稚鱟族群的分佈,依序為:建功嶼750隻、北山305隻、西園201隻、埔頭112隻、上林58隻,南山16隻,青嶼及瓊林各2隻。

鱟為海洋底棲性無脊動物,對於潮間帶是否受到干擾相當敏感

古寧頭保護區稚鱟的數量與浯江溪口與建功嶼間潮間帶海域相當

從民國88年起水試所即開始從事鱟棲地生態、產卵習性、鱟卵發育觀察與繁殖育苗試驗;自90-92年開始在北山海濱野放1齡稚鱟11萬7000尾60對種鱟;99-102年在北山鱟保護區野放52.5萬尾,合計在北山海濱放流64.2萬尾稚鱟及在95-97年在建功嶼海濱總計放流49.5萬尾稚鱟,總計12年中水試所在北山鱟保護區及建功嶼海濱從事鱟繁殖復育放流達130餘萬尾。

縣水試所成立全國唯一以「鱟」為主題的「鱟生態文化館」,於102年7月1日正式開館。

鱟農曆6-8月,成對爬到潮間帶高潮線附近沙地產卵,古寧頭西北海域800公頃保護區

 

潮間帶生物:金門從東北邊之海域由青嶼、山后、田浦海域是以岩礁質為主、其次為沙質、泥沙質;東南邊之海域由復國墩、峰上、料羅均以岩礁質為主、其次為沙質;南海域由新頭、新湖漁港、成功、尚義、昔果山、後湖、泗湖、歐厝、珠山均以為沙質為主。僅新湖漁港、成功部份海區為岩礁底質;西南邊之海域由古崗、舊金城、水頭大多為岩礁質,其次沙質,泥沙質則較少;西海域由後豐港、夏墅、金城、下埔下、湖下、慈堤外海均為泥質、泥沙質及沙質,僅夏墅、湖下少有岩礁質;北海域由古寧頭、安歧、嚨口、后村、瓊林、中蘭、埔邊、劉澳、洋山、西園官澳、馬山等海域地質,以泥質、泥沙質、沙質及岩礁質此海域為生物最多樣性。

    海濱動植物的最佳時刻是在退潮而且要未近乾潮海濱伴生植物如馬鞍藤、待宵花;藻類生長於岩礁的有石花菜、石蓴;貝類有生長吸附在礁岩上的玉黍螺、青螺和笠螺,有生長在礁岩上或礁縫中求生存,有些是潛於泥沙中…………等多種生物如水筆仔、彈塗魚、短趾和尚蟹、花蛤、象牙貝、方格星蟲、石磺、海葵、石鱉、海豆芽、陽燧足、寄居蟹等等。

  觀察海濱動植物的最佳時刻是在退潮而且要未近乾潮時且天候較佳時可觀賞到生物覓食、活動等。海濱伴生植物如馬鞍藤、待宵花;藻類生長於岩礁的有石花菜、石蓴;貝類有生長吸附在礁岩上的玉黍螺、青螺和笠螺,有生長在礁岩上或礁縫中求生存,有些是潛於泥沙中…………等多種生物。如水筆仔、彈塗魚、短趾和尚蟹、花蛤、象牙貝、方格星蟲、石磺、海葵、石鱉、海豆芽、陽燧足、寄居蟹等等生物棲身於海濱的蹤跡。

沙岸:斯氏沙蟹、角眼沙蟹、衛氏毛帶蟹、股窗蟹、頑強黎明蟹。

淺水:豆形拳蟹。河口岩石:擬穴青蟳。廣布:四齒大額蟹。

泥沙交界:清白招潮蟹。

泥地:弧邊招潮蟹、悅目大眼蟹、萬歲大眼蟹、招潮蟹、和尚蟹

~金城總兵署~邱良功母節孝坊~金城模範街

《金城總兵署》自清康熙二十一年金門鎮總兵陳龍自金門城遷治「後浦」,這裡成為清代金門的軍政中心。清金門鎮總兵署為台閩地區僅見的總兵署,極具歷史價值。現有配置為清道光年間的四進式規模,中軸線上由前至後依次配置,山川門、大堂、穿堂、內署、內宅,形成前朝後寢的內外之別。山川門為門面,大堂則為主要治事空間,也是總兵署的中心,內宅為起居生活空間,兩側配置對稱之廂房,皆有廊道,為僚屬的辦事空間。建物前埕寬闊,前方並有照壁,圍塑出後浦城少有的廣場空間;內庭亦廣,植有綠意盎然的大榕樹可供遮陽。民國之後,相繼為金門縣公署、金門防衛部、福建省政府、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等政府機關駐紮處,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現為清代軍政主題的展示館。

《金城模範街》興建於1924年的模範街長約75公尺,街道兩旁是40間住商混合的店屋,充滿南洋風情的紅磚拱廊加上整齊美觀的街道足以作為街道的模範,所以取名為《模範街》。模範街的興建年代正是金門海外華僑經濟實力最巔峰的時候,以當時最新進及最現代的南洋殖民城市做參考範本,採所謂「五腳基」的建築形式,用連續的廊柱呈現。

32間拱連廊,廊上日大正時代。鰲魚:形似龍,好吞火,好風雨,為飛魚「金吾」與「鰲魚」的綜合體,常立於柱、通的交角處。 夏—荷」門扇之主題—荷,代表著「一本清廉,本固枝榮」

《邱良功母節孝坊》建於清嘉慶17年(1812年),係旌表平寇大將邱良功之母貞孝守節的事蹟而設,為國定古蹟。牌坊由墨綠色的青斗石和泉州白石雕鑿而成,造型雄徫,雕飾繁多,是台閩地區現存牌坊中最華麗壯觀的一座;柱腳的石獅中有一尊被奉為“石獅仙姑”的彩衣母獅,傳說是邱母許氏的化身,被當地居民視為守護神。往東門市場旁〈皇帝石風制石〉

 當心水獺路牌共4枝

1環島東路旁陽翟往鵲山方向右邊。

2溪邊往鵲山方向林務所附近

3黃海路旁山外往鵲山方向右邊

4太湖畔金門高職往823戰史館旁

栗喉蜂虎「噗哩、噗哩」后壟、沙崗金湖鎮青年農莊

夏候鳥「栗喉蜂虎」,英名:Blue-tailed Bee Eater,藍尾的蜜蜂捕食者,牠是熱帶鳥類,羽色寶藍、金屬綠、栗紅色、淺綠、黑色等豐富的顏色,充滿繽紛的美麗色彩。

  栗喉蜂虎每年約三月底來到金門,先為了繁衍下一代,忙著配對、求偶,接著就分工孵卵、育雛,栗喉蜂虎是屬於集體繁殖的族群,栗喉蜂虎在求偶期間,竟然也搞「婚外情」。栗喉蜂虎在孵卵期間,也是夫唱婦隨,一隻負責孵卵,一隻則負責覓食,以維持熱量的供應,孵卵期長約25天左右,一般每一巢約4-6顆蛋,其育雛時間則約需一個月,牠捕食的食物,包含蟬、蛾、蜻廷、蝴蝶、食蟲虻、芽蠅等,因為牠是空中捕捉飛行昆蟲,所以能量消耗相當大。一般是去年出生,未具繁殖能力的亞成鳥,協助親鳥餵食,一方面可以減輕親鳥的負擔,同時提高幼鳥的存活率,另一方面幫手也可以學習育雛的技能。

第一站慈湖,慈堤北端不遠處,挖了一個直徑約十餘公尺的土坑,以作為栗喉蜂虎繁殖的場所

第二站古寧村的養牛場,有一個土坑及低矮的沙質土壁,此處的巢洞不多,卻可以在車內近距離的觀察。

第三站青年農場,是在一個水塘旁的沙質土壁,此處棲息了不少的栗喉蜂虎,恰巧旁邊有一棵榕樹,在它的掩蔽下,既可以避開烈日的照射,又可以從容的觀察及拍照

《后湖沙灘親子花蛤趣》后湖有著金門最美麗的沙岸
http://visitkinmen.pixnet.net/blog/post/34653273-%E9%87%91%E9%96%80%E6%97%85%E9%81%8A-%E5%90%8E%E6%B9%96%E6%B5%B7%E6%BF%B1%E5%85%AC%E5%9C%92%E9%81%8A%E6%86%A9%E5%8D%80

后湖沙灘備有簡易的沖水設施,可讓旅客在戲水之後做簡易的沖洗,嚴禁旅客深入海邊做戲水之動作;自備活動之器具。

《翟山坑道》為一A字型戰備水道,總長約357公尺,民國五十二年為因應戰爭所需而開挖,耗時三年才完成,戰時供登陸小艇搶灘運補用,坑內並有停靠碼頭。

店名

地址

招牌美食

營業時間

文記小吃店

金門縣金城鎮中興市場37號

蚵仔湯,麵線

11:00-23:00

天王貢糖

金門縣金城鎮中興路185號

金門貢糖

08:30-22:00

集成小吃部

金門縣金城鎮中興路8號

鍋貼,

凍蹄膀

09:00-19:00

金一燒餅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191號

燒餅

07:00-賣完為止

記德海鮮餐廳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253號

高樑嗆蟹,鮮蚌蚌麵,生炒沙蟲

11:00-14:00 17:00-

金門牛家莊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318巷5號

涮牛肉,番茄牛骨湯,酒糟牛,龍鳳雙拼

11:00-14:30 17:00-21:30

老六小館

金門縣金城鎮民權路65號

黃魚麵線,水煮肉,蔥燒餅,宮保雞丁

09:00-17:00

進麗小籠包

金門縣金城鎮光前路34號

小籠包

06:30-12:00 15:00-17:30

陳金福名記貢糖

金門縣金城鎮伯玉路一段90號 

金門貢糖

08:00-17:00

金道地小吃

金門縣金城鎮前水頭15號

石蚵煎,石蚵麵線

09:00~21:00

金門第一家酒釀蛋(葉氏)

金門縣金城鎮南門里51-1號

酒釀蛋

生記小吃

金門縣金城鎮珠浦北路5巷21-2號

餛飩肉丸泡麵,金門獨家乾泡麵

11:00-22:00

白獅子酒吧

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112號

金門鱈魚灣,現切炸馬鈴薯,荔枝酒+柳橙汁

18:00-24:00

永春廣東粥

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126號

廣東粥,豬肝粥

05:00-12:00

福記肉羹麵

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一段36號

肉羹麵,五香肉捲,滷大腸

06:00-13:00 16:00-19:00

金門手工蛋捲

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一段42號

手工火烤蛋捲

04:00-11:00 15:00-20:00

永寬鹹粿店

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一段44號

炸鹹粿

05:00-10:30 15:00-18:00

科記花生湯

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一段45號

花生湯

05:00-13:00

蚵嗲之家

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一段59號

海蚵嗲,芝麻球

14:30-19:00

吧薩

金門縣金城鎮模範街13號

高梁調酒類,,酸菜白肉鍋

11:00-23:00

阿公ㄟ豆花

金門縣金城鎮模範街15號

古早味豆花,綜合豆花

07:00-19:00

淳新商號

金門縣金城鎮模範街6號

高粱蛋捲冰其林

08:00-22:00

鬍鬚伯麵線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59-1號

伴手禮麵線

08:00-21:00

及第閩式鹹粥

金城鎮金城鎮中興市場37號

鹹粥

蛋狗

 

金湖鎮小徑村63號(邱良功墓旁)

082-332908

18:00~24:00(週一~週四)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3 月 18 日

作者